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仲權

陳仲權

陳仲權(1880—1915),名以義,字仲權,嘉興新篁人。辛亥革命嘉興七烈士之一。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幼有大志,不願應科舉試,求學于海寧縣硤石雙山講舍,研究經世之學。戊戌變法失敗後,知改良之不足恃,乃服膺孫中山的革命思想。清光緒三十年(1904)東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學,先後結識孫中山、黃興、宋教仁、陳英士、褚輔成等。三十一年加入同盟會,為嘉興籍最早的同盟會會員之一,並在日本被推為嘉屬同鄉會會長。後與鄒宏賓同返浙江辦學,從事反清革命活動。初僅致力於啟發民智、文化宣傳,至辛亥革命前夕乃投筆從戎,曾參與徐錫麟安慶起義的謀劃。武昌起義前夕,擔任滬嘉杭一線聯絡員,並負責密運軍械彈藥,於杭州起義前二日,把炸彈分送到敢死隊手中,在光復杭州之役中起了很大作用。浙江光復後,嘉興成立軍政分府,仲權不謀官職,力主北伐,參加蘇浙聯軍攻克南京之役。後南北議和,返故鄉任國民黨嘉禾分部長,軍政分府軍法課長、參事等職。1912年3月孫中山離南京息影上海,11月仲權代表嘉興軍政分府及各民眾團體赴滬洽請孫中山蒞臨嘉興講演,成為嘉興歷史上一大盛事。1913年3月,“宋教仁案”發生後,投入武裝討袁活動,失敗後,又加入陳其美主持的討袁軍總司令部參贊戎機,曾從浙江密購軍火接濟上海討袁軍,並參加上海起義中最激烈的戰鬥——爭奪江南製造局之役。“二次革命”失敗後,遭通緝,化名張桐,流亡日本,編輯《西洋革命史》,鼓吹“三次革命”。1914年在東京加入中華革命黨,隨陳其美在中華革命黨總務部工作。不久隨陳秘密返上海,協助策劃反袁,派遣王明山、王皖峰在上海外白渡橋刺死袁世凱心腹、上海鎮守使鄭汝成,革命黨人為之鼓舞,各地“三次革命”的武裝起義由此觸發。潛居上海時,活動經費拮据,常發動親友捐助,甚至質衣典物,與戰友分用。1915年11月,袁世凱指使駐南京的馮國璋收買張宗昌,對陳仲權、陳其美狠下毒手。張宗昌派人詭稱有機密密談,仲權遂遭來人於食品中下毒,暴卒於滬。1916年10月,靈柩運抵嘉興,褚輔成發起在城中天后宮舉行追悼會,主祭沈文華。後歸葬南湖畔白薴村,墓碑由褚輔成題寫,今均無存。

個人遺著

曾為南社社員,遺著有《倚雲樓唱和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