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和盛

陳和盛是一位1907年出生在福建省建陽縣的革命工作者,後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31年投身於革命,擔任過交通員等工作,參加過反圍剿戰爭、游擊戰爭、抗日戰爭等。1943年犧牲。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陳和盛(1907-1943),福建省建陽縣書坊鄉貴溪村人。1931年4月參加革命,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書坊區委交通員、丁厝聯絡點負責人,從事秘密交通工作,參加了閩北蘇區的反“圍剿”鬥爭。1935年7月調任丁厝區工農赤衛隊副隊長兼文書,1936年任中共書坊區委副書記,參加了閩北蘇區三年游擊戰爭。1938年初,建陽縣紅軍獨立營編入新四軍第三支隊五團北上抗日,陳和盛受命留在閩北開展抗日救亡活動,歷任中共順建(順昌、建陽)縣委副書記、邵順建(邵武、順昌、建陽)中心縣委副書記、書記,領導以太陽山為中心的邵順建游擊區的抗日反頑鬥爭,建立革命基點村。1942年7月,中共閩浙贛省委機關遷入太陽山。1943年初參加省委第五期武夷幹校學習班學習。同年4月,國民黨頑固派調集了三個主力團,對閩北游擊區發動第三次軍事圍攻。陳和盛及時發現敵情,以“調虎離山計”掩護省委機關安全轉移。此後,領導和組織書坊游擊根據地的反“清剿”鬥爭。因叛徒出賣,書坊根據地遭受敵人的嚴重破壞,陳和盛率領游擊隊突出重圍,轉戰邵武、順昌。同年5月中旬,因壞人告密,在邵武縣衛閩鄉槎溪村被捕。在獄中歷經威逼利誘和酷刑折磨,堅貞不屈。5月20日在邵武朱坊沙州壩英勇就義。

人物詳讀

原名龍模,小名盛三佬,化名香菇佬。祖籍江西興國,出生於建陽書坊。民國23年(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書坊丁厝蘇區交通員、文書,中共丁厝區區委副書記,順建縣委副書記,邵順建縣委副書記、書記等職。
和盛少年時讀過3年私塾,粗識文字。為人剛正不阿,愛打抱不平。民國17年9月,崇安上梅農民暴動勝利的訊息傳來,打土豪、反抗階級壓迫的思想在他腦子裡萌發。這年秋天,谷還未收成,土豪就來村里催租討債,逼得貧苦農民無法生活。和盛當即挺身而出,理直氣壯地說:“稻穀還在田裡,玉米還在山上,你們就來討債逼租,我們什麼也沒有!”因而得到當地貧苦農民的擁護。
民國20年4月,方誌敏率紅十軍攻克崇安長澗源、赤石。這時,地下黨幹部劉仕德,介紹和盛當交通員,深入崇安蘇區傳遞情報。次年7月閩北紅軍獨立團團長黃立貴率部挺進書坊,攻打以賴長生為首的大刀會,戰鬥失利。陳和盛設法將被圍在溪南的部分紅軍安置到菜窠休整。又和三哥陳鳳鳴帶領紅軍擊潰茶布大刀會。民國23年陳和盛由郭從品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繼續擔任蘇區交通員,建立中國共產黨丁厝區第一個秘密聯絡點。
民國24年7月成立丁厝區赤衛隊,和盛任副隊長兼文書,次年提為區委副書記。民國27年初,縣獨立營改編為抗日義勇軍,他發動蘇區民眾支援紅軍北上,宣傳抗日救國道理。這年,他秘密發展沈九妹等人為中共黨員,還組建農會,把青年、婦女、兒童組織起來。民國28年秋,順(昌)、建(陽)縣委書記劉水生病故,省委派張家才為書記,和盛任縣委副書記。次年,邵、順、建縣委派和盛與何玉蓮前往邊區基點村組織發動民眾,趕製軍鞋,支援抗戰。
民國31年2月,國民黨閩、浙、贛三省“剿共”總指揮部對閩北蘇區進行大規模的第二次軍事圍攻,施行經濟封鎖。和盛根據省委“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力量,孤立頑敵”的指示,派鄭明子打入敵人內部,充當書坊丁厝村保長,為紅軍游擊隊買鹽送米,傳遞軍事情報。同年春,和盛向中共福建省委書記曾鏡冰匯報書坊蘇區工作情況,省委對他的工作表示滿意,並交與尋找省委機關新駐地的任務。和盛與王文波跑遍華家山、三峰山、水岩崗和太陽山。7月,省委確定以太陽山為省委機關駐地。和盛這時任邵、順、建縣委書記。由於妻去世,遺下幼孩,經黨組織批准,他與何玉蓮結為夫妻。民國32年初,他倆參加省委在太陽山舉辦的第五期武夷幹校學習班。同年4月,和盛得悉國民黨第三戰區警備司令錢東亮正調集3個正規團兵力,發動第三次軍事圍攻,要包圍中共福建省委機關駐地。他及時向省委匯報,並提出“調虎離山”計,左豐美率省委主力部隊向敵軍開火,突出重圍吸引住國民黨政府軍,使省委機關安全轉移。革命形勢急轉直下,陳和盛和何玉蓮帶著幼兒連夜出發尋找省委。他倆先到邵武橫排地下接頭戶楊梅錘家,將兒子寄養在楊家,並得他的掩護,轉到民眾基礎較好的衛閩槎溪村。他倆白天隱蔽在接頭戶家,夜晚外出找地下黨員,開展革命活動。正當工作有新進展時,甲長鄭阿勤告密,和盛夫婦同時被捕。國民黨軍如獲至寶,利誘拷打、軟硬兼施,妄圖從他倆口中得到省委機關的情況。和盛夫婦手腳被打斷,直至懸吊得奄奄一息,仍堅貞不屈。這年5月20日下午,和盛夫婦英勇就義於邵武朱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