文化現象
21世紀初以來,華語圈最具影響力的文藝作品和娛樂現象,大陸市場占據了半壁江山,從《還珠格格》、《雍正王朝》、《甄嬛傳》等電視劇的熱播,到章子怡、周迅、李冰冰等人屢摘港台各大電影節桂冠,再到“超級女聲”、“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等綜藝節目的受捧,一大批“madeindalu”的文藝作品正在衝擊著港台娛樂市場。
眾多業界人士已經意識到,在華語圈的娛樂市場中,“韓流”已然過氣,“港流”、“台流”正在沒落,現在正是“陸流”的時代。
影響
2000年以來中國大陸文藝市場的崛起讓台灣、香港等地感到危機感。港台地區無論是音樂、電視劇還是電影,各大頒獎禮的獎項基本都有內地藝人的身影。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已經擺在面前,那就是港台娛樂業的傳統優勢已經顯露出沒落的跡象,這從香港和台灣的不少文藝界人士大聲疾呼“拯救香港”、“拯救台灣”的口號便可看出。
與此同時,港台娛樂業的戰略轉移也對大陸市場形成強烈衝擊,有市場就有競爭,有競爭才有發展。雙方各取所需、互相推進,在這樣的良性循環下共同促成“陸流”的形成,準確的說應該是“華流”,進而影響世界。
成因
雄厚的經濟實力、開放包容的環境和方興未艾的市場都是形成“陸流”的重要原因。
台媒評價
《海峽之聲》報導指出,台灣社會對於《我是歌手》走紅兩岸,心頭泛起的不應是“美麗與哀愁”,而應從中看到越走越寬的兩岸文創產業合作之路,通過兩岸合作將文創產業越做越大、越做越強。
台灣知名節目製作人王偉忠認為,現在大陸急起直追,台灣類似節目“質量做不過人家”,必須尋求突破。
發展趨勢
僅憑几部熱播的電視劇和幾檔紅火的綜藝節目顯然還不能判定“陸流”已經崛起,尤其是當內地的人看到熒幕上充斥著千篇一律的宮廷劇、抗日劇、婆媳劇及大把跟風的綜藝節目之後,電視節目同質化、影視題材單一、缺乏創新等仍是大陸娛樂產業的致命缺陷。要想形成真正的“陸流”並最終崛起,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