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必謙

光緒二十六年,朱必謙先生考取了四川官費留日資格,次年,東渡日本,學習警務,越明年學成回國。 時官立重慶府中學堂,力邀必謙先生任教,必謙遂從命返渝。 與此同時,必謙先生仍致力教育,兼辦實業,以此報國。

朱必謙,名蘊章,生於清光緒二年(1876年),巴縣鹿角場人,與長兄朱琴樵,三兄朱之洪,皆為辛亥革命先驅。他們在推翻滿清帝制,建立民國的滾滾洪流中,出生入死,功勳卓著,真可謂:一門三傑,譽滿巴蜀。
朱家經營繅絲及染色業,家境殷實,其父朱安�公又極具眼光,十分重視子女教育,待必謙稍長,即送其赴四川榮縣,受教於名師趙熙門下,學業、思想,皆有不小長進。後返渝,又考入川東書院就讀,四書五經及英語數學,中西學科皆攻。不久,榮縣趙熙受聘為川東書院院長,朱必謙又在其教誨下,悉心研習詩詞文賦,早不屑於孔孟及酸臭八股了。
光緒二十六年,朱必謙先生考取了四川官費留日資格,次年,東渡日本,學習警務,越明年學成回國。光緒二十九年,必謙先生的同窗,時任川東勸業道的官員周善培,奉派往日本考察警政,因必謙精通日語及警務,遂邀請偕同赴日,考察數月。
必謙先生回國後,受聘於成都著名的四川陸軍國小堂(後來演變為四川陸軍軍官學校)任教,其門生弟子中,後來湧現出不少四川軍政界的要人,如四川王劉湘,西南王劉文輝,風流將軍楊森,抗日將軍王銘章、李家鈺、鄧錫侯、王瓚緒、賀國光等等。
時官立重慶府中學堂,力邀必謙先生任教,必謙遂從命返渝。一九O三年,必謙先生與三兄朱之洪,以及楊庶堪(楊滄白)、童憲章、陳崇功等發起組織成立了重慶第一個資產階級反清革命團體“公強會”,會員們常集聚於重慶桂香閣,討論國事,倡言革命。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童憲章、陳崇功奉孫中山之命,密攜同盟會章程自日本回渝組黨,次年春,同盟會重慶支部成立,朱必謙先生負責宣傳。
光緒三十三年,楊庶堪(滄白)任川南永寧中學監督(相當於校長),邀請必謙及其三兄前往任教。他們暗中宣傳革命,積極發展組織,培養了不少革命骨幹,永寧中學遂成為革命黨人的重要策源地之一。
宣統二年(1910年),革命形勢日趨高漲,楊庶堪回渝接任重慶府中學堂監督,朱必謙擔任重慶巴縣中學監督,相互密切配合,積極為重慶起義作準備。必謙先生組織了一批可靠的學生進行軍事訓練,需要時好派上用場。同時,必謙與胞兄之洪,又暗中聯絡四川民間會黨,“袍哥”的首領,“福壽堂”“舵把子”冉大爺(冉炳之),組織了二百來人的武裝隊伍,準備參加起義。
宣統三年十月初二(1911年11月22日),黨人夏之時率領的新軍革命隊伍,按約抵重慶城下,然而重慶知府鈕傳善,此時已下令將全部城門緊閉,企圖阻擋夏軍入城。此刻,城內的同盟會黨人宣布起義,必謙先生手提指揮刀,不顧個人安危衝鋒在前,率學生軍,青衣短服,持槍沖向通遠門,迅速控制了城樓上下的清軍。必謙手起刀落,斬關落鎖,大開城門,並在城頭豎旗為號,裡應外合,迎夏之時軍入城,重慶遂得以光復。
是日,蜀軍政府宣告成立,朱必謙任總務處副處長。
民國二年(1913年),革命黨人興軍討袁,不幸兵敗,重慶同盟會黨人受到通緝搜捕,朱必謙先生逃亡上海,其老家被查抄,財物藏書損失殆盡。兩年後,袁氏倒台,方返重慶。
護法戰爭後,四川軍閥混戰,民不聊生。朱必謙先生甚感憤懣。必謙邀集友人創辦廣益書局,並在城區都郵街設立印刷所,發行書籍報刊,傳播新文化知識,啟迪民智。
朱必謙先生的門生中,不少是各界知名人物,除前面所述的劉文輝等川軍高級將領,文教界的還有賴以莊、張真如、楊伯謙等。他們每到重慶,均要登門拜謁,執弟子禮,對先生尊敬有加。必謙先生在巴縣中學的學生胡子昂,建國後任全國政協副主席。
與此同時,必謙先生仍致力教育,兼辦實業,以此報國。抗日戰爭爆發前後,他與友人開辦了朋友輪船公司,厚記興業公司、永和鐵廠等企業。永和鐵廠設於永川,朱必謙任董事長。後又開設福華煤礦公司,仍任董事長。
解放後,朱必謙先生受到黨和政府的禮遇和關愛,長期受聘於重慶文史館,為資深館員,數屆市政協委員,並被選為重慶市人民代表。
必謙先生於1966年10月17日逝世,享年90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