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台經過
鼓勵養羊
2014年9月5日,山西蒲縣政府官方網站上發布了一份名為《發展畜牧經濟拓寬致富通道》的檔案。文中表示,蒲縣發展畜牧業,要遵循政府推動、技術驅動和服務促動。而在政府推動方面,則要做好規劃引領,即每年與各鄉鎮簽訂《畜牧業目標責任書》,把發展畜牧業作為基層考核的任務;資金扶持,從財政預算列出專項畜牧業資金,用於養殖戶補貼、龍頭企業貸款貼息等;典型示範,每個鄉鎮選取2-3個養殖大戶作為重點扶持對象。在該份檔案中,並未提及發展畜牧業中的農戶準入門檻,以及可能存在的環境影響問題。蒲縣新聞辦主任張鵬向新京報記者證實,在2014年,當地確實曾提出發展畜牧業和養殖業的口號,並通過鄉鎮逐級傳達這一精神。
限期賣羊
2016年6月23日,一張由蒲縣人民政府護林防火指揮部出具的《關於加強封山禁牧的通告》中,明確要求在蒲縣“全縣範圍內實現禁牧,實行圈養”。緊接著,村裡的護林員告訴村民,蒲縣“禁牧”即日起實施,所有村民的羊,如果不能實施圈養,則需要在十天內處理完畢。
民眾反應
由於圈養需要建設羊圈,還要定期投喂,對於很多農戶而言,顯得成本過於高昂,得不償失。蒲縣“賣羊令”出台後,遭到了養羊戶的抵制,養羊戶認為政府兩年前出台檔案鼓勵畜牧業,而現在又禁止,明顯是朝令夕改。2016年7月11日,山西臨汾市蒲縣黑龍關鎮農民陳齊(化名)決定“豁出去了”,趕著羊逃出蒲縣。陳齊因腰傷嚴重不再外出打工,在村里靠養奶羊過活。經過苦心經營,如今已達到150多隻羊的規模,但現在鎮上要封山禁牧,要求他10天內必須把羊賣掉,否則就要罰款。在陳齊眼裡,羊就是他的命。經過再三思量,他回家打好鋪蓋卷,帶著老伴兒、兒子,趕著羊,躲進了周邊的山裡。
蒲縣此次“封山禁牧專項行動”中,全縣摸底共有散養山羊2.7萬餘只。截至2016年8月初,遷移出售2.4萬餘只,現保留符合圈養條件的20餘戶、3000餘只。
蒲縣黑龍關鎮一位村民表示,如果等到2017年開春,自家的羊每隻至少可以賣到600元,這個季節,每隻最多也就賣300元,跌價一半。
而不少當地農戶還記得,兩年前,正是縣裡鼓勵農民發展養殖業,當地政府甚至還推出了鼓勵政策。如果農戶轉為養羊戶,可攜帶相關手續在農村信用社辦理貸款。這個季節羊還沒有完全長成,並非賣羊的時候,再加上一紙賣羊令,讓羊販子拚命壓價,以至於不少農民含淚賣羊,或者乾脆趕羊遠走他鄉。
官方回應
蒲縣新聞辦主任張鵬證實,2014年,由蒲縣縣委縣政府牽頭,試圖以發展養殖業,來推動農民增收。他介紹,蒲縣交通不便,自然資源不豐富,也沒有成規模的工業,相比之下,畜牧養殖是一條致富捷徑。張鵬回應稱,蒲縣此次“封山禁牧”,針對的是不符合圈養條件,占用山地的養羊戶,其最終目的,是為了通過整治違規放牧,維護自然環境。
山西蒲縣“限期10天賣羊”一事引發社會關注。2016年8月11日,蒲縣新任縣委班子回應南都,承認在封山禁牧實施過程中,部分工作人員在執行政策時有偏差,沒有及時關注養羊戶的利益訴求,工作方法簡單粗暴,造成嚴重負面影響。為此,蒲縣將成立調查組進行調查,對在禁牧工作中存在違紀違法、損害農民利益和工作方法不當的行為進行調查。查實後,將對有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
專家說法
先是以致富為名,鼓勵農民養羊,不到兩年,又以環保為名,要求農民“賣羊”。在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看來,山西蒲縣的這一政策變動,有朝令夕改的意味。“儘管從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來看,出發點都是一個很正當的理由,但是兩個政策之間的落差,還是顯得在折騰老百姓。”汪玉凱說,無論是此前的鼓勵,還是現在的限制,實際上都體現了當地政府在工作中,未能落實“執政為民”,損害了老百姓的利益,也犧牲了政府的公信力。
既然如此,對於蒲縣政府來說,有沒有更好的處理方式。汪玉凱表示,在制定這類政策時,要充分考慮到可行性,同時兼顧百姓利益。鑒於養羊的都是農戶,收入來源單一,當地可以為其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在出台這樣的政策前,要考慮全面,給農戶一點過渡時間,而不是這樣簡單粗暴地一刀切。”
僅兩年時間鼓勵就變臉為“禁養”,如此“拍腦袋決策”,所損害的不只是政府公信力,還需村民付出沉重的成本為其埋單。養羊的多是殘弱村民,如此禁養無疑加劇了民生之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