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山狐仙墓

陶山狐仙墓

據山東省肥城市出版的肥城民間故事集《肥城民間文學集成》一書記載:肥城舊城西北方向,有一座風光秀麗的金牛山,金牛山正西30華里處,有一座北陶山。北陶山,古名桃花山,山勢險要、怪異,山上有72個天然洞穴,其中有幾個洞,深不可測,相傳古代洞洞都有妖精。

民間傳說

傳說中的仙丹 傳說中的仙丹

山下朝天門處,有一座鐘鼓樓,周圍是一組漢代以前建築。相傳,春秋戰國時代,越國宰相范蠡,功成名就後,攜著名美女西施,泛舟五湖,最後隱居於此。陶山幽棲寺後西北500米處,有范蠡西施的合葬墓。明朝嘉靖年間,都察院監察御史李邦珍,少年時代曾經在金牛山書院讀書,因童年時代蒙悶未開,進入書院多年,依然目不識丁,令其父及師傅頭痛不已。李邦珍青年時代,被移居陶山書院西鄰幽棲寺讀書。一日夜,他正伏案夜讀,忽遇一妙齡女子來訪,女子自稱胡氏,兩人互道姓名後,產生愛慕,自此每夜悄悄相會。女子知李邦珍苦楚,一夜,以腹中紅丸運於口相示,令其口對口含食吸允,李邦珍頓覺全身暢泰,七竅清爽。次日,讀詩覽詞竟然一目十行,過目成誦。其後不久,被寺內老和尚發現,老和尚知那美麗女子是山里修煉多年成精的狐狸,她口中紅丸,為萬靈金丹,乃修煉千年所結,凡人得之,即成仙了道。老和尚密囑李邦珍:如再遇美人,望暗將其紅丸吞食,前程不可 限量。青年李邦珍不知就裡,依計而行。那女子失去紅丸,罵聲:“薄倖郎!”竟掩面大哭而去。次日,李邦珍在寺後竹林中發現一隻白狐,已經死於非命。李邦珍感念美女教化之恩,在寺後為其營造墳塋一處,在墳塋邊立一石碑,上刻:狐仙墓。李邦珍從此科舉及第,榜上有名,飛黃騰達,後官至宰相。50年後,一夜,老宰相忽感一夢:當年美女忽至,兩人相擁間,美女哭哭啼啼,索要當年紅丸。李邦珍不予,美女忽然化為白狐,又頃刻屍腐肉爛,惡臭沖天。李邦珍嘔吐間,將當年吞食的紅丸不慎吐出。而那白狐當即躍起,迅速將紅丸叼走。李邦珍大吃一驚,

陶山風光 陶山風光

驚醒後,方知乃是是南柯一夢。但從此卻官運終止。適值嚴世蕃父子奸臣作亂,李邦珍受其牽連,差一點進入官牢。他掛冠歸隱後,又回到青年時代讀書的陶山幽棲寺,企圖再與那美女相會,重溫舊情。但很可惜,他再也沒有見到那妙齡女子。只好將自己一生奇遇著成野史。1977年8月,肥城市第十六中學,一位高中畢業的學生,名叫郭新平,一日與同學游陶山幽棲寺,他在寺後獨自遊覽時,看到樹叢中有一明代古墓,上書:胡氏墓。以為是老僧之墓,就採集鮮花一束獻上。獻花畢,抬頭見墓上有一古棗樹,上結 紅棗一枚,其大如瓜,鮮艷欲滴,十分誘人,禁不住摘下食之,感到其甜如蜜。食畢,頓覺全身暢泰,七竅清爽,文思泉湧。於是急忙回家,回家後,他閉門不出,僅用3個月時間,就創作出一部15萬字的長篇章回體小說《無邊風月》,而小說的內容,竟然是李邦珍與白狐仙的故事傳說。事後,出版社編輯周美昌問他:你一個十幾歲的少年,為什麼竟然寫出這樣一部才華橫溢、文辭深奧的章回體小說?這與你的年齡、閱歷十分不符。郭新平的回答是:他夜夜做夢,都是書中情節,白日則感覺文思泉湧,自己不受自己支配,自己也說不清為什麼。《無邊風月》後於1990年秋由香港鳳凰衛視出版社正式出版,曾經風靡一時。

內容簡介

該書是一部章回體民間機智人物傳奇小說,小說主人翁唐玉蟬,原是一個目不識丁的痴兒,當他盜食了得道成精女狐的仙丹後,突然變的狡獪異常,他一連串的惡作劇出人意料,令人捧腹。小說通過對智慧型超常的奇童,有才無德的師長,六根不淨的和尚,老有少心的公公,花俏偷情的婆婆,遊手好閒的痞子,雄性十足的女人,外強中乾的男人,投機坑人的奸商,放蕩不羈的才子,財迷心竅的財主,自作聰明的官吏,機警美艷的少婦等一系列封建社會眾多人物形象的描寫、刻畫、塑造,真實地反映了中國明清時代封建社會中,農民文化的多重結構和內在實質。該書結構嚴謹,內容詭奇,語言詼諧、幽默,故事情節起伏跌宕,懸念迭生,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躍然紙上,展示了作者深厚的古典文學功底和獨特的藝術風格,不失為中國民間文學創作的佳作和上品。

小說目錄

長篇民間機智人物傳奇小說《無邊風月》目錄

自 序……………………………………………………………………

引 言……………………………………………………………………

第一回:動凡念朝陽洞狐仙失靈丹

起盜心陶山寺佛童得敏慧……………………………………

第二回:一家人相貌性情各異

兩兄弟愚昧聰敏不等…………………………………………

第三回:割牛頭再砸罐子

夸富貴嘴上抹油………………………………………………

第四回:啃腳垢枉稱男子漢

勸野架難為讀書人……………………………………………

第五回:洞房花燭唐小官初試雲雨情

窗外月影白老婆再作陽台夢…………………………………

第六回:顛倒人偏說顛倒話

沾便宜賊盡失便宜……………………………………………

第七回:坑酸儒小學生呈智巧

重文人大和尚透真機…………………………………………

第八回:扮和尚小秀才隔牆調戲良家女

假孝廉二公子藉手懲治本家父………………………………

第九回;畫虎不成仆輩類狗

弄巧成拙主婦擲貓……………………………………………

第十回;誤中奸謀貞潔女兒遭破害

正確詞證明達公子斷疑案…………………………………

第十一回:弄騙局人糞灌雅客

使詭計銅板賺白銀…………………………………………

第十二回:巧計行時小寡婦抓破才子腚

圈套中處大荊棘劃傷老公臉………………………………

第十三回:欺秀士憨轎夫自作聰明

哄傻瓜乖書生裝扮愚笨……………………………………

第十四回:趕考歸來鴛帳遣興奈何嬌妻

探親回鄉鄰院裝神糊弄吝漢………………………………

第十五回:賢妻良夫合謀總計消危平險

昏父逆子分家裂土興詞動訟………………………………

第十六回:仙界靈物物歸失主

民間傳奇奇人迷蹤…………………………………………

文學評論:《無連風月》與《金瓶梅》的文化異同……………………

後 記………………………………………………………………………

專家評論

民間文化負荷的傾斜——評長篇民間機智人物小說《無邊風月》

四川美術學院 張強

肥城龍山塔 肥城龍山塔
肥城牛山 肥城牛山
陶山狐仙墓 陶山狐仙墓

也許,由於近年來,我的心思一直傾注於書學理論繪畫藝術以及現代美學理論 思潮的研究和探索,閒時雖也讀些《文藝評論》、《作品爭鳴》,以便洞視當前文學的藝術流向。但對於充盈於街頭巷尾之偵破傳奇、武打格鬥、神狐妖仙,或美其名曰:“通俗文學”、“大眾文藝”,作為惜時如金的我,是無有興致去欣賞這類東西的,說來未免會使這類作者為之沮喪。 然則,當青年作家郭新平的長篇民間機智人物傳奇小說《天邊風月》,在海內外文學界炙手可熱,四處鼓盪之際,作為深知其底蘊的文學朋友,對他居然寫出這樣一部作品感到驚訝。 當一向自詡文藝鑑賞家的我,盯視著書案上裝璜精美的《無邊風月》時,聯繫廣大讀者對此書的強烈反響,我預感到這部作品定有它的不同凡俗之處。用了整整一個晚上,精讀全篇,當小說結尾分明寫了“全篇終”字樣映入腦海時,我不由閉目沉思,一股未了之意如雲如煙,將我罩入對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學意識相對應的冥思苦想之中。 也許,把作者的《無邊風月》與《金瓶梅》相聯繫,終究只是一種粗暴的捆綁而已,它們之間固然有著難以比較的時空與文學距離。如前者是對於宋末工商業發展背景下畸兒的描寫,後者卻是在中國封閉的農業社會中對於某些農民生相的展示,在藝術的實在功底與文學整體結構的把握上,也許二者的差異更難輕易結論,但是,我終究難以按捺住那種強烈的比較意識。如果說共同點是聯繫的比較點,這就不僅表現在對於“風月”場景內容的函蓋上,更主要的是,通過以農民性心理活動,作為一個重要主線,來反映那種本能的野性的世情世風的展覽意識,從而暴露出中國農民文化那充滿陰暗的卑鄙萎瑣之處和變態的彎曲。那么在這一點上,顯然與《金瓶梅》有著真似的意義。但是,在這部書中卻有著另一個惑點容易把我們帶入領會的歧途,以“民間機智人物傳奇”的文學定位,並沒有給這部書帶來更強力的東西,在這方面的渲染,反而對它的文學價值有所翻落。但是只要我們淡化這個“惑點”,就不會影響我們可以在此之外得到更多的東西。在這部書的主角唐玉蟬身上,作者無疑傾注了大量的智慧型慧性,我們也恰好同時可以在他身上看到多種性格組合下的不同反射。唐玉蟬倜儻風流,用心詭譎,在無數的惡作劇中,時常顯現出大膽的叛逆活潑靈性,他也正是在那種社會情境中的一個不諧和的活躍因子,在他那些令我們忍俊不禁的惡作劇中,常常留下那種文化悲哀的余意。也正是那種文人文化,加上農民特有的狡詐,造成了他成功的性格。這的確是一個立體的角色——雖然不能否認他作為一個文 學形象的單薄,因為集體文化符號的概念性在他個體身上負載太重——由此反射出對極愚鈍的敏慧——特別是體現在那些超乎常人,但又切合於人,而不是神怪的狡猾惡作劇對象身上,正如作者在第一回中所描述的,唐玉蟬原是一個目不識丁的痴兒,在他吞食了狐狸精的靈丹之後,他突然變得敏慧異常,過目成誦。狐狸精,在民間文學及傳說中是似靈似怪,有“特異功能”,喜歡跟世人逢場作戲的“高智慧型動物”,也可以說是“精靈敏慧”的化身,正常人如果接受了那種來源於超自然的智慧型界的文化嫁接,那種非正常的變態與異化自是在所難免。正如目下中國開展對外開放以來,中西文化交匯下出現的令人驚嘆的繁榮與某些不正常的瘋狂的扭曲。“靈丹”作為特定場景中的特定道具與《紅樓夢》中的“通靈寶玉”有異曲同工之妙,不知這是作者因受中國傳統文化心理中那種“因果”關係的影響而牽強附會,還是別有“用心”? 另一類人物的出現給這部小說增加了更重要的文化份量——唐玉蟬的父母唐金旺和白氏,他們作為小農經濟與農民家族中的權力形象,這不但是一對雖無文化涵養但為人處事卻不乏陰險狡詐與虛偽的典型,而且是農業小生產者在那種閉塞、狹隘、庸俗的傳統心理支配下所特有的利已私情,在他們身上反映的尤為聚焦,但同時在對倫理的乖常上,更可以看出他們對傳統道德文化悖離的本性。白氏那淫技欲巧,唐金旺那變態的獸性,最終以精確的計算,錯誤地轉嫁在女兒後人身上,從而反映出家庭專制形象“聰明反被聰明誤,枉費心機而懸懸半世心,落得茫茫大地真乾淨。”事實上,這樣的專制形象,古今以來,其下場都是可悲的!他們的“死”無疑蘊藏著作者對傳統長制形象對叛逆形象追求人身自由實行“殘苦的捆綁”,並實施違背倫理綱常的“強姦”的刻骨銘心的痛責與咀咒!在那個充滿腐氣的世界裡,聰明絕頂的奇童,有才無德的師長,六根不淨的和尚,酸弄驕橫的公子,酒色財氣的文人,遊手好閒的潑皮,投機坑人的奸商,外強中乾的“男子漢大丈夫”,雄性化了的彪悍女人,錢迷心竊的財主,機警美艷的少婦等等,這一切,構成一個顛倒了的乾坤——父不慈,子不孝;母不良,女不順;夫不強,妻不柔;兄不和,家不寧;道不清,佛不淨……似乎生成了一個文化負荷傾斜了的畸型構造。也許我們會為這種傾斜感到一種偏頗,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又是那么真實地反映出中國封 建社會中農民文化的多重結構及其內在實質;既文化與道德的極度貧乏加上自身處在封閉的環境中,它決難發生進步文化對於人身的改進作用。如果說還有改進的可能,那就是那些昏憒透頂,愚昧冥頑的封建社會的徹底崩潰!在這一點上,我覺得它可能發生另一種意義——這無疑是超越於市民文學之上的,刺向封建社會醜惡專制制度的利劍!(如“三言兩拍”《警世通言》)。然而不要說明清時期資本主義萌芽階段所產生的進步文學的些許微光,會被國人看到並接受,即使中國本土的文人文化又能有多少被看到被接受的呢?偶爾被容納也被變異在那醜陋的彎曲中,因而,對於這種依靠上古延續的時間恆值,加上集體間在接受文人文化影響所構成的文化團塊中,我們不僅在這喜笑怒罵的文字組合面前感到舊中國農民文化及其心態的悲哀之處,還能得到很多更值得反省的東西。 另外,作品的重心與實際作者本身雖趨向於對叛逆形象與機智狡慧的讚美,但同時也展示出一個文化定勢之下的變形情愛圖卷,它不僅令我們吃驚地從人間的性關係,甚至擴展到了亂倫的地步。然而,在它的文化正面卻是一種嚴格的人性規範。對這種“性”及人倫秩序的嚴格界限,誰曾想卻能出現如此大的逆向呢?因此,這是整箇中國封建文化負荷的嚴重傾斜。作者在這裡並沒有為我們提供一個有主觀意識的價值判斷。而這種充滿用心的客觀展示,也許比有意識地塑造更能接近於文學的真諦呢?我自幼生活在與作者同一個小縣城裡,少年時代是從農村渡過的。這是一個齊文化與魯文化界首的小城,它南接曲阜,北壤濟南,東瀕泰山,西臨黃河,自古商貿雲集,算得上交通要途。而地下積累著渾厚的大汶口白陶文化與龍山的黑陶文化,農民的性格構成似乎更能見撲拙近於愚昧,聰慧近於狡猾的對立統一。他們不乏拳拳愛心,卻在算計他人上冷酷殘忍,這似乎真正典型地體現出那種卑微的偉大,因而,在一些民間故事中便足可以反映出來。書中的割牛頭砸罐子,為夸富而嘴上抹油的傳說,可以追溯出哪縣哪村哪人的源頭,但經過作者的再加工,誠如他們形象地道出“重新和混雕塑”那般,這便比那些零星的傳說更能使我們按受一個豐富而完整的世界。這種再創造尤似平地起高樓,一種是大自然的空曠,一種是人類的傑造,雖本質皆為土石,然土石畢竟不能直接變為適於人類審美價值的構造,它需要無數的轉化、歸納、綜合與藝術加工,這種轉化、歸納、綜合與藝術加工的過程,也許便是文學創作者的成功和貢獻。郭新平同志幼即敏慧,內向靈秀,深藏不露,寧靜淡泊,寡於世俗的交誼。也許正是他這種漠於外界的處世,成全了他的文化性格。在他身上頗帶有某種超脫凡塵,憤世嫉俗的先古“遺少”的色彩。也許正是由於他這種多視角和金融人對社會生活深層的 鷹鷲般犀利的瞰視,使他對世俗文化的追捉可謂活靈靈,血淋淋,一針見血,辛辣之極!作為此書所提供給我們的文化內容來看,也使得我們不可能簡單地從文學的價值上去作簡單的判斷。而在藝術手法的體現上,運用傳統的章回體結構也算得上這類文學題裁的需要。特別是那些詩詞歌賦,村言俚語,順口溜、民諺民謠、民歌、偈語,都具有民俗的紀實色彩,並運用得恰到好處。可見作者對齊魯農村民俗的體察了解已成竹在胸。此外,作品內容來源於齊魯之鄉的民間口頭文學,為大眾所喜愛,是地道的民間文學精萃的巧妙串聯,有別於市井中泛濫的所謂“通俗文學”。這也許是這部作品的價值所在。當作者以現代觀念的犧牲換來了一個通過民俗文化現象來透視中國封建文化實質的機會,或者是給自己設定了一個方位稍全的視角,在這個意義上,我在引起現代責難的同時,又不禁為作者的這種“忠實”而扼腕三嘆!

簡單地把《無邊風月》視為一部民俗故事傳奇無疑是輕率的,這就由於作者沒有體現出鮮明的現代批判精神有關。而作為有感而發的這一文學形式推向社會,也許作者早已經過深思熟慮,並給自身留下了更多的判斷介入餘地。文學產品乃精神產品,它是作者與讀者的精神默契交流。相信《無邊風月》這部帶有傳奇故事色彩的作品,在當前“通俗文藝”泛濫,泥沙俱下,純文學作品倍受冷落的非常時期,最終將以她獨具的特色凸現於歷史的長河中,從而贏得越來越多的讀者。我的這番評論如果與作者的“自敘”略加比較的話,那么讀者諸君是可以看出它們之間有著鮮明的意識距離的。但我想,一部作品能令經歷、思想、觀念不同的人產生如此相異的聯繫,是不是也就說明,在這部書中還潛伏著更多令讀者足以思想的內涵呢?我想,您在讀了這部書之後,會同意我的這種看法的。

5、 小說作者簡介

陶山狐仙墓 陶山狐仙墓

郭新平,1963年12月出生於革命老幹部家庭,祖籍山東省泰安市肥城,現為全國著名青年傳記文學作家、 編輯家、資深記者, 中共黨員,職稱高級政工師。1980年12月入國營平陰棉紡織廠當工人,1984年12月調肥城市農業銀行當機關文書、秘書、政策研究室負責人兼電視攝像,1991年9月結業於武漢大學中文系全國金融文學作家班,1995年4月調泰安電視台紀錄片部當編輯,後任社教部《我是泰安人》欄目編輯、記者、有線電視台新聞部編輯、記者。1997年10月任山東大型當代歷史人物傳記文學畫冊《中華泰山兒女》編委會秘書長兼主編。自1980年開始文學創作,1985年在北京《古今中外》文學雙月刊發表處女作、中篇小說《消逝了青春疙瘩痘》,從此步入文壇。迄今在國內書刊、報紙、電視台、出版社,發表、出版、播映短、中、長篇小說,民間文學、詩歌、報告文學、影視劇本等作品300多件(采編各類電視專題節目200餘部),約300萬字,先後被有關學術團體和教研機構聘為主任編審、客座教授等職,多次應邀參加各類全國性文學創作筆會,足跡到過全國20多個省市。曾榮獲《全國自學成才優秀人物》、《1991中國詩星》等榮譽稱號,著述和事跡在12家地市級以上報刊、廣播、電台、報告文學集中作過專題介紹。2001年後,歷任《泰安廣播電視報》美術編輯,甘肅蘭州齊魯商會副會長,中國傳記文學學會副秘書長,《齊魯兒女》雜誌社總編輯、社長,山東傳記文學作家協會秘書長、主席,齊魯國際文化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董事長,北京中國齊魯經濟文化促進會宣傳部部長兼《齊魯英才》雜誌主編,泰山關心老一代基金會(籌)秘書長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