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他在教育崗位時,長期從事美術教學工作,後在南安紅星中學任教並負責校辦工藝廠,創建我省第一家仿真工藝廠,產品暢銷國外。
個人生平
1980年,退休後回到故鄉,憑著這一手藝,繼續走向艱辛的創業之路。要辦廠沒資金,他聯繫海內外親朋投股集資;沒有廠房,騰出自家住宅,因陋就簡;沒有技術力量,他把細木技術的老鄉找來,按圖紙如教學生一樣進行細心培訓。1981年在家鄉居仁村辦起了惠安縣第一家來料加工金木雕廠,不但金木雕過關了,接受了刻制有更高技藝的黃楊木雕也過關了。一時訂單倍增,生產也增加了,廠房擴大,工人增多,產值由幾萬、幾十萬升至幾百萬元。他又思考著技術改造,流水線廠房建設,科學管理制度建立。金木雕生產開始更新換代,機械打坯,精雕、上漆、精細描金、產品檢驗、包裝。一整套嶄新工藝流程出來了。工廠資本由原來的幾萬、幾十萬上升為百萬元,員工也由幾十人增至120多人,產品由幾種擴至幾十種上百種,經濟效益也節節上升,年創匯達百萬元以上,一時聲譽鵲起。1990年被縣評為創匯先進單位。1991~1992年連續被評為重契約守信用單位,1992年被評為先進企業。陳法亨的金木雕廠就是雕藝培訓班,他的創業過程從來就本著當老師栽桃培李的精神,盡心盡力,毫不保留地把技藝傳授給工人。他關心國小教育事業,捐資修繕本村玉圍國小的教室門窗,鄰村更新國小建校舍資金不足也給予幫助。1987年秋創辦居仁幼稚園,1993年為支持惠安教育局在居仁村創辦侯卿中學,他主動捐建一座14間教室的"文淵教學樓"並於8月落成,9月舉行開學典禮。為百年樹大計,老先生認為中國小也需要有教育基金。經過一番準備,20萬元的"文淵獎教金"也落實了。為了奉獻,他辦廠所得的百萬元幾乎花光了,但"江山"廠房還在。對這些家業他早已向相知們表態:停廠或百年以後盡數歸公。老先生也不食言,因自覺年事已高而停廠,立即把那占地1142平方米的廠房連同兩層辦公樓,總計27間,一半作幼稚園園舍,一半作為居仁村委會辦公所。整套數萬元的變壓設備也交給村委會。當他把全部廠產處理妥當後,卻突然發現20萬元的文淵獎教金,因利率下調不夠侯卿中國小獎教之用,便徵得姐姐的同意在她家辦起育學加工廠,所得利潤來增補獎教金的不足,為籌備侯卿中國小助學基金而不遺餘力,真是一息尚存,奉獻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