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充林

陳充林

陳充林--1979年到1983年,在華僑大學物理系學習。1983年,陳充林在中科院金屬研究所大門,師從國際著名電子顯微學家、中國電子顯微學會主席、學部委員郭可信研究員讀研。其主要從事材料物理方面。

個人簡介

陳充林是從華僑大學起步走向世界的。1979年到1983年,他在華僑大學物理系學習。大學四年,陳充林一有時間就扎進書堆,在量子力學及固體物理方面打下堅實的基礎。對陳充林的印象,幾乎所有教過他的師長或和他同窗的學友都說:他在班上的成績並非最優秀,但他最刻苦,看的書最多最廣,而且他喜歡的科目一定最優秀。
1983年金秋,陳充林走進夢寐以求的中科院金屬研究所大門,師從國際著名電子顯微學家、中國電子顯微學會主席、學部委員郭可信研究員讀研。回顧那段複習備考的日子,陳充林感激地說:“是物理系和華大的老師們給了我真心的培養和幫助:李柏年教授從選擇發展方向到溫書迎考給予我悉心指導,黃汝顯教授從生活上學習上給予我無盡關懷,王鎮皋老師從學習與科研方法方面給予我悉心培養,曾景春教授和吳漢城老師也為我鼓勁加油……”
三年的碩士,陳充林“超高真空檢漏檢掉了一年”,換來一篇頗有份量的碩士論文:《氫化物沉澱相的原子探針———場離子顯微鏡研究》。這篇論文引起導師郭可信的重視,並得到國際著名表面物理學家、場離子顯微鏡研究權威、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物理系鄭天佐教授及瑞典Norden教授的高度肯定,連稱奇才。
1986年,陳充林出色完成碩士課程,留在中科院金屬研究所從事材料表面與界面研究工作。1987年,在鄭天佐教授的邀請之下,他以訪問學者的身份來到場發射顯微學發源地———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場發射顯微學實驗室,從事材料表面物理的研究。1990年秋,陳充林進入全美第一流的材料研究所———賓州州立大學材料研究所,並被破格錄取為博士研究生,師從國際著名表面物理學家鄭天佐教授和國際著名薄膜材料學大師、材料研究所所長Messier教授。
其後的幾年間,陳充林相繼榮膺美國真空學會(1992年)和美國施樂公司(1994年)授予的“傑出研究成就獎”。1994年3月,他撰寫的博士論文被賓州大學材料研究所學位委員會認為是十年來最優秀的一例,他在博士論文中提出的關於“表面原子置換擴散機理”的發現,引起表面科學界的轟動,《紐約時報》、《華爾街雜誌》、《科學與新聞》等美國各大報紙紛紛報導了這一訊息,陳充林也由此應邀到各種國際學術會議作20多次專題報告。
陳充林在材料表面物理研究上的特殊貢獻,使他在美國乃至國際物理學界聲名鵲起,貝爾實驗室IBM實驗室和其它幾所大學都想聘請他。同時,他獲得了世界著名的LosAlamos(阿拉木斯)國家實驗室所長研究基金獎,並來到這個世界第一顆核子彈的誕生地,從事材料物理方面的博士後研究,這是1994年。兩年多之後,應美國科學院院士、國際著名超導科學家朱經武教授邀請,陳充林加入休斯敦大學德州超導中心及物理系,作為學術帶頭人開創了該中心在氧化物薄膜材料及界面方面的研究,並在短短的幾年裡領導自己的研究小組在鐵電薄膜材料研究中取得一系列國際領先成果,成為國際知名的鐵電薄膜材料實驗室。2005年,陳充林來到他現在所在的德州大學聖安東尼奧分校,主持多功能材料與界面工程實驗室。
如今,陳充林已在國際一流雜誌發表了一百多篇論文並應邀在不同國際會議上做過150多次專題報告,有兩項成果被選為雜誌封面。總結回顧自己從華大走出後26年的學術生涯成果,陳充林相當謙遜:“小成果不少,大成果一個也沒有。只能說,在我的這個領域,我還算是可以吧。”他也特別感恩母校華僑大學,說:“華大不僅造就了我,同時也為我找到了一生奮鬥的目標———材料物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