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瑪斯鑽石途徑系列

阿瑪斯鑽石途徑系列

《阿瑪斯鑽石途徑系列》是2007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阿瑪斯。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關於“鑽石途徑”:

我們的工作稱為“鑽石途徑”。鑽石途徑是什麼?它其實有雙重意義。鑽石途徑意味著我們採用的方法具有鑽石般的特質,我稱為鑽石般的覺察力。鑽石具有非凡的密度,可以無堅不摧。這裡採用的途徑是既專注,又像雷射手術般精準的。此外,我們的方法是珍貴的、有價值的,且能歷久不衰。

——阿瑪斯

《內在的探索》中,阿瑪斯解析了何謂本體,本體的不同品質和面向,以及我們如何藉由發現本體來解決許多的內在議題。

《解脫之道》探討了開悟的七大元素:能量、決心、喜悅、仁慈、祥和、融入和覺醒。這些元素最後會結合成所謂的鑽石意識,使我們的心靈散發出閃亮剔透的光彩!

自我的真相》解析了自我及身份認同,從個人性及宇宙性的面向來探討自我了悟,使人經歷最根本的自我改變。

作者簡介

阿瑪斯,21世紀最重要的心靈導師之一,“鑽石途徑”創始人。1944年,生於科威特,學術專長是物理、數學及心理學。1975年,在科羅拉多及加州創立Ridhwan學苑,學員遍布世界各地。 1986年,創立鑽石叢書出版社。其深度心理治療方法在西方超個人心理學領域具有重要地位,鑽石途徑及研習機構目前仍發行有關阿瑪斯教誨的錄像帶及錄音帶。 阿瑪斯具有完整的現代心理學背景、豐富的個案經驗,並受過最高層的佛法訓練和東方修煉法門,又擷取了葛吉夫的教誨、蘇菲神秘主義、金剛乘和禪宗的精髓。他最主要的貢獻是將西方心理學與東方智慧整合起來,發展出一條循序漸進、直接而精準的 “鑽石途徑”。 阿瑪斯認為,我們的心靈就像一顆有許多切面的鑽石,大部分的心理學派與靈修體系,只琢磨了這顆寶石的某些面向。他開創的“鑽石途徑”則運用廣泛的方法,整合了情緒治療、認知治療、直覺式的揭露、呼吸技巧、靜坐冥想、及精微能量的探討,來探索心靈的深度和廣度,幫助人們面對各種心理障礙和關卡,活出充滿關愛、智慧、喜悅、活力的人生。

目錄

內在的探索

譯者序 超個人心理學劃時代運動的先驅

作者序

第一章 活在世間,但不屬於它

第二章 坑洞理論

第三章 鑽石途徑

第四章 信仰與承諾

第五章 尊嚴與痛苦

第六章 價值

第七章 真相與慈悲

第八章 信任

第九章 本體就是生命

第十章 奮鬥的價值

第十一章 真理

第十二章 寬容

第十三章 長大成人

第十四章 學生與老師的關係

第十五章 無懈可擊的戰士

第十六章 好奇心

第十七章 采蜜

《解脫之道》

《自我的真相》

無可摧毀的純真

媒體評論

“鑽石途徑”是一條精準而直接的道路,它提供給我們的除了心理活動的深度知識之外,同時也邀約我們發展出智慧、愛、喜悅、好奇等品質。它把上述的品質視為生命本體的不同面向,如果我們能允許自己在每個當下開放地體驗內心所有的感覺,我們就會渴望活出具足本體的生活。 “鑽石途徑”整合了向上迴旋和向下迴旋之道,成為一個前後連貫而又十分有效的內在工作形式。 ——肯·威爾伯(Ken Wilber) 阿瑪斯將深刻的靈性智慧型及心理學知識注入到“鑽石途徑”里,這項工作令他成為現代心理學劃時代運動的先趨。 ——傑克·康菲爾德(Jack Kornfield) 東西方的內在智慧傳承,在阿瑪斯的《鑽石途徑》里得到了巧妙的實質性整合,也清晰地指出了一種新的可能性。 ——胡因夢

試讀部分章節

《無可摧毀的純真》

第一章 人格的淨化過程

我們的許多模式、衝突和無明其實是求生本能的一部分,現在我們已經卡在這些為了防止太多的痛苦或遭到滅絕而發展出來的模式和機製作用之中。我們一直沒有能力放掉它們,於是它們便決定了我們的人格內涵……

許多心靈導師描述他們的開悟經驗,就好像他們的人格突然消失,然後就證悟了。因此你也可能幻想有一天自己打完坐之後,人格就不見了。這樣的自我了悟概念是被誤導的,雖然你的確可能體驗到突如其來、改變一生的洞見或啟悟。至於那些聲稱自己的人格自發地徹底消失的人,我的觀察是,他們的人格深處遭到扭曲或欠缺整合的部分,有一天還是會顯現出來。這意味著他們雖然有深層的體悟,但人格並沒有徹底淨化;那只是一種自我層面的超驗經驗罷了。如果人格遭到了棄絕而並未完全統合,那么生命仍然無法變得完整。

我們可以從超驗的角度來看開悟,也可以從在日常體現悟境的角度來看它。當一般人談到解脫自我時,指的多半是一種超驗經驗。超越人格或自我的確可能辦得到,但真正體現悟境卻是很困難的事。這種境界不但要超越人格或肉身的局限,而且還要在日常生活里真的活出本體來。

當然,某些修行體系是可以包含這兩種途徑的。從徹悟的角度來觀察在此地的經驗,你會發現鑽石途徑走的路子就是先有超驗經驗,然後再把這份經驗體現於生活中。這樣的方式有時被稱為“先死再生”——死亡是一種超驗經驗,再生則是一種具體的體現。在體現的過程中,人格本身的穿透性會愈來愈強,因為有了對“存在”的體悟,才可能依照悟境來生活,然後才能活在本體中。不過你仍然是活在現實世界裡面——有事業、興趣、自己愛做或不愛做的事,以及各種關係的互動。你仍然是個人,不是一個沒有具體肉身的魂魄。

體現悟境是讓生命一切元素都和諧圓滿

這個體現悟境的過程非常有趣又令人興奮,它帶來的圓滿和滿足感,會令你覺得人生是有深刻意義的。它會為你的心智、情感、人格及肉身都帶來意義。除非你把這份體悟統合到自己的每個面向裡面,讓生命的一切元素都變得和諧,並且認清眼前的各種情況,否則人生永遠是不完整的。如果有一部分的你被排拒在外或仍然分裂,生命便無法徹底統合。

人格必須徹底淨化了,悟境才能充分體現,但人格的淨化是個令人困惑的概念,因為我們往往會把人格視為煩惱的源頭。當我們在自身上下工夫時,我們不斷地會看到自我的痛苦和問題——愚昧、怨恨、憤怒、恐懼、嫉妒等。因此我們禁不住會產生質疑:人格真的可能屬靈嗎?我們充其量似乎只能忘卻自我、向人格宣戰,或是進行一場內在的游擊聖戰。其實戰爭的勝利並不意味打敗敵人,它最後帶來的是領土的合併。這本來就是戰爭最初發動的理由,它其實是一種擴充而非摧毀的舉動。

我們經歷的這場本體與人格的掙扎,是一件很奇特的事。它的確像是一場戰爭——一方勝了另一方,但即使是擴充了領土,內心的騷動仍然會持續下去。內心的反革命活動不會因為一方勝了另一方,而徹底止息下來。只要一方仍然在掌握著另一方,和平就不可能降臨。為了解決這份衝突,我們必須先了解人格的本質是什麼。讓我們以客觀的態度,毫無偏見地研究一下人格這個東西。它為什麼會製造這么多的問題?為什麼每個人都在怪罪“自我”?許多靈修著作把人格視為魔鬼、野獸或是怪物,不斷地批評它、排拒它,嘴上同時還不斷鼓吹著愛,要你們把人格或自我交託出來。

沒錯,當我們用內心的慧眼去觀照時,人格還真有點像怪獸或魔鬼。人格有時像小孩,有時像男人或女人,它既是失敗者、破壞狂,也可能變成觀察者、行動者或叛徒。然而,人格究竟是什麼呢?它勢必有某種智慧,某種驚人的力量,可以示現成各種面貌——這一分鐘它天真如孩童,下一分鐘卻成了怪獸;這一刻它是脆弱無助的,下一刻卻變成了神鬼戰士。

到了人生的某個階段,我們會突然洞察到內在孩童、自我、自我身份、情緒、心智、虛假人格、觀察者、行動者、演出者、抗拒者、怨恨者等,全都是同一個東西。它們都是在不同的情境裡以不同形式呈現出來的人格面向。我們會發現人格是一種具實質性的存有。對此我們可能會非常吃驚,但不妨去觀察一下——我們可能會發現人格也是一種物質,它是有內在質地的。

人格是帶有實質性的具體存有

人格和思想、感受以及各種覺受相連。成長到了某個階段,你會開始覺得人格的確是個有實質性的存有。它在感覺上並不是清新的,也不是一種當下的現實,更沒有本體的光明性或明亮感;它不給人—種真實不虛的感覺。事實上,它往往給人一種混濁、遲鈍或沉重的感受。但人格並不是由思想堆積成的;它有自己的實質成分。

許多靈修體系聲稱人格是不存在的,自我亦非實存;從某種觀點來看,它的確不存在。但人格如果在它所屬的層次上是不存在的,那么別的東西也都不存在了。不但你的身體不存在,連物質現實也都是非實存的。因此,只要有概念活動,就會有人格和其他事物的存在。我們必須把人格看成是一種具體的存有,才能了解人格的淨化是什麼。

就大部分人而言,人格一開始會示現成一種抗拒、沉重或烏雲般的感覺。當人格仍然困惑不明時,質地一般是不清明、不純淨的。這裡所謂的“不純淨”,並不帶有批判或道德意味,而是說它沒有依照自己的本質存在。但人格的不純淨特質究竟有哪些呢?被淨化的又是什麼呢?答案其實很簡單:過往的一切歷史,你經驗到的混濁、沉重和痛苦的感受,起源就是人格並非以純粹的形式存在著。它攜帶了一堆的衝突、記憶、未釋放的感覺、誤解、蒙昧,以及種種的反應、聯想和幻覺,而這一切都和過往的生命歷史有關。

人格就是東西的水,而且始終沒有淨化或過濾,因此過往的一切必須先釋放和排除掉。人格的實體狀態——我稱之為假寶石——會在脾臟和胰臟部位造成一種緊縮。我認為脾臟和胰臟與心理層面的關係,就在於胰臟的功能是排除壞死的白血球。白血球存在的目的是防衛和保護,而這正是人格試圖完成的事。這些白血球一旦達成了任務,就會從血液里排出去,但人格很少把老舊、不再需要的防衛模式摒棄掉,所以這些老舊的模式就是人格不清明或沉重的主因。內在工作會在不同階段經驗到不同面向的不清明感,端看你專注修行的領域是什麼,或以往淨化了哪些層面的問題。舉個例子,你也許一直在安全感和意志力的核心面向下工夫,另外一段時間則是在力量的環節上努力放下防衛反應。其實你走得愈深,愈容易看到人格結構精微面的虛假性。我們稱這種不清明狀態為“假寶石”,而它是跟我們所謂的“珍寶”截然不同的。

現在我們也許已經開始了解人格的不清明或愚鈍是怎么形成的,它其實包含了早就該排除掉的一些元素。其中最需要排除的就是曾經帶來保護和防衛作用、甚至有利於求生的制約反應。我們的許多模式、衝突和無明其實是求生本能的一部分,但現在我們已經卡在這些為了防止痛苦或躲避滅絕而發展出來的模式和機制之中。我們一直沒有能力放掉它們,於是它們便決定了我們的人格內涵。

以下是淨化人格的整個過程:每當你認清了某個心理議題,或認出了和過去的歷史有關的某種衝突,或是發現防衛反應已經沒有必要存在了,你就是在釋放與當時的心理議題有關的某些老舊的感覺,同時也識破了這些感覺和背後的信念。如同你們多次觀察到的那樣,識破某個心理議題——涉及不再認同它——就等於是讓本體顯現出來。在處理和本體品質相關的心理議題的過程中,人格會面臨自己結構的一部分,而且這個部分的結構早已取代了本體的某種品質,或是補上了那份品質的空缺。舉個例子,和本體的“力量”有關的心理議題,往往會透過人格的虛假力量而呈現出來。這種補償作用一旦被識破,本體的力量就會釋放出來,這時就不再需要那份錯置的力量了。

因此每一個示現出來的本體面向,都會揭露人格的某種無明。當你們在探索內心時,本體的某種狀態會讓你確知自己的心理議題是什麼。在探索的過程中,每當你真的發現了本體的某種品質或與其相關的心理議題,人格就會變得益發清明和純淨,因為你釋放了某些老舊的信念、自我形象以及緊縮感。當你感受到人格終於放鬆下來的時候,雖然你意識到它仍然有點沉重和遲鈍,但同時也有一種溫暖舒適的感覺。人格就像小嬰兒一般,總是裹著小毯子走來走去。它會使你聯想起自己的毯子、床以及在生病時照料你的母親。這其實是一種自保詭計。但本體一呈現出來——當人格無法藉由自保詭計來製造本體境界時——便可能清除掉人格的困惑無明。當然,本體有時也可能藉由禪定或其他修行方式(與洞察人格議題無關的方式)呈現出來,但那種禪定境界並不能釐清人格的心理議題,因此人格仍然維持在舊有的狀態。

這種發展經常被稱為靈性上的啟悟:某人進入了一種本體狀態,而且在某種程度上認同了本體,但人格仍然維持原樣。因此,為了使人在日常生活里體現本體,本體就必須轉化人格。只有透過洞悉人格的真實心理議題,理解它們在所有生命領域顯現的方式(特定的以及一般的),才能把本體的影響統合進來。如果你試著去了解人格的某個特定心理議題,而本體的某種狀態突然顯現了出來,這時你會發現當下的體驗並不能停止內心的掙扎。人格與本體的二元對立仍然存在著。靈性層面的經驗或本體狀態或許能使你的日常生活變得和諧輕鬆,令你感覺滿足一些,但內在的二元對立仍然持續著。同時你會意識到,你仍然處在一種發展過程中,而且是以人格、非本體的角度在看事情。這種持續性的缺乏清明感,就是人格的標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