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陪讀
所謂生活陪讀,就是家長主要從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給予孩子全方位的零距離的無微不至的關懷。一個家長說:“孩子從來沒離開過我,太小了,照顧不好自己,我不在身邊哪行呢?”的確,很多學生是獨生子女,從國小到高中,一直全力以赴於學習和應試,日常事務難以自理,衣服不會洗,被子不會疊,甚至洗頭都成問題,因為在家時,這一切全由母親統攬。由於長期的嬌慣和眾星拱月的地位,養成了這些學生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不良習慣。吃現成、喝現成、穿現成、用現成,對於很多學生來說已是心安理得的事,說得嚴重點,怕是一時難以改變了。記得2012年秋季開學時,我班上有幾個學生住到了學生公寓,不到一個月,這幾個學生就反映了一大堆問題,如寢室嘈雜,食堂飯菜難以下咽,看某某室友不順眼,還要自己疊被子、打飯、洗衣服等,特別是想家要命,一個學生甚至威脅他的家長:“再不搬出去,讓老媽來陪我,我就不念了。”於是家長便得了聖旨,趕快租房陪讀。
監督陪讀
所謂監督陪讀,就是家長對自己孩子的自覺性不大放心,生怕他們不學習,讓城裡的生活晃花了眼,上網、玩遊戲,更怕孩子變壞。一個家長說:“我家×××,自覺性差,管不住自己,喜歡上網,我要不在身邊看著,還了得!”於是晝夜監督,陪孩子走到校園,接孩子回到租住房。孩子學習,自己坐在一邊打毛線或看書,間或還找教師了解情況,弄得像特務似的盯梢得很緊,一有風吹草動,便立即採取行動,把孩子所有的自由都囚禁在自己的視野之中。
攀比陪讀
所謂攀比陪讀,就是人家孩子陪上了大學,我也應該陪。一個家長竟然說:“人家能陪,我為何不能陪,又不比人家矮一截;再說,人家小孩上了大學,我的孩子萬一考不上,臉往哪擱?”在這種心理支配下,即使是硬撐著臉面,也得堅持下去。
盲從陪讀
所謂盲從陪讀,就是為數不多的家長,在陪讀的“大好形勢”的感召下,也隨之匯入陪讀者列。一個家長說:“左右隔壁都來租房陪讀,他們勸我來,我就來了。大家都陪,不陪好像不放心,牽腸掛肚的。”
隨著新學期的開始,租房市場也進入一年中的旺季,不管是房產中介、房東還是租客都十分忙碌。由於陪讀家長眾多,學區房租賃尤為火熱,房少客多,租金普遍上漲。
綜合來看,家長們的陪讀心理還很不成熟,很多家長沒有能夠樹立正確的陪讀觀,甚至摻雜了一些不健康的扭曲的心態,這樣陪下去,能夠陪出心理健康、個性活潑、學業優秀的大學生嗎?確實令人深思和憂慮。
陪讀引導
鑒於陪讀中的負面影響,當務之急是做好陪讀引導,使之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並把陪讀引導納入學校德育工作中來。平時,利用“家長學校”、“家長會”、“家訪”等一切可用時機和陪讀的家長們交心,為了讓交流深入紮實,客觀有效,需亮出自己的“陪讀觀”,即變“生活陪讀”為“學習陪讀”,變“監督陪讀”為“信念陪讀”,變“攀比陪讀”為“責任陪讀”,變“盲從陪讀”為“協調陪讀”。
其一,變“生活陪讀”為“學習陪讀”,要求家長不要一味的牽就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明白:我來陪讀並非怕你吃苦,不能自立,主要是為你的學習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以便你更好的長身體長知識,將來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提升你生命的價值和品位。給了孩子這樣的思維觀念,他們就會感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曾益其所不能。”就能夠不怕吃苦,鍛鍊自己的生活本領,變父母之愛為學習的動力,從而實現陪讀的正誘導、正遷移。
其二,變“監督陪讀”為“信念陪讀”,要求家長信任自己的孩子,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孩子明確自己以前的很多做法和想法都是幼稚的、不成熟的,甚至是錯誤的,從而慢慢的樹立他們為崇高的理想而奮鬥的信念,史達林說過:“只有偉大的目的才能產生偉大的毅力。”信念是一盞明燈,自覺性是實現信念的重要保證,有了這些一切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其三,變“攀比陪讀”為“責任陪讀”,要求家長明確自己的陪讀不是因為外在的原因,而是一種責任,即如何利用自己的陪讀來塑造一個生命的責任,並把這種責任滲透到與孩子的日常接觸之中,用責任來呼喚責任,“終身之計,莫如樹人”(《管子、權修》)。
最後,變“盲從陪讀”為“協調陪讀”,要求家長協調好孩子生活中的各種矛盾關係,及時發現孩子環境中、生活中、學習上乃至心理上的問題,循循善誘,協同解決,讓孩子輕裝上陣,輕鬆起來,更有利於孩子集中精力投入到緊張的學習之中,促進他們身心的健康發展。
由此可見,我們的任務是引導家長成為孩子學習的好幫手,人生的良師益友,強化責任意識,協調好各方面的各種關係,化消極為積極,變被動為主動。在實際工作中,我倡議家長們建立“陪讀目標責任制”,讓他們對孩子做好巨觀指導,切忌事無巨細,窮嘮叨,亂指揮,瞎指揮,束縛孩子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