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阿旃陀,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北部城鎮。人口2,000多。城北約5公里的阿旃陀山地,在陡崖壁上鑿有30座岩洞,洞內有馳名世界的佛教壁畫、雕刻和佛龕。是公元前一世紀至公元七世紀期間佛教文化遺物。
曾長期湮沒,1819年,一位英國人在打獵時發現了阿旃陀,1929年公布於世,1945年歸屬印度考古調查局,因其壁畫而文明於世。
導覽
第1窟為公元7世紀作品,最為輝煌,窟內正方的佛雕像高3米,從左右中三個不同的角度可看到佛快樂、痛苦和冥想的不同神態。另一佳作是4種動物只有一個頭,但只要從不同方向看,能分辨出不同的動物。 其中1、2、10、16、17窟為有壁畫的石窟,講述3類故事:佛的誕生、出家、修行、成道、降魔、說法及涅磐,人民生活及帝王宮廷生活等故事。壁畫製作過程:在鑿好的石頭上,先用沙、石及植物等灰泥貼在上面,約過45天后,在上面繪畫,所用顏色均為天然顏料。
石窟鑿於該山的一處新月形暗色岩陡崖上,共30窟。其中陡崖中部的5窟最早,鑿於公元前1世紀左右。此後沿兩邊伸展,工程一直延續到公元7世紀,歷800~900年鑿成。公元640年前後玄奘曾到過此地,並描寫這裡的伽藍“高堂邃宇,疏崖枕峰,重閣層台,背岩面壑”。但以後隨著佛教在印度的失勢,其地亦棄,,石窟遂不為世人所知,直至1819年才重新發現。石窟自西至東依次編號,4號窟為支提(佛殿),余皆為毗訶羅(僧房),其中一窟(30號)為泥土所埋,至1956年才發掘出來。阿旃陀石窟熔建築、雕刻、繪畫於一爐,是印度古典文化藝術保留至今最完好的範例。石窟前部有陽台、門窗和列柱,雕刻工致,富麗典雅,鐫有菩薩、仙女、象、鹿等裝飾。入門便是殿堂,內設列柱、佛龕和佛塔等,毗訶羅內沿石壁還鑿有石床。窟內石壁,各種壁畫琳琅滿目,有的以《本生經》為題材,有的以王公貴族和宮廷生活為題材,其中1號窟中遮盧加王補羅稽舍接見波斯來使圖,尤有重要歷史意義。此外還有許多反映印度古代人民生活和花草鳥獸的壁畫。後期作品多系笈多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