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依靠商業經營活動迅速地改變自己貧窮處境,甚至富甲天下的人的確不少。比如在中國古代,陶朱公和端木賜便是在商業領域經營得十分出色的代表人物,他們用自己的商業活動揭示出千古不易的“經商智慧”,指引著後人不斷地創造財富,至今人們仍然將他們奉為圭臬,尊為祖師,頂禮膜拜。
而“端木生涯,陶朱事業”中,陶朱,指的是陶朱公范蠡。端木是端木賜,子貢。後人用這句話來說明兩位先賢的主要商業智慧,同時成為儒商致富的經典。
端木生涯
端木指的是端木賜,也是春秋時期人。端木賜是他的名字,他還有一個大名鼎鼎的字——子貢。子貢不但是孔子的傑出弟子,而且經商有成,因此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儒商。從許多意義上來說,如今的商人確實應該視子貢為榜樣。不過,該學習的不僅是子貢的經商才能,還有他博學的知識與仁愛的品德。
子貢,春秋末衛國黎(今河南省濬縣)人,孔子的著名弟子,小孔子三十一歲,“孔門十哲”之一。
子貢不但利口巧辭,善於外交,而且才思敏捷,因此也頗為自負。最早子貢心氣很高,自認為一定能超過孔子。據東漢思想家王充在所撰《論衡·講瑞篇》中記載,子貢拜孔子為師一年後,認為自己已經比孔子強了;二年,自謂與孔子同三年,自知不及孔子;到後來,把孔子比作日月,“不可及”,“無得而逾”。當後來有人認為子貢比孔子高明時,子貢立即就加以否定,說:“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肓人子之牆數仞。”(《論語·子張》)
子貢心懷大志,有強烈的從政志向,他關心治國之方略,經常問政於孔子。《論語》中記述孔子與弟子答問,以子貢為最多。孔子非常欣賞子貢,曾多次稱讚他,說他能夠做到“告諸往而知來者”(《論語·學而》),“賜之敏賢於丘也”(《說苑·雜言》),並把他比之為尊貴的“瑚璉”(宗廟之貴器)。孔子有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但被認為有影響力的卻只有子貢、顏回等少數幾位,由此可見子貢的才學在眾弟子中確實是出列拔萃的。
子貢在孔門中事跡頗多。他在成為孔子弟子以前,經商曹、魯間,富至千金。拜師孔子後,因思路敏捷,博學強記,能言善辯,被孔子許為其“言語”科的高才生。有一次,孔子與子路、子貢、顏回遊千戎山,孔子讓他們談各自的志向。子貢說他願遊說兩國之間,不動干戈使兩國相親如兄弟。孔子大為稱奇,稱子貢為“辯士”。
魯哀公六年(前489年),孔子及其弟子們在陳國絕糧,子貢奉命說服楚昭王迎孔子等人楚,使師生脫離危境。
魯哀公七年(前488年),吳向魯征牛、羊、豬各百頭,吳要求魯國季康去會盟。季康子派子貢前往說服吳人。
魯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吳勝齊,吳王賜給魯國叔孫氏甲、劍等,叔孫氏不知如何答謝。子貢出面,圓滿完成了這一外交任務。
魯哀公十二年(前483年),魯、衛等國君會見吳人,吳人扣留衛侯。子貢說服吳太宰,使衛侯獲釋。
魯哀公十五年(前480年),齊、魯會盟,子貢說服齊國返歸原屬於魯國所有的“成”地。
子貢的外交成就受到楚昭王、季康子等人的讚賞。他性格活潑,交往甚廣,處事考慮周到,左右逢源,辦事通達,所以,無論是經商還是外交,都很容易取得成功。
《呂氏春秋》中記載有“子貢贖人”的故事。當時魯國法律規定,如果魯國人在外國淪為奴隸,有人出錢把他們贖出來,可以到國庫中報銷贖金。子貢有一次贖了一個在外國淪為奴隸的魯國人,他認為做好事求回報不道德,因此拒絕了國家賠償給他的贖金。
孔子知道了,批評子貢說:“端木賜(子貢的名字),你這樣做就不對了。你開了一個壞的先例,從今以後,魯國人就不肯再替淪為奴隸的本國同胞贖身了。你收回國家抵償你的贖金,不會損害你的行為的價值;你不拿國家抵償的贖金,就破壞了魯國的那條代償贖金的好法律。”
孔子認為,大多數人沒有子貢這么雄厚的財力,無法不在乎這筆贖金,因為如果白白付出這筆贖金,他自己的生活就可能受到重大影響。而如果不能取回自己代付的贖金,那么即便看到魯國人在外國淪為奴隸,有機會救同胞出火坑,大多數人也會放棄為本國同胞贖身。甚至於,即便有人有這個經濟實力,不僅有機會,而且有能力付出贖金而不影響自己的生活,但由於並非所有的人都有如此之高的道德水準,因此他也會因為付出贖金後無法收回,而放棄為本國同胞贖身。
另一件事恰恰相反。孔子的另一高徒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感謝他,送了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聽了十分高興,說:“這下子魯國人一定會勇於救落水者了。”
這兩個故事因為涉及到法律和道德,曾引起後世諸多討論,因篇幅所限,這裡不再多說。但子貢富有卻是不爭的實施,所以才能視贖金如無物。孔子一行周遊列國時,基本上是依靠子貢提供的經濟資助。
據說子貢武藝高強,端木也成為世代相傳的武林世家,這在許多傳奇小說中都有演繹。二月河在他的歷史小說《雍正》中曾經講到:辦差的李衛遇到了麻煩,就是端木賜的後人出手相救。
子貢還被認為是縱橫家的鼻祖。魯哀公時,齊國田常打算攻打魯國魯。孔子知道後,對弟子們說,“魯是父母之國。國危如此,二三子何為莫出?”子路、子張等請行,孔子都沒有答應。唯獨子貢請行,孔子答應了。子貢到齊後,說服田常,又由齊到吳,見吳王夫差,到越見越王勾踐,再至吳、到晉。子貢於所到之處,各說其當政者以利害,打動了他們的心裡,從而導致當政者改變了計畫。子貢也因此而改變了各國的形勢,緩解了魯國的危機,出色地完成了使命。史稱“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子貢一使,使勢相破。十年之中,五國各有變”。
孔子去世後,魯哀公前來致哀,子貢批評說:“生不能用,死而誄之,非禮也!”(《左傳·哀公十六年》)孔子的其他弟子為孔子守墓三年,然後離去,各奔前程,唯獨子貢守墓長達六年之久。
子貢晚年居齊,直至終老。
史稱:子貢“結駟連騎,束帛之幣,收聘享諸侯。所至,國君無不仆庭與之抗禮。夫使孔子名布揚於天下者,子貢先後之也。”後世一般認為,孔子之名聲之所以能傳揚天下,得力於子貢的宣揚。
東漢石畫像中有《孔子見老子圖》,孔門眾多弟子,注名者不多,子貢是注名者之一。東漢明帝永平十五年(72年),以子貢配祀孔子。唐朝玄宗時,追封子貢為“黎侯”;北宋真宗時,又追封子貢為“黎陽公”,後又改稱“黎公”。清代皇帝封其後裔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
陶朱事業
陶朱公商訓
生意要勤緊,懶惰則百事廢。接納要溫和,躁暴則交易少。 議價要訂明,含糊則爭執多。帳目要稽查,懶怠則資本滯。貨物要整理,散漫則必廢殘。出納要謹慎,大意則錯漏多。期銀要約定,延遲則信用失。臨事要責任,放棄則受害大。用度要節儉,奢侈則用途竭。買賣要隨時,挨延則機會失。賒欠要識人,濫出則血本虧。優劣要分清,苟且則必糊塗。用人要方正,詭譎則受其累。貨物要面驗,濫收則售價低。錢賬要清楚,糊塗則弊竇生。主心要鎮定,妄作則誤事多。
范蠡會稽宛丘人,(浙江寧波慈城盆山溪塘頭人)功成身退,攜西施泛舟五湖,隱居在慈城五湖村葛屯棚。500年後孔子後裔孔安國棄官學道,到慈城向范蠡學黃帝相傳的服氣功,辟穀三十年,收徒300人,范蠡不勝其煩,逃到黃古林,不久又逃到東錢湖,改名陶朱公著後乘舟出寧波三江口入海,不知所終。
那時候,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圍困在會稽山上,為了擺脫困境,尋求生路,有朝一日報仇雪恥,於是起用了范蠡和計然這兩個人。
計然是春秋時期天下聞名的經濟學家,對治理國家的策略極有研究。他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談論治國方略,與同時代的其他人截然不同。比如,計然認為,如果一個國家要打仗,就要首先做好後勤戰略防備工作,時刻準備好待用之物。如果想知曉國庫物資的多少,相互對照各種物資的供需狀況,就可以做到胸有成竹、了如指掌了。
很顯然,計然認為,一個國家如果想要富國強兵、稱雄於天下,只有首先將經濟基礎打好,國家物質富足了,才可能有條件訓練軍隊,使自己的國家兵力強盛,而人民的富足,是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計然的許多見解,實際上不僅僅是一種治國方略,而且還是非常到位的、非常精闢和實用的“經商良策”。
比如計然說:“故歲在金,穰;水,毀;木,飢;火,旱。旱則資舟,水則資車,物之理也。六歲穰,六歲旱,十二歲一大飢。夫糶,二十病農,九十病末。末病則財不出,農病則草不辟矣。上不過八十,下不減三十,則農末俱利,平糶齊物,關市不乏,治國之道也。”計然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按照五行的說法,歲星處於金位,是豐年;處於水位,是荒年;處於木位,有饑荒;處於火位,是旱年。旱年則預造船隻,水年則預造車輛,這是適應市場變化的一個經營法則。每六年一個豐年,每六年一個旱年,每十二年一次大荒年。糧食的價格,每擔低於二十錢就會損害農民,高於九十錢又會損害商人。商人的利益受到損害,商品就會減少;農民的利益受到損害,土地就會荒蕪。最高不超過八十錢,最低不少於三十錢,就能使農民和商人都得利。賣買公平、價格合理,使稅收和商品都不匱乏,是治理國家必須遵守的基本法則。
在這裡,計然從治理國家的角度去闡述市場運行的規律,而且又從商業運作的角度談論了應當如何去具體操作。他的觀點無疑是十分有見地的、具有實戰意義的。
除此之外,計然還認為,要在商業領域裡保持長盛不敗,關鍵要善於“用智”,他曾經這樣說:“積蓄之理,務完物,無息幣。以物相貿易,腐敗而食之貨勿留,無敢居貴,論其有餘不足,則知貴賤,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財幣欲具行如流水。”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經營商業的基本法則是,貨物必須完好,不積壓商品,在商品的購售銷過程中,容易腐爛的貨物和食品不要長期貯存,不要囤積貨物企圖抬價。考察某種商品是有餘還是不足,就可以預知它的貴賤。價格上揚到了極限就會下跌,下跌到極限又會上揚。因此,價格上揚時就要像對待糞土一樣及時出售,當價格下跌時就要如同珍愛珠玉一樣及時收購。應該使資金貨物像流水一樣不停地流通。
很顯然,計然的這些見解十分中肯地揭示了商業運作的最為基本的規律,它對後世商人搞好經營工作具有極好的指導性作用,是彌足珍貴的商業文化經典箴言。
越王勾踐運用這些“經營理論”來治理國家,十年之後,越國終於富強起來,最終打敗了強大的吳國,報仇雪恥,之後又進軍中原,成為春秋時期的五大霸主之一。
在雪洗了會稽之役的恥辱之後,范蠡很有感慨地說:“計然的策略有七條,越國只動用了其中的五條就取得了如此滿意的效果。既然在治理國家中已經實踐過證明是有效的了,我打算運用這些策略來發家致富。”
於是,范蠡便辭掉了所有官職,乘坐扁舟往來於江湖之中,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他索性改換姓名,到了齊國就化名為鴟夷子皮,到定陶又化名為朱公,從事商業經營活動。
為什麼要選擇定陶作為自己的經商大本營呢?
陶朱公認為,定陶位於全國的中心,四面都可以和其他諸侯國相通,是物資交流的集散地,是從事商業活動的理想場所。
於是,陶朱公便在那兒置辦產業,積聚貨物,根據時機買賣最能獲利的商品。他十分善於用人,因此,他的商業經營活動一直都是只賺不虧,在十九年之中,積累家財至數千金之多,又多次分散給貧賤時的朋友和本家兄弟,資助他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范蠡堪稱是中國古代富有之後喜好行善積德的傑出典型。
後來,范蠡年老體衰,力不從心,再也無法親力親為了,便放手聽任子孫去經營,子孫整治家業,積累財富,手法也相當老到,聚集家產有上億之多。
范蠡不愧是我國古代最傑出的商人之一,所以,人們以“陶朱公”來推崇和紀念他。後世商人更是對他推崇備至、引以為榮,將自己的商業經營活動稱之為“陶朱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