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電子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納米器件物理與化學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理事。還是金屬學報(英文版)編委,全國電鏡學會物理與材料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微束分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電子探針和掃描電鏡分技術委員會委員。2004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2004年獲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排名第2)。
1988年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1994年在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物理系研究生畢業獲博士學位,曾在英國劍橋大學留學,還在日本金屬材料研究所和美國亞力桑那大學物理系從事博士後研究。2001年起在北京大學電子學系工作。發表過70餘篇SCI收錄的論文,有2篇論文被引用超過100次。
多年從事材料顯微結構分析、納米材料的製備和表征方面的工作,近年在納米材料的表征和合成及納米加工和納米操縱方面做出了多項創新性成果:提出氧化鈦與氫氧化鈉溶液水熱合成得到的是鈦酸納米管並確定了其結構;確定了鈦酸納米管的形成是一步水熱反應完成的並提出了生長機理;合成出多種氧化物納米結構;指出碳納米管的透射電鏡高分辨像上兩條黑線間的距離並不等於納米管的直徑,並且給出了直接測量法的適用範圍和誤差;利用納米探針操縱系統實現了對單根納米線的解理和對單根納米管、線的電學特性測量;利用納米加工結合微電子工藝構建了室溫單電子器件和有量子相干效應的場效應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