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之龍

陳之龍,李自成麾下馳騁西北的封疆大吏,字雲亢。

基本信息

陳之龍,李自成麾下馳騁西北的封疆大吏,字雲亢。明末宜春北外廂(今宜春市區秀江街一帶)人,敏達有才,天啟元年(1621年)中舉。歷任常德司理、乾州知州、西安同知。後任三邊監軍道,監軍榆林、寧夏、甘肅三鎮(鎮為明朝軍隊編制單位)。陳之龍曾為明軍總兵賀人龍部監軍。
崇禎十六年十一月,李自成在陝北、隴東及寧夏地區展開大規模軍事行動,克榆州,陷慶陽。將攻銀川,兵至靈州(今寧夏靈武),因黃河阻隔,乃止。陳之龍與寧夏總兵牛臣虎出降。陳之龍授職寧夏節度使。節度使乃李自成大順政權所設的職官,相當於明朝的巡撫。陳之龍遂成為寧夏地區的最高軍政長官。
李自成由西安進軍北京時,調任陳之龍為陝西節使,留守“西京”。
李自成兵敗後,陳之龍於順治二年歸順清朝,任右僉都御史,巡撫鳳陽。江陰貢生黃毓祺舉兵抗清衛明,城陷亡走。陳之龍擒之於通州(今南通)。然陳之龍卻得不到清朝政府的賞識,未幾,以坐事奪職。由是,“年年客夢到春台”的陳之龍,終於回到了故鄉。
歸鄉後的陳之龍,對兵荒馬亂之後又水旱頻頻的宜春,事事關切,曾向官府提出“救荒妙策豈真無”的質詢。順治十年吳南岱力諫朝廷,汰減袁州浮粱十萬石,一解明朝政府強加給袁州百姓的“三百年重困”。
順治十七年,陳之龍去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