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第[歷史人物]
陳第(1541年-1617年),字季立,號一齋,福建連江人,明朝儒生。其貢獻在音韻學上最為重要,指出字音會隨著時地差異,糾正自宋朝朱熹以來錯誤的叶音觀念。
基本信息
- 中文名:陳第
- 去世日期:1617年
- 代表作品:《東番記》、《世善堂藏書目》、《一齋集》
- 籍貫:福建連江人
簡介
陳第(1541~1617)
中國明代音韻學家、著名藏書家。字季立,號一齋,晚號溫麻山農,別署五嶽遊人。連江(今福建連江)人。萬曆時秀才。曾任薊鎮游擊將軍,萬曆初諸生。曾上書給戚繼光,獻平定倭寇之策,萬曆三年(1575)於福州任教官,善談論兵家軍事,結識都督俞大猷,大猷又舉薦於戚繼光,教以兵法。出守古北口,後任游擊將軍,坐鎮薊門10年。萬曆十一年(1583)辭官歸鄉,建“倦遊廬”為住所,另有藏書樓曰“世善堂”。後致仕歸里,專心研究古音。
性無它嗜,唯書是癖。自稱雖承家世藏書,珍本頗多,仍不足以廣見聞。自少至老,足跡遍天下,遇書輒買,亦不擇其善本。聽說金陵焦竑家富藏書,在其64歲時,親自到弱侯家,讀抄未見之書,閱讀其大量藏書,在南京搜訪圖書5年,歸家時裝書2大車。先後積書至1900餘種,1萬餘冊,藏書家趙昱考證其有300餘種為珍稀善本。積至多年,遂有書數萬卷。編有《世善堂藏書目錄》2卷。分類亦不按四部,先分經、四書、子、史、集,各家共6類,下再分小類。該目比以前各私家書目錄較詳,立類亦不同。書成於萬曆四十四年(1616)。又善詩文。對音韻學深有研究,認為“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移”,論證古今音之異同,為後世開闢了研究古音的途徑。他重新修訂《毛詩古音考》,此書為其一生力作,開中國古音韻學研究之先河。著有《一齋詩集》、《五嶽兩粵游草》、《尚書疏衍》、《屈宋古音考》、《寄心集》、《讀詩拙言》等。
貢獻
陳第著有《毛詩古音考》、《讀詩拙言》、《屈宋古音義》等。他反對宋人叶韻說,認為《詩經》、《楚辭》反映的是古音,不能以唐宋今音為標準隨音改讀來求韻腳的諧合。他明確提出“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移”的觀點。他考證古音,以《詩經》、《楚辭》韻例作為本證,以周秦漢魏韻文、諧聲、讀若、直音、異文、又讀等材料作為旁證,二者交相考辨,證實古音本讀。條分縷析,主次分明。他還對《詩經》韻例做了分析,指出《說文》諧聲與《詩經》韻的統一關係。陳氏徹底掃清了叶音說的謬誤,對清代古音學家有巨大影響。
生平
萬曆二十五年陳第挾書瀏覽祖國名山大川,著《兩粵游草》,世有南方徐霞客之稱。萬曆三十年他隨沈有容赴台剿倭,深入考察台灣高山族風土人情,寫下《東番記》,為我國研究台灣首篇珍貴歷史文獻。萬曆三十九年再次出遊,著《五嶽游草》。陳第是我國傑出軍事家、旅遊家、音韻學家,他著述甚豐,除《一齋詩集》、《兩粵游草》、《五嶽游草》外,《毛詩古音考》、《屈宋古音義》、《伏羲圖贊》、《尚書疏衍》等均收入《四庫全書總目》。明萬曆四十八年卒,終年七十七歲。
相關
陳第去世後埋葬於連江官嶺戈沃山中。其墓為三合土構築,單人葬,深六米,寬三米。碑誌嵌有“明一齋先生之墓”等字樣。墓正前方約三華里處,還有一墓道碑,中書“明一齋陳先生墓道”,右書“嶺東友人黃琮題,漸東門人徐亮立。”現今已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連江城西,原有“世善堂”為陳藏書處,“倦遊廬”,為陳晚年著書處,惜皆已圯毀。1991年適陳第誕辰450周年,兩岸學者近150人蒞臨連江召開陳第學術研討會,對陳第的學術成就進行深入探討。連江人民為了紀念這位歷史偉人,在縣城中心建陳第公園,高7.6米,手握書卷,腰佩利劍的陳第石雕家威武地屹立公園中央,彩燈噴泉、綠樹鮮花,表達了連江人民對他的無限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