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郁

陳家郁

 陳家郁,男,漢族,浙江省景寧畲族自治縣英川鎮人,是一名世代相傳的老銀匠,掌握畲族頭飾製作技藝有六十年,景寧第一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人物介紹

陳家郁陳家郁

陳家郁是景寧縣至今還會製作畲族頭飾的少數手工藝人之一,他製作的畲族頭飾做工精美,比之流傳下來的老畲族頭飾毫不遜色。
來到陳家郁的陳氏祖傳手工銀飾店時,他正在首飾上專注地雕刻圖案。每次下刀,陳家郁都是小心翼翼,他說,每件銀器都代表了他,也代表了他們陳家幾百年的技藝。他拿出一個六絲鐲給記者看,說每件從他們這兒出去的銀器和銀飾品都會有“玉山”的標誌,他家的“‘玉山號’銀器鋪”在祖輩時曾名揚景寧、雲和、龍泉等地。

藝人生涯

陳家郁畲鄉老銀店陳家郁畲鄉老銀店
陳家郁的祖祖輩輩都從事銀器製作,他是在“‘玉山號’銀器鋪”中玩耍長大的,對叮叮噹當的敲打聲與生俱來就有一種喜愛。1949年,12歲的陳家郁正式開始跟隨父親學習銀器製作的基本功,還時常挑著銀器走家串戶賣。學習銀器製作技藝是一個磨練身心的過程,完成一件好的銀器往往需要很長的工時,有時是幾天,有時甚至要幾個月。作為銀器製作藝人不僅需要有能夠堅持長時間打磨、雕刻的臂力,還需要有耐得住寂寞的心。小小的陳家郁就這樣開始了他的“藝人”生涯。
在1958年大躍進運動中,陳家銀器鋪的工具全部被沒收,陳家父子只能放下手中的鑿刀,另謀出路。1963年,陳家郁開始在村學堂教書,成為了一名教書先生,但他沒有放棄自己喜愛的事業,在課餘時間他就偷偷地在木板上練習雕刻技術。直至1976年,陳家父子才從村委會拿回自己的工具,可以再次堂堂正正地重操舊業,這對陳家郁來說意義重大。他在製作傳統銀器的同時,也開始嘗試設計銀飾品的新款式、新圖案,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他的名氣也隨之越來越大。1989年,溫州樂清的一家銀器店老闆慕名而來,高薪聘請陳家郁為師傅,教授店中員工手工銀器製作技藝。在溫州,陳家郁接觸到了更多的同行,經過一年時間的交流學習,他不僅技藝有了長足進步,設計理念更是得到了很大提高。隨後,陳家郁打算回景寧自己開店,但由於各種原因未能如願,他又再次背井離鄉到慶元。1998年,陳家郁跟隨兒女回到景寧,可惜此時已年過六旬,只能從事一些相對簡單的銀飾品製作。所幸的是,他的兒子陳青松,女兒陳妙玲願意在工作時間之餘跟隨他學習技藝,總算不至於讓陳家百年手藝失傳。
如今的陳家郁,依然熱愛著他的銀飾品製作事業,他的陳氏祖傳手工銀飾店在景寧已經小有名氣,甚至還有雲和、慶元、寧波等地的人專程來找他打造銀飾品。陳家郁告訴記者,他的銀飾品能如此受大家歡迎,原因是他將時尚元素融入到銀飾品製作中。他能夠滿足客戶的需求,製作出獨具特色的款式、圖案,他甚至可以製作客戶親手設計的款式,讓客戶擁有獨一無二的飾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