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於仙

清時期著名棋手。名毓性,海寧人。

基本信息

清時期著名棋手。名毓性,海寧人。當時的海寧是圍棋盛行的地方。陳子仙和以往歷代許多名家相同,首先受其父親的薰染。他父親愛棋如命,不惜敗落家產。晚年,陳父棲身於破廟之中,但仍好棋如故。陳子仙很小就通棋道。每當父親下棋要輸的時候,他就幫助出招,於是反敗為勝。陳子仙因此出名。

他十歲時,父親帶著他到了常州,拜老國手董六泉為師。董六泉此時已年過花甲,滿頭銀霜,陳子仙則紅顏嫩色,絲頭繩繫著頭髮。在名師指點下,陳子仙進步飛快,十二歲就以國手著稱,當時人們認為他是有史以來最年少的一位國手。

至此,陳子仙開始稱雄於棋壇,被推為海內第一。“圍棋施、范而後,以陳子仙為最著”。常棣華在《子仙百局·序》中說,陳子仙不論是與前輩國手對局還是與同輩勁敵對局,或是下授子棋,“無不勾心鬥角,各極其妙。”他的棋別出心裁,獨創一格。他的老師董六泉,前輩棋手秋航,以及同輩棋手施省三、李昆瑜、徐耀之等,都不是他的對手。

陳於仙曾與陳方合著《陳方七局》一卷。他的遺局,由常棣華輯成《於仙百局》一卷,於光緒六年出版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