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生命因愛而美麗陳霞出生在泰州市姜堰區梁徐鎮,父親陳章是一位儒雅的企業家。2000年9月,年僅19歲的她因患急性粒細胞白血病一度瀕臨絕望的邊緣。2001年6月13日,由台灣同胞捐獻骨髓,經過台北、香港、上海輾轉運達蘇州第一人民醫院,成功地移植入陳霞體內。這是大陸第一例來自台灣的骨髓配對成功。 兩岸三地的媒體實況直播了來自台灣的骨髓捐獻和她的骨髓手術移植的全過程直播。在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護理下,當年10月4日陳霞恢復了健康回到了自己的家鄉。重獲新生的陳霞,像鳳凰涅磐一樣,從此走上了感恩之旅。“血濃於水。我的生命是海峽兩岸三地千萬個熱情同胞拯救的,我要用全部的愛心和智慧來回報社會。”這是陳霞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她先後著作《生命20小時》、《生命如此美麗》等公益書籍,銷售所得全部捐給中華骨髓庫,並成為全國知名的青年女作家。以個人經歷拍攝電影《生死時速》;由著名導演謝晉及其子謝衍聯袂拍攝的20集電視連續劇《髓緣》在台灣公映,引起強烈社會反響。
從回到家鄉姜堰那天起,陳霞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身慈善公益活動。2002年,她以個人名義建立陳霞慈善會,這是我國繼宋慶齡基金會後第二個以個人名義批准成立的慈善組織。陳霞深知,治療經費是白血病人面臨的第一個難關,雖說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生命之舟就會擱淺。為了挽救更多的病友,儘管出院時,醫生一再叮囑,要她儘量少曬太陽,不能感冒,但每收到一份求救信,每接到一個求救電話,她就會戴上那頂印有紅心的帽子,義無反顧地踏上通過演講等籌集善款的道路。這些年,她東奔西走,南下北上,足跡遍布北京、上海、南京、蘇州、蘭州、成都等全國30個多城市,一路上,她結識了不少愛心書畫家,組織作品義賣,開展慈善捐贈,幫助社會的弱勢群體和失學兒童,用對生命的感悟和愛心事業的執著來凝聚大愛的力量,僅為30多名白血病患者就募集善款近千萬元。
2007年,陳霞與江蘇慈善總會聯手舉辦“愛心無限”義捐活動,籌款高達1.2億元,有力推動了江蘇慈善事業的發展。先後擔任江蘇省紅十字會“形象大使”,被授予江蘇省“三八紅旗手”、“江蘇愛心大使”等殊榮。
從事慈善公益活動以來,陳霞一步一個腳印,出書、講演、義賣藝術作品,成立“陳霞文化藝術會館”等開展募捐,所有繁忙地勞碌都是為了回報社會,拯救無助的病者。陳霞深知“有一手才能顯身手”的道理。是的,要做好這項工作,必須有一定的經濟基礎。2004年,她轉向經商,從建築裝璜行業開始創業,淘到第一桶金後,她在一次北京愛心之行中,被一位畫家的作品所打動,因此迷戀上了書畫,並進軍文化產業。
本著“以愛心推動事業,以事業支持愛心;以文化發展產業,以產業推廣文化;以勤勉開發智慧,以智慧創造效益”的大愛理念,今年4月,陳霞在家鄉姜堰創辦“陳霞文化藝術中心”,旨在挖掘和弘揚泰州特色文化,更好地整合社會資源,集合更多的愛心力量傳遞愛心。心動不如行動,想到就要做到。這些年來,陳霞在外面聚集了很多正能量,認識了很多書畫名家,她以文化藝術中心為有潛力的藝術家提供最佳的視窗和展示平台,為愛心事業籌措資金。中心成立伊始,陳霞利用全國上下傳達貫徹“兩會”精神和“2015中國泰州國際旅遊節”的東風,在當地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組織國內八位書畫名家走進泰州,旨在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舉辦了中國夢泰州情——中國書畫名家走進泰州作品展,給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泰州奉獻了一道豐富的精神文化大餐。
陳霞藝術文化中心位於泰州姜堰古羅塘旅遊文化景區。這裡的建築群古色古香,街巷縱橫,天井、遊廊、水景工程等中國古典建築與現代商業元素交相輝映,形成一幅古樸典雅的蘇中古民居山水畫。青磚黛瓦、石鼓威嚴,青石鋪路、院落幽深,修竹沖天、蘭香靜雅,滿園綠色、遍地意趣,到處散發歷史文化的濃鬱氣息。一百多年前,原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的先祖在清朝道光年間就來到這裡創業,百年老店“胡裕泰茶莊”依然還保存著舊時的風貌。不聞人語,偶有鳥鳴,恰如一幅歷史風情畫卷,讓我們油然而生一種徜徉精神家園的愉悅。站在我們面前的陳霞並不是想像中的女強人形象,而是一位清新妍秀女性,恬靜、率真、溫婉、快樂陽光,她燦燦的笑容,展示著愛心大使的美麗;敏捷的思辨,大方的談吐,既有知性的氣質,又有感性的思維,盡顯出大家閨秀的風範。
因為得到,所以感恩;因為懂得,所以慈悲。這么多年來,陳霞心底的最深處有一個永遠都難以割捨的心愿,就是向捐贈骨髓給她第二次生命的台灣哥哥當面致謝。“我要親自為他泡一壺茶——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但由於各種原因,她的願望一直未能實現。曾經報導陳霞的多名媒體人:吳小莉、劉海若、王佳婉、竇文濤、朱軍、白岩松、許戈輝、康輝……!包括《生命20小時》的總策劃:王紀言、章劍華、崔兆鴻、張勝勇。策劃:鍾大年、程鶴麟、陳輝、高順青、顧強、陳廣、張紹剛、劉春、陳林康。統籌:平燕曦、宋執群、曹雲豹、祁麟、審稿:費偉康、高紅光……表示要幫助她實現這個心愿。他們正在以跨越海峽血濃於水的救助陳霞的親情大行動為素材,蒐集整理陳霞的有關事跡,邀請知名編劇編寫影視劇本,在開機儀式上邀請捐贈骨髓的台灣青年志願者與陳霞見面,幫助陳霞了卻這一夙願,讓我們共同期待著這一天的早日到來。
陳霞現為江蘇省政協委員、省中外社會文化交流協會《丹青世界》雜誌主編、上海後世博研究中心文化發展推進辦公室副主任。陳霞文化藝術中心不僅是上海後世博研究中心的協作單位,還是依託以中國金陵印社、金陵書畫院、《丹青世界》雜誌為核心的藝術創作團隊,具備專業的藝術素養,紮實的理論功底和創作經驗,並且在此基礎上,持續廣納賢才,與知名學術團體合作,不斷豐富藝術空間,全面拓展愛心事業。作為當代藝術領域的新生力量,陳霞正以愛心推動事業,進一步發掘泰州古城文化底蘊,以書畫藝術弘揚名城文化。以文化發展產業,因為陳霞作為愛心和文藝的符號,不但是泰州的一個城市文化名片,也是江蘇的一個城市文化名片。這樣一個文化名片,正在做大做強,正在做精做優,已經成為泰州乃至江蘇的文化品牌。她以智慧創造效益,每年春秋兩季各組織一場書畫拍賣會,參與藝術品市場國際交流,傳播中國文化。注重每件藝術作品內容的創新性和多樣性,貼近百姓生活的精神需求,用藝術的力量傳達愛與責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力奉獻自己的愛心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