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諤[明代官員]

陳諤[明代官員]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陳諤,字克忠,番愚人。生卒不詳。永樂中,以鄉舉進入太學,授刑科給事中。遇事剛果,彈劾無所避諱。

基本信息

每次奏事,大聲如鍾。據《明史·職官三》記載,永樂年間,番禺人陳諤曾經被皇帝下令活埋在奉天門外,只露個頭,不吃不喝,明成祖命令他餓之數日,陳諤奏對如故。曰:“是天性也。”每見到他,稱其為為“大聲秀才”。曾經因言事忤旨,命坎瘞奉天門,露其首。七日不死,赦免後復職。已,復忤旨,罰修象房。陳諤窮的不能雇別人幹活,只得親自操作。適逢永樂帝至此,問是誰。陳諤匍匐前往,說明緣由。永樂帝憐憫他,命其復官。

後歷任順天府尹,政尚嚴鷙。執政忌怕他,派出為湖廣按察使。改山西,坐事落職。明仁宗即位,遇赦當還故官。帝以陳諤前在湖廣頗摭楚王的原因,謫為海鹽知縣。後遷荊王朱瞻堈的長史,為王府所討厭。宣德三年遷鎮江同知。致仕歸,卒。《明史 列傳第五十》、

陳諤後來官至順天府尹,又歷任湖廣按察使、山西按察使(均為正三品)。期間又“坐事落職”。仁宗即位,遇大赦,本該官復原職,但仁宗忌其過去在湖廣任上經常揭發楚王(楚昭王朱楨,朱元璋第六子,仁宗的叔父)的問題,將其降職為海鹽知縣(正七品)。之後他又到一個王府任過長史(正五品),宣德三年在鎮江同知(從四品)的職位上致仕。

陳諤德才兼備,最終卻沒有從廟堂之上離休,而是退於江湖之遠。是喜是悲?

悲,在所難免。讀明初許多官員的故事,籠罩於人的往往是一種悲涼。但也有喜,在明初皇權的高壓之下,像陳諤那般性格的人,能有善終算是奇蹟了。

後世對於陳諤,更多的是嘆惜。明末人談遷曾引用別人的話評之曰:“陳公之鯁直,九死不移,宜其簡在帝心,徒以執政不悅而竟不果召。惜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