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圈

羊圈

羊圈,別名羊棚,指圈養羊的地方。一般用木頭圍成一圈或一個圖形,有的依靠牆圍成一個圈,把羊圈住,起到保護的作用。羊場地址選擇宜地勢高燥、排水良好、背風向陽,遠離居民區和交通主幹道,飼料來源便利,水源充足,水質良好,電力、交通、通訊便利;有機羊建築以經濟、實用、耐用為原則,就地取材;有機羊方向坐北朝南,冬暖夏涼。

基本信息

拼音

yángjuàn 

注音

ㄧㄤˊㄐㄩㄢˋ

基本解釋

◎羊圈yángjuàn
[sheepfold;sheeppen]羊棚,羊欄

羊圈養殖使用技術

1.科學建設圈舍
羊場地址選擇宜地勢高燥、排水良好、背風向陽,遠離居民區和交通主幹道,飼料來源便利,水源充足,水質良好,電力、交通、通訊便利;有機羊建築以經濟、實用、耐用為原則,就地取材;有機羊方向坐北朝南,冬暖夏涼;圈舍牆體以高2.2~2.5m為宜,單坡式有機羊前牆高1.8m,後牆高2.2m;窗戶宜大,通風透光,面積為舍內面積的1/15;門寬2~3m,防止羊群出入擁擠。
舍內設計-基礎母羊宜採用單列式有機羊,20隻一個單元,舍內面積1m2/只,哺乳母有機羊內面積2m2/只,舍外運動場面積3m2/只;種公有機羊採用單列式單只飼養;育肥羊宜採用雙列式,可採用全開放式,舍內面積0.8m2/只。羊槽隔欄間距10~15cm,每隻占40~50cm;飼槽上寬25cm,下寬20cm,深20cm,槽底距地面5~10cm,以適應其在地面上啃草的採食習性;水槽一般長0.8~1.5m。
有機羊外要設計供羊活動的運動場,主要是母羊和種公羊,大小可按圈舍面積的2~3倍設計,要因地制宜,可用磚沙鋪地。運動場內要設定水槽、舔磚,種植樹木,綠化遮蔭,在樹周砌80cm見方、高1.5m的圍牆,防羊啃咬。
2飼養規模配套設計
生產資源配置飼養50隻可繁母羊,年可出欄商品羊200隻左右,圈舍及其它建築用地約l畝,需配套2畝優質牧草補充青飼料;若設計年出欄1000隻商品羊,則需存欄基礎母羊250隻左右,需土地資源約15畝。
有機羊利用圈舍養羊按照工廠化生產模式,把不同年齡、品種、性別、體況的羊分舍、分欄飼養,每個欄(飼養單元)以不超過30隻左右為宜。設立專用的產房、羔有機羊、肉有機羊、母有機羊、病羊隔離舍,便於實行分類管理。
3符合防疫衛生要求
羊場、有機羊的設計和建設,要符合獸醫防疫要求,嚴格將生活區、生產區分開,糞污、病死羊的無害化處理要在總體設計中,即有利於疾病的預防和減少疾病的發生與傳播。
高效繁殖與經濟雜交模式選擇
1選合適的育肥羔羊
以小尾寒羊為母本,引進國外優質肉用品種公羊作為父本,如:薩福克、無角道塞特、特克塞爾,生產雜交一代。利用雜交一代可以育肥,也可以作為母本和大尾寒羊雜交生產雜交二代,直接用做育肥羔羊,形成雜交改良模式。
2.雜交模式選擇
經過雜交試驗、育肥試驗和生產實踐,以特克塞爾×薩福克×小尾寒羊三元雜交組合效果最好。以本地小尾寒羊做母本,第一父本選擇早熟、體型大、繁殖率高、肉用性能好的種羊;生產體格大、繁殖率高和泌乳性能好的F1母本,F1公羊則直接肉用;第二父本選擇羔羊出生重大,前期生長快、體重大、瘦肉多的肉用品種作為終端父本,與F1雜交母羊交配,F2全部用作肥羔生產。從而達到產羔率較高,羔羊繼承親代體大、健壯、肉用性能好(生長快、產肉多)的目的。
3.雜交羊特性
雜交一代與小尾寒羊相比,具有生長速度快,繁殖率高的特點,淨肉率提高4%,但雜交一代羊皮質差,售價低;雜交二代生產性能與雜交一代相比,淨肉率相同,雜交二代羊皮質有所改善,有羊尾油。實踐證明,以特克塞爾與小尾寒羊雜交羊生產性能及皮板質量最好。辛集市是北方著名的皮革加工區,羊皮的質量是雜交改良的重要因素。雜交二代不能再做母本,更適合市場需求,經濟效益更優於小尾寒羊和雜交一代。
飼養管理技術操作規程
1羔羊早期斷奶
羔羊早期斷奶與當年育肥出欄是搞好舍飼養羊的兩項重要措施。羔羊2月齡後,其消化道的生理功能趨於完善,若加強飼養管理,實行早期斷奶是可行的。
提早補飼羔羊出生後l~3天要吃足初乳,增強體質;10~15天后就要訓練其採食。可用嫩青乾草捆成把吊在空中,讓小羊自由採食。20天左右可用豆餅、麥麩、玉米(2421,-4.00,-0.16%)粉等配製的精料或用商品乳豬全價料訓練吃料。羔羊1~2月齡,以餵草為主,添補精料為輔。每隻羔羊日餵50~100g精料,做到少餵勤添,並按要求添加食鹽和骨粉。
適時斷奶當羔羊滿2月齡或體重達13kg時,即可將母、羔分開,一次性斷奶。將母羊從圈中趕走,羔羊留在原圈舍內飼喂,以減輕應激。
2羔羊育肥
合理配料根據羔羊的生理結構特點和營養需要,合理搭配日糧,配合成適合育肥羔羊的全價飼料。育肥粗飼料以青貯玉米秸、麥糠、草面、蔓類、烘乾玉米皮、果渣、酒糟為主;育肥精飼料以玉米、麩皮、豆餅、棉仔餅、小蘇打、預混料為主原料組成。0~70日齡為哺乳期,以粗飼料為主;70~150日齡為育肥期,精粗結合。品種要多樣化,保證可消化蛋白質18%以上。開始階段,用優質乾草、新鮮牧草和配合飼料飼餵;逐漸搭配青貯、氨化或生化飼料,精料每隻羊日餵100-150g,保證充足飲水。
日操作規程每日上槽兩次,上午7:00開始,乾喂,首先上青貯,而後各種糟渣,最後上精料;下午2:00開始,濕喂,上料順序同上午,自由飲水,並及時調整餵量,保證羊吃飽並保持旺盛的食慾。
科學補鹽簡易的補鹽方法可在運動場內放置鹽磚讓羊自由舔食。
及時去勢育肥羔羊在1~3周內去勢,有利於提高肉的品質,使肉質細嫩、少膻味,去勢羊性情溫和,便於育肥和管理。
夏天注意防暑降溫。
3育肥前準備工作
在育肥開始前應對羊驅蟲、剪毛、防疫,對患有疥癬的羊進行藥浴。育肥飼料配製及要求與羔羊育肥基本相同,精料飼餵量可根據增重情況控制在150~200g。
飼料調製與配比
搞好粗飼料的調製,特別是飼草的多樣性,提供全價營養日糧,是保證舍飼養羊成功的核心問題。圈養條件改變了羊遊走覓食的生活習性,尤其是在缺乏青綠飼料的冬、春季節,往往會造成羊嚴重的營養代謝障礙。因此,農區舍飼養羊必須做到粗、精、青飼料的合理搭配。
1粗飼料調製
玉米秸稈青貯、作物秧藤、玉米皮、氨化麥秸、啤酒糟、醬油渣、果渣和綠豆渣等都是羊的優質飼草,粗料要確保多樣性。因為作物秸稈、秧藤等含木質素多,適口性差,要進行合理處理。首先要保持其乾淨、無霉變,加工切短,但要防止粉碎過細。若長期飼餵過細的粗飼料易引起羊的反芻障礙,發生前胃弛緩、積食、脹氣等內科疾病。試驗證明,粗飼料長度在1~3cm,羊採食後能正常反芻。其次是正確使用青貯、氨化、生化技術等對作物秸稈進行處理。
2種植優質牧草
舍飼養羊要配套牧草種植,重點要種植紫花苜蓿、黑麥草等牧草。冬春利用黑麥草,夏秋利用紫花苜蓿,保證常年有青飼料的供應。
3精料配合
根據當地飼料資源和羊只不同品種、不同生長階段合理調配精料。飼料內氮硫比要達到7~8:1,鈣磷比例要達到1~2:1。若飼餵尿素飼料時,必須補充元素硫,否則會造成瘤胃內氮硫比例不當,達不到育肥目的。圈舍養羊精料配比參考配方:玉米53%、麥麩10%、豆粕21%、苜蓿粉10%、貝粉3%、磷酸二氫鈣1%、食鹽1%、預混料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