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img/6/6ed/nBnauM3X2gDOwUTM3UTN2gzN2QTM4QDOycTOyQTNwAzMxAzL1UzLx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人物經歷
![.](/img/3/f81/nBnauM3XzcDNwMDNwYTN2gzN2QTM4QDOycTOyQTNwAzMxAzL2UzL2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出生於潮汕的陳第,從小就懷有創業夢。在大學期間參加“IBM主機套用創新大賽”、“微軟精英大挑戰”等大型比賽並小有收穫後,他開始反覆比較、思量,最終決定從手機小遊戲做起,並和夥伴們一頭扎進這個充滿機會的新興市場。
“華工的學術氛圍很自由、很開放,學院也鼓勵我們多動手,這些為我後來的創業選擇提供了很大幫助。”陳第很感謝母校為他提供了很多鍛鍊身手的機會,這些平台不僅讓他學習了如何進行項目管理、團隊合作,也讓他嘗試了適合自己專業發展的方向,這一切都為他自己創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創業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最初他們嘗試開發多款遊戲,但沒有人願意付費下載。套用若收費,沒人玩。完全免費,開發者就賺不到錢。在這種窘境下,陳第產生了套用中嵌入廣告來盈利的想法。2009年底,全球首家移動廣告平台AdMob被谷歌收購,手機廣告模式獲得市場認可。於是,陳第團隊在借鑑中完善自己的思路,抓住了做國內首家移動廣告平台的機會。
![.](/img/0/b86/nBnauM3XycDMzkzNyYTN2gzN2QTM4QDOycTOyQTNwAzMxAzL2UzL3E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創業的初期,從無到有,總是最辛酸最難忘的。當時,20餘人的團隊在狹小的工作室里滿是創業的熱情。但是商業是殘酷的,工作室一度入不敷出,虧損嚴重,最誇張的時候在廣州炎熱的夏季,團隊為了控制預算,空調都不能開,家庭壓力、資金壓力、創業風險都成為團隊無聲的壓力。
然而這個起初由在宿舍敲代碼的學生組成的團隊,在2010年到2015年這5年時間中,摸爬滾打,不僅扭虧為盈,還成為一家上市公司。
經過6年的沉澱,有米公司現已累計服務1萬兩千家以上的廣告主,覆蓋19億終端用戶;在App媒體方面,積累了22萬個以上App資源,包括墨跡、網易新聞等App。陳第介紹,“像大家現在說的出口的公司,如淘寶、京東、蘇寧易購、滴滴打車等都是我們的顧客。”2015年,有米收入7億多元,其中移動行銷、移動廣告收入占了七成以上。此外,有米還獲評“2015廣東年度經濟風雲榜風雲企業”。如今的有米公司在全球的移動網際網路廣告行銷平台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們的核心就在於產品創新能力,不斷根據市場的變化調整更新自己的模式。”目前,公司已開始全球化布局。
![.](/img/6/8d0/nBnauM3XyMDM1UDM1YTN2gzN2QTM4QDOycTOyQTNwAzMxAzL2UzL1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陳第認為,現在的大學生很幸運,隨著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的支持及風投機構的期望越來越大,他們具備的機會和社會資源越來越多。
結合自己的創業經歷,他也給予創業者一些建議:一是要找準用戶需求,產品要“接地氣”。每做一個項目都要深思熟慮,調查好消費者和商家的切實需求,不能拍腦袋就做。二是要和投資者做好溝通,尋求投資者和消費者需求的平衡。
“最重要的是要擺正心態,不要純粹為賺錢而創業,也要有能改變、推動社會前進的想法。”陳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