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1958年併入東陽縣屬白雲管理區。1983年磐安復縣後屬雲山鄉。1992年屬安文鎮。有石下、田裡壁、山園頭、茶塢口、栗樹塢、杏珠塢、金竹塢、石坑8個自然村。村委會駐地田裡壁。居住著陳、丁、李、孔、金、張、林、應8個姓氏,其祖先從明朝中葉至清朝末年,分別由安文,東陽千祥、橫店、維鳳,仙居官山等地遷入。現有180戶,564人。有耕地153畝,山林10535畝。以種植水稻、玉米為主,兼植白朮、元參、桔梗、燕尾等中藥材。盛產松、杉、毛竹及其他雜木。木材、毛竹出售,為村民的主要收入。東陽至仙居的公路穿過村區。由於交通發展,高壓電接通,自來水的安裝,電視機、腳踏車的普及,村民的思想意識和生活方式也由桃源式改變為開放式了。1989年被縣人民政府命名為文明村,1992年被評為縣級先進村委會。自然資源
陳華坑不僅山水秀麗,且是鳥獸的天堂、中草藥材的寶庫,稱得上天然的動物園和植物園。全村有1萬多畝山地。據1990年《磐安縣森林資源調查資料彙編》載:全村木材總蓄積為10154立方米,其中松木6613立方米,杉木2033立方米,毛竹蓄量17萬株。其次有木荷、白楊、香樟、刺柏、柳杉、青櫟、橡子等名貴樹木。有成片的國家保護植物七子花和香果樹。珍稀少見的植物頂花板登果、白接骨、銅錢樹、黃水枝、紫南等。還有香榧、榛栗等。苦丁茶和甜茶是陳華坑的特產,苦丁茶為常綠喬木,樹大胸徑0.35米、高約5米,葉長橢圓形,青綠色,鮮葉泡茶喝,清香可口,解毒,可防治痱子,是夏天的好飲料。甜茶可治療高血壓。山高林密是野生動物的樂園。野獸有豺、狼、野豬、山牛、野羊、麂、獐、豪豬、野貓、山兔、兩頭烏、黃鼠狼、猴子、穿山甲、山烏龜等。飛禽有山雞、老鷹、天鵝、竹雞、斑鳩、貓頭鷹、杜鵑、蛇雀、喜鵲、烏鴉等。
山高谷深有良藥。村區有500多種藥用植物。如滴水珠、何首烏、山海螺、虎刺、金鐘細參、七葉一枝花、中華獼猴桃、金錢草、金絲吊葫蘆、五味草、岩姜、岩蠶、黃蓮、草烏、前胡、八角金盆、四葉對、紅丹參、鹿含草等。
風景資源
陳華坑地處大盤山風景旅遊療養區範圍,田裡壁海拔470米。坑水從南向北蜿蜒而流,匯入玉溪,屬錢塘江水系。兩岸高山連綿,崢嶸奇麗。年均氣溫14℃,最高氣溫35℃,最低氣溫-10℃。無霜期約190天,年降水量1400毫米。是一個有待開發的旅遊、避暑、療養勝地。境內可供旅遊觀光的景點,從北到南依次為龍頭岩、石下屋橋、玉梭斤絲、龍王古廟、平板長溪、雙龍搶珠、石星猴岩、石坑竹林、紫花藤王。龍頭水景,距村1里,為一高聳的懸崖,形似龍頭,故名。根據《磐安縣國民經濟十年規劃(1991~2000)》,擬在此建龍頭水庫。庫成後,公路將通過壩頂,可乘車或划船進村。
石下屋橋,位於石下村口。旁有楓樹、苦櫧、黃檀、柳杉等參天古樹,遮掩村口。在綠樹掩映中,有清光緒六年(1880)由丁沈良為首募建的屋橋。橋用古木作橋樑,鋪上厚木板蓋屋3間,長22.5米,跨徑10.3米,寬5.3米。既保護橋體不受風雨侵蝕腐爛,又可讓過往行人躲避風雨。中間一間靠北朝南做有神龕,供有神像,祈保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橋下水中有高1.5米、長2米的岩石,形似高聲鳴叫的蟾。抬頭可見50多米長、10多米寬的平板溪。村民住房為泥木或磚木結構的樓房和平房,依山傍水,高低錯落。小橋、流水、農家,古木、平溪、糧田,點綴著鄉村田園,顯得分外妖嬈。
玉梭斤絲,玉梭橋和斤絲潭位於300米夾谷內,兩旁矗立著200多米高的懸崖峭壁。谷口山回水復,疑無去路。進入谷口兩旁為雙峰插雲,溪中有一巨石似羊。前走30多米,有1926年由村民李欽壽、李欽團為首建造的石拱小橋,名玉梭橋。橋拱1孔,長10.2米,跨徑8.3米,寬3.3米。造型美觀,兩傍欄桿,可坐下賞景。橋西側為千丈岩瀑布,每逢雷雨天,瀑灑橋中猶如百丈白練。上東方一懸崖如白象,上西方一懸崖突兀如獅頭,謂為獅象護門。轉個彎上走100米,就是聞名遐邇的斤絲潭。據明代《永康縣誌》載:大盤山腰有一深潭,兩旁岩石如峭壁,高有數丈,衝下一潭,相傳可懸絲一斤,故名斤絲潭。此潭迎龍祈雨極有應驗。斤絲潭位於田裡壁村口,如天門的兩懸崖峭壁下,後有瀑布入潭。從低處遠看不見顯眼,走近一看,陰森碧綠,心驚膽寒。潭口上小下大,其深莫測。因地處深谷,光照甚少,涼爽舒心。
龍王古廟,位於斤絲潭東側高岩上,相傳每逢天旱,斤絲潭迎龍祈雨極有應驗。人們為了寄託心中的慰藉,募建了龍王廟。文化大革命中被廢,1981年重建。旁有齊天大聖塑像。
平板長溪,華溪從田裡壁至茶塢口段有長1公里,寬10米至15米的平板溪澗。彎彎曲曲,如龍飛舞,溪底展平,可在其上行駛汽車。溪岸連山崖成圓角,天然構成,渾為一體。兩岸青山綿延,奇峰觸天。林木蔭翳,野花滴翠。人行溪旁,邊觀平板溪秀色,水底圖案;邊聞澗水潺潺,鳴鳥啾啾。心曠神怡,樂而忘歸。
石星猴岩,石星岩又名石猻岩,有花果山之稱。從北向南看,為一巨大石壁,氣勢雄偉。岩腳海拔610米。相傳岩壁上有夜明星一顆,夜晚光芒四射,照耀附近山巒、村莊;供南朝昭明太子夜讀賦詩之用。故名石星岩。後被徽州人盜去,至今尚留米篩一樣大的岩洞,岩腳小坑上架有石拱小橋名德星橋。從東向西看,又為一巨大石柱,高約100米,筆直挺拔。此處原是猴群居住的地方,故又名石猴岩和花果山。30年代,因猴子成群偷吃玉米棒,一次就被捕殺30多隻。猴王也被殺掉,數量大減。1983年還見過2隻。岩壁上怪洞奇石眾多,有待開發利用。南有崎嶇小道可攀登岩頂。岩頂懸崖邊上針葉林闊葉林混生,猶如圍城。相距30多米有三僧山、八戒岩。
石坑竹林,面積約1平方公里,漫山遍野連成一片,蔚為壯觀。步入竹林,清涼幽靜。雙龍搶珠,離石星岩50米,有栗樹塢坑水和石坑水雙流匯合,各有20多米高的瀑布沖入同一潭中。銀瀑雙懸,噴雪騰空,名曰雙龍搶珠。栗樹坑水上游還有雙潭雙瀑。兩旁岸邊生長名貴中草藥和珍稀林木。悠悠山道,攀援而上。
紫花藤王,栗樹塢村旁,有松、楓、青櫟、黃檀、黃珠、黃連等58棵古樹。林中有根紫藤,藤粗直徑0.6米,主幹長約20多米。盤虬攀緣在大楓樹上。春天滿樹紫花,香飄遠處,蜜蜂成群,其景實屬罕見。
山水景點
昭明院,位於大盤嶺頭,永康至天台和仙居的古大道上。由大殿和廂房組成。昭明太子,即南朝梁武帝蕭衍之子蕭統。一生至孝行義,精通詩文,為一代文宗。曾於梁大通元年至中大通二年(527~530)避饞於大盤山麓。深為這一帶居民所愛戴,後被尊為盤山真帝。為紀念蕭統,於唐鹹通八年(867)建昭明院,塑像供奉,歷千年香火不斷。文化大革命中被廢,1992年復建。左旁有柳杉一棵,胸徑2.1米,高25米,樹冠如華蓋。右旁有龜石。院門前有橢圓形月鏡岩,下有皇印。《(嘉靖)浙江通志》轉引陳修蟾《大盤山謁昭明太子祠》云:一峰特立俯群峰,古廟巋然依老松。不信選樓吳太子,偏留畏壘舊儀容。天池葉為刪書下,石洞雲將墜簡封。好把王臣來配食,名山自合住文宗。龍門飛瀑,又名百丈瀑。位於龍王坑峽谷深處,三面懸崖壁立。水從百丈岩上瀉下化為銀絲,發出轟鳴。旁有連續的高瀑、低瀑、層岩滾瀑。天池、騰雲宮,位於大盤山頂南側,海拔1205米處。天池為山頂水湖,面積約700平方米,常年積水,炎夏不涸。旁為遍地野生黃花菜。騰雲宮為清光緒年間陳宇修募建,今留遺址。
盤山頂,海拔1245米,為浙江中部高峰。站在山巔,極目楚天,層層山巒,猶如大海滾滾波濤。明代《永康縣誌》載:大盤山為金、處、溫、台諸郡發脈之地,遊人到此雖夏也寒。陡頂而望,四面數百里最高之山,盡如撲地,四鄰八縣,均在眼底。黎明日出,霞光萬道,為流雲宿霧,遠山近巒染上一層金黃色,使人有入仙境之感。此處為觀日出的好去處。
仙隱洞又稱仙人洞,位於大盤山腰一懸崖上,有上、中、下3個洞,中為仙隱洞。環境清幽,寬及屋間,洞口上為懸崖峭壁,下為萬丈深淵。相傳為蕭統到此排憂讀書,賦詩之處。明代《永康縣誌》載:有洞曰仙隱洞,洞中有石水壺,水從岩中疏疏而滴,下有承滴之盆,長世不涸不溢。旁有石棋盤,石棋子,相傳仙人奕棋於此,仙跡存焉。洗腸坑,是龍王坑的一段,長約40米。傳為蕭統身體不爽,在此浴身,不日康復,此後每逢雷雨將至,坑邊就現異樣小蟲,雨過天晴,蟲漸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