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陳清寶(1955-),福建金門人。台灣海洋大學畢業。曾任金門高級農工職業學校教師、立法院經費稽查委員會召集委員、風紀股長會召集委員、國防委員會召集委員、交通委員會召集委員、交通委員會程式委員、程式委員會召集委員。1997年8月當選為中國國民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
事跡
稅苑拓荒者——記福建省優秀共產黨員陳清寶
□楊振輝
陳清寶從事稅務工作36年,擔任莆田市地稅局局長也已5年。
他20多次被評為省、市、縣優秀共產黨員或先進工作者,還被評為省勞動模範、莆田市“好公僕”。他所在的單位多次受到省政府、市政府表彰。
“創新專業戶”的業績年年邁上新台階
1997年5月1日,莆田市地稅局發出通知,要求在高消費行業的高收入服務人員每人每月必須繳納不低於100元的個人所得稅。沒想到“一石激起千重浪”,香港《東方日報》等海外傳媒與中國婦女報、中國青年報、法制日報、南方周末等接連報導,褒貶不一。國家有關部門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或表示反對或表示擔憂。中宣部新聞局對此話題又圈又點,還牽動中南海。在這種情況下,陳清寶局長坦然地接受記者採訪,並理直氣壯地指出,我們要求所有“兩高人員”納稅,並非只對“三陪小姐”徵稅,還包括男女歌手、樂師等,如果對客觀存在的這些人的高收入視而不見,不敢管理,必然造成稅收流失。而這些人交了稅並不等於他們的一切行為都獲得了政府部門認可,正如商店納稅依然不能販售假劣商品一樣。半年後,陳清寶簡明、形象的解釋贏得國家稅務總局領導的肯定,陳清寶一顆承受重壓的心終於踏實了,全國各地傳媒聞風而動,要求前來採訪的電話接踵而至,但都被他婉言謝絕。他說,工作能受到領導和社會的支持就夠了,他本人不需要宣傳。
單這項工作,該局年可增加稅收200多萬元。
早在1994年陳清寶就任莆田市地稅局局長的第一天,他就憑著職業敏感和30多年的工作經驗,在百業待舉、千頭萬緒中抓住“清理納稅戶,進行稅源普查”這根最基礎也最關鍵的“綱”,他不失時機地提出“在開展清理納稅戶和普查稅源中考察任用幹部”,雙管齊下,一管雙鵰,既摸清稅源,明確徵稅對象,掌握了地方稅管征的主動權,又迅速扭轉了由於機構分設人心未定、士氣不高的局面,促進稅務人員把精力注入工作,一批優秀幹部脫穎而出,稅費收入突飛猛進,引起省地稅局的高度重視。省地稅局迅即以閩稅[1994]2號檔案要求各地學習、借鑑莆田的這一做法,以儘快把收入抓上去,把各項工作有效地開展起來。
在籌建基層地稅機構時,這位受黨培養幾十年的稅官,深信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他因而堅決要求“消滅黨員空白所”。在他的努力下,到1995年3月,莆田市地稅系統徵收第一線全部建立了黨組織,在全省率先實現所所有黨員。此舉被中共中央辦公廳作為重要信息采編刊用。省地稅局為此要求全省學習莆田,力爭在3年內“消滅黨員空白所”。
注意借鑑古今中外經驗教訓的陳清寶,很早就對自己“約法三章”:提拔幹部,選人才,而不挑奴才;補充乾部,重成績,而不看親戚;福利待遇,憑制度,而不憑職務。1996年初他親自製定“過五關”的公開選拔幹部制度。這“五關”是:資格關、民眾關、知識關、智力關、審核關。這樣公開選拔,徹底擺脫了“條子”、“電話”等干擾,選拔出來的幹部往往民眾服氣,領導滿意,挑起擔子有朝氣,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省地稅局領導因而再次要求全省推廣莆田經驗,真正選拔德才兼備的優秀幹部。
5年來,陳清寶在稅收征管方面年年有新招,如鰻魚苗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建築業實行分項設卡雙頭控管辦法、機動車輛腳踏車核定徵收、所股長離崗審計、監察工作介入稅收業務全過程等辦法,都受到省地稅局或國家稅務總局的肯定和推廣。因而這5年莆田市地稅系統共組織各項收入137546.5萬元,工商稅收年均增34.89%,收入進度和比增幅度一直居全省首位。
一身正氣帶出一流隊伍
為了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幹部隊伍,陳清寶一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另一方面努力營造濃厚的民主氛圍,堅持集體領導,形成團結開拓、信任協作的領導班子。他對重大事項的決策如安排工作、任免幹部、發放獎金、審批經費、處理案件乃至基建工程的投標,較大數額稅收的減免等,一律充分徵求班子成員的意見,由集體研究確定,在定期召開的民主生活會上,大家踴躍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坦誠相見,經常出現極為感人的場面,連列席者都深受教育、激勵和鞭策。
陳清寶帶領班子成員“靠率先垂範去帶動人,用高尚品質去影響人,樹良好形象去感召人,以模範作用去凝聚人。”他把個人入黨志願書複印發回本人,開展對照入黨誓言過“政治生日”活動,每年還召開廉潔自律專題民主生活會兩次、民主評議黨員1次等活動,用以不斷激勵黨員幹部。為此,他要求自己達到了苛求的地步。他把獨子安排到海島工作,黨組其他成員的子女也全部到基層第一線工作。辦公室與其他幹部一樣普通,堅持不配專車,經常颳風下雨徒步上班。行動電話話費每年均節約定額的40%以上。他常說“我們花的每一分錢,都是人民的血汗錢,能節約的地方儘量節約。”他剛任局長時有一次在企業調研,中午時分,企業老闆感到新任局長第一次來,不招待不合情理,便誠懇地邀請局長去酒家用餐,可任憑強拉硬拽,局長仍然堅辭不去。老闆深為感動,連聲感嘆;“難得,難得”,並當即表態稅收一分不少,一天不拖。而陳清寶對自己單位也是堅決不占一點便宜,前年他母親病重期間,曾經動用幾次車輛購買藥品,他堅持交了200元的汽油費。在機關簽到簿上,他幾乎天天最早上班,最遲下班。
他經常苦誡自己“嚴守法紀,不貪贓枉法,秉公盡職,不以權謀私,艱苦奮鬥,不奢侈浪費。”1995年7月,一位軍轉幹部想進局裡工作,便把5000元現金悄悄地放在陳局長家,陳局長發現後立即交給局監察科退還,但一時聯繫不到這位軍人。一周后這位軍人以為“見面禮”份量不夠,便再次送來8000元。陳局長當即嚴肅批評說:“你這種做法是十分錯誤的。我們整日與經濟打交道,因而決不敢要你這種人。”他在一次發言中坦言:“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作為局長即使你心不貪,手不伸,上門送錢送物的事,還是時有發生。因為你手裡有權。問題的關鍵是看你能否嚴防死守。我一直在告誡自己,送錢財的人,其實是送繩子……我這個人酷愛自由自在,不願意授人以柄,任人擺布。故一直堅持潔身自愛。我也經常告誡大家,形象好比瓷杯,形成要經過幾十道工序,破碎只在剎那之間,一定要珍視自己的形象。”
有了制度就要嚴格執行,就要不怕碰硬,不怕得罪人。為了保護廣大納稅人的合法權益,杜絕地稅幹部“吃拿、卡、要、報”等不正之風,他不惜“揮淚斬馬謖”。他多次組織到歌舞廳、酒家突擊檢查並認真受理民眾舉報。5年來,在陳清寶的親自督促下,單退還企業贊助手機、機車等價值就達15.15萬元,十多位違規幹部受到嚴肅處理。全系統拒吃請送禮或上交禮金禮品蔚然成風。陳清寶說,嚴是愛,寬是害,因而在執行財經制度方面也極為嚴格,每年都要組織有關科室成立經費檢查小組,重點檢查各級班子執行經費制度的情況。5年來,共清理收繳電話費超支款1.82萬元,出差超標準費用2.57萬元,下鄉誤餐費1.17萬元。這些既保護了納稅人利益,密切了稅企關係,也保護了稅務幹部不犯錯誤,樹立良好形象。因而在去年市政府組織的8個部門行風評議中,社會各界民眾測評的滿意率市地稅局位居榜首。
勤學苦思實現“兩個文明”雙豐收
陳清寶出身農家,因家庭經濟困難,只念完國中就輟學。參加工作後,他愈來愈感到知識的重要。他不願把時間花在娛樂方面,業餘時間幾乎全用於自學,幾十年從不間斷。他學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鑽研黨務、政策及財稅理論,還學習法律、科技知識,不斷拓寬知識面、增長才智。許多枯燥抽象的書中,都有他多次研讀留下的不同的圈點痕跡。他還積累了一大摞的讀書筆記與剪報資料。他經常說:“黨和人民把我推上這個崗位,我深知肩上責任重大。我必須出色完成上級交給的各項任務,報答組織的關懷和民眾的信任與支持,因此,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既要不走樣,又要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這就需要勤學習、勤思考。”他既認真學習,揣摩書本上的經驗,又注意總結民眾的智慧,貫徹到具體工作中去。他反覆強調,古今中外財稅史的經驗教訓是稅賦偏輕,國庫必然空虛,國家機器就難以正常運轉;稅賦偏重,則民生凋蔽,生產無法發展。稅務工作者就是要正確處理好這一矛盾,薄稅廣徵,小稅勤收,既做到應收盡收,又要廣收薄收、放水養魚。這就是他的“在不增加納稅人稅收負擔的前提下,向征管的廣度和深度要稅源”的理論。他的“地方稅收增收之道探討”系列論文被國家級、省級多家出版社收進論文集。他推行“以管促收”,改革建築業、車輛稅收征管辦法,確保建築安裝、交通運輸這兩大稅收入的穩定增長。他抓“以查促收”,稅務稽查、執法檢查、內外對查三管齊下,促進納稅申報率的提高,每年僅這三項查補稅收可達2000萬元。他還提出許多培植地方稅源切實可行的辦法,並努力幫助50個重點促產企業排除困難,開發新興稅源、培養後續稅源,全市每年促產新增稅收因此均達500萬元。針對1998年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加大的特點,他提出加強房子、路子、車子稅收管征的思路,並要求配套實行交叉征管。即“三算”(所得稅彙算、投向稅結算、個人所得稅清算)並舉,“三清”(清理漏管戶、清理欠稅、清理征管肓區)並進,“三罰”(申報不實處罰、虛報虧損處罰、發票違章處罰)並處,“三查”(查廠外廠、賬外賬、票外票)並重,從而使這一年仍然取得工商稅收收入33102萬元的好成績,是1993年的4.5倍。莆田市政府為此專門發文表彰市地稅局所取得的成績,號召全市財貿系統向市地稅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