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陳必謙初授河南衛輝府輝縣知縣,天啟二年四月,因其浚河有功而升任南京江西道御史,又因抗疏論梃擊、紅丸二案,在天啟五年六月被刑科給事中潘士聞參後削職歸田。崇禎初復出為河南巡撫,戰功卓著,繼升工部尚書。京師陷落時被擒,後其伺機逃回福山。一說其年邁病逝,一說其被清兵殺害。
主要成就
《明史·鄭承憲傳》:天啟初,光祿少卿高攀龍、御史陳必謙追論其罪,且言養性結白蓮賊將為亂。詔勒養性出京師,隨便居住。
軼事典故
陳必謙被列為《東林點將錄》地英星天目將。
陳必謙,字益吾,海虞鎮福山人,明朝大臣、東林黨人。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殿試金榜三甲第四十九賜同進士出身。歷任萬曆朝輝縣知縣、天啟朝南京江西道御史、崇禎朝河南巡撫、工部尚書等。
陳必謙初授河南衛輝府輝縣知縣,天啟二年四月,因其浚河有功而升任南京江西道御史,又因抗疏論梃擊、紅丸二案,在天啟五年六月被刑科給事中潘士聞參後削職歸田。崇禎初復出為河南巡撫,戰功卓著,繼升工部尚書。京師陷落時被擒,後其伺機逃回福山。一說其年邁病逝,一說其被清兵殺害。
《明史·鄭承憲傳》:天啟初,光祿少卿高攀龍、御史陳必謙追論其罪,且言養性結白蓮賊將為亂。詔勒養性出京師,隨便居住。
陳必謙被列為《東林點將錄》地英星天目將。
陳謙之,祖籍江蘇南京,出生台灣基隆,生長台灣台北。1999年1月3日從台灣台南以“星座專家”的身份崛起,然而因為成績斐然、備受肯定,所以剛出道的同一年,...
基本檔案 基本概述 媒體爆料 成長過程 相關歷程光緒二十六年,朱必謙先生考取了四川官費留日資格,次年,東渡日本,學習警務,越明年學成回國。 時官立重慶府中學堂,力邀必謙先生任教,必謙遂從命返渝。 與此...
趙之謙(1829~1884),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初字益甫,號冷君;後改字撝叔,號鐵三、憨寮、又號悲庵、無悶、梅庵等。所居曰“二金蝶堂”、“苦兼室”,...
簡介 人物生平 收藏大家 書法生涯 繪畫生涯陳思謙,字景讓,其家世見祖祐傳中。思謙少孤,警敏好學,凡名物度數、綱紀本末,考訂詳究,尤深於邵子《皇極經世書》。
人物簡介 史籍記載吳必虎,男,博士學歷,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城市與區域規劃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旅遊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有城市與區域旅遊...
學習經歷 研究方向 主講課程 社會職務 主要著作錢謙益(1582年10月22日—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號牧齋,晚號蒙叟,東澗老人。學者稱虞山先生。清初詩壇的盟主之一。蘇州府常熟縣鹿苑奚浦(今...
人物生平 個人著作 家庭成員 人物評價 個人軼事方伯謙(1853年-1894年),清朝福建侯官縣人,字益堂,北洋水師將領。福建船政學堂首屆駕駛專業畢業生。方家兄弟四人,方伯謙居長,父親是個私塾教師。1...
人物生平 被殺之謎 歷史爭議 人物歸屬 人物故居1875年,西班牙殖民總督任命他為“甲必丹”,掌管華僑事務。他先後3次出任甲必丹。他曾以“中國無槍斃之刑”的理由,爭得廢除華人死刑;又力爭將閩女不得為娼定為禁例。1891年,他集資3萬比索,擴建崇仁醫院。此外,他...
陳姓,根據戶籍部門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NCIIS),陳姓為中國第五大姓。陳姓源於周初封在陳國的舜帝後裔胡公滿。陳姓在我國眾多的姓氏中,若按人口來說,...
歷史發展 遷徙分布 姓氏文化 家譜文獻 姓氏名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