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維王朝

阿拉維王朝,摩洛哥王朝,建立於1660年,現任國王穆罕默德六世是該王朝的第22位君主。

基本信息

統一

13世紀初,阿拉伯的阿拉維人移居摩洛哥的塔菲拉勒綠洲,由遊牧轉入定居,從事牧業、農業和商業,建立清真寺、宗教學校,傳播伊斯蘭文化。信奉遜尼派教義,遵奉馬立克學派教法。其部落政教領袖自稱聖裔(謝里夫),受到尊崇。17世紀初,趁薩阿德王朝內亂衰亡之際崛起,組建軍隊,擴張勢力範圍。1666年,阿拉維人首領謝里夫,拉希德(1666~1672在位),以推翻薩阿德王朝統治、捍衛伊斯蘭教為號召,率軍發動“聖戰”,攻占非斯,並以此為都,自立為素丹,稱“穆斯林的長官”建立阿拉維王朝。他先後進占丹吉爾和薩累,摧毀馬拉布特人的軍隊,1668年攻占馬拉喀什,最後滅薩阿德王朝殘部,統一全國。

中央集權

1672年,穆拉·伊斯瑪儀(1672~1727在位)繼素丹位。他加強了中央集權,組建了一支由黑人穆斯林組成的訓練有素的軍隊,對內平息王族爭權而引起的動亂,對外反對西方殖民主義的入侵和奧斯曼帝國的控制,先後光復了西班牙入侵占的馬穆拉和英國侵占的丹吉爾等地。從1691年起,解放了大西洋沿岸外國入侵者占領的土地,初步贏得了摩洛哥的民族獨立。他執政期間,王朝復興,經濟繁榮,同歐、亞一些國家貿易頻繁;伊斯蘭學術文化昌盛,非斯和馬拉喀什仍保持著馬格里布伊斯蘭學術文化中心的地位,同阿拉伯伊斯蘭各國保持著經濟和文化交流。被譽為“偉大的素丹”。他死後30年間(1727~1757),國內政治陷於混亂,有7位素丹相繼在位,其中素丹阿卜杜拉曾4次登位,4次被逐。1757年在素丹伊本·阿卜杜拉(1757~1790在位)執政時,王朝政治暫時穩定,經濟有所復興。不久遭英國和荷蘭殖民主義者的軍事干涉和經濟入侵,國內出現經濟危機和政治動亂。在素丹阿卜杜·拉赫曼(1822~1859在位)執政時,王室內訌,地方勢力割據,加之法國等殖民主義的侵入和掠奪,致使統治者政令不出,王朝基本衰亡。1860年,西摩戰爭中,西班牙侵占了德士安。1912年《非斯條約》簽訂後,素丹屈從法國殖民統治,淪為附庸。

薩阿德王朝入侵蘇丹,對摩洛哥本身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蘇丹掠金

在占領的初期,摩洛哥人確實從蘇丹掠奪到了大量黃金。例如居住在馬拉喀什的英國商人1594年親眼見到30匹滿載黃金的騾子從蘇丹回來。摩洛哥史學家伊弗拉尼寫道:“隨著蘇丹諸王國的征服,穆萊·艾哈邁德得到了那么多金子,足使妒忌者發瘋,目睹者驚呆。因此,從那時起,曼蘇爾給官員們的俸祿全是成色十足的金第納爾。在他的宮廷門口,1700名工匠日夜趕鑄金第納爾。……數不清的黃金使他贏得了‘金素丹’的稱號”①。第納爾在歐洲市場也很堅挺,許多歐洲國家轉而向摩洛哥借款。但是,由於蘇丹各族人民的抵抗,曼蘇爾想要占領黃金產地的企圖並未實現。在動亂年代,通過傑內—廷巴克里流入摩洛哥的黃金日趨減少。蘇丹並不是摩洛哥取之不竭的聚寶盆,相反,侵入蘇丹使摩洛哥陷入了長期戰爭的泥潭。同桑海和蘇丹各族人民的連年戰爭,需要不斷派軍增援,大批精銳的部隊葬身於沙漠和尼日河兩岸。穆萊·澤丹(1603—1628年在位)曾抱怨占領蘇丹使23000名摩洛哥士兵喪生。大量人力物力的消耗,削弱了曼蘇爾對國內的控制。年邁的曼蘇爾一死,他的兒子們便展開了激烈的鬩牆之爭。結果,摩洛哥再次分裂。穆罕默德·謝赫·馬蒙在非斯被擁立為王;穆萊·澤丹在馬拉喀什被立為素丹。當薩阿德王朝成員互相殘殺之時,群雄蜂起,內戰的火焰再次燃遍摩洛哥大地。

起義與割據

在眾多的起義和封建割據勢力之中,阿拉維人異軍突起。他們10世紀初定居於塔菲拉勒綠洲,沒有參加什麼政治鬥爭。在穆萊·穆罕默德的領導下,他們從塔菲拉勒趕走了迪拉人,1640年把土耳其人趕出了烏季達。

阿拉維王朝的真正奠基人是穆萊·雷席德。1664年,他在安加德平原戰役中打敗了自己的兄弟穆萊·穆罕默德;接著遠征里夫,1664年進入非斯,被立為素丹。他同伊斯蘭教正統派的代表結盟,反對分裂割據的地方宗教首領馬拉布特,開始重新統一摩洛哥。1668年,他打敗了迪拉人馬拉布特的軍隊;1669年占領馬拉喀什,大殺橫行於此的舍班人;1670年占領伊利赫要塞,摧毀了蘇斯的馬拉布特的力量。

穆萊·伊斯梅爾(1672—1727)繼其兄雷席德為素丹。他即位之初,威脅來自四面八方,在塔菲拉勒有他的兄弟穆萊·哈蘭,在馬拉喀什和蘇斯一帶有他的侄子艾哈邁德·馬赫拉茲,在西北地區有海盜加伊蘭起兵反叛,企圖奪取王位。伊斯梅爾採取各個擊破的策略,平定了各地的叛亂,實現了國家的統一。

軍隊建設

為了保證阿拉維王朝的長治久安,抗擊外來侵略,伊斯梅爾著手精心組織一支獨特的黑人軍隊,作為摩洛哥的主要武裝力量。他把分散在全國各地的黑人集中起來。從原有黑奴的主人手中贖身,使之成為素丹的奴隸。這些黑人與當地政治派別沒有血緣關係。為了使黑奴忠於素丹,要求他們向《布哈里聖訓實錄》起誓,因而名為“阿比德·布哈里”,意即布哈里的奴僕①。起初,阿比德集中住在邁什拉·賴木勒。他們的子女被稱為“軍隊之子”,10歲時被送往梅克內斯。男孩受五年一期的軍訓,學習手藝、騎術、使用長矛、火槍。女孩學習做家務,有些俊俏者還學音樂。

到15歲時,男孩被分配到各團隊當兵,女的則成為他們的配偶。他們的婚姻要登記,所生子女到10歲時又被送到梅克內斯受訓,如此嗣續不斷。補充阿比德的另一個來源,是從廷巴克圖帕夏區徵募黑人,或者遠征撒哈拉俘獲黑人。例如1678年遠征欣吉特就帶回了2000名黑奴。到伊斯梅爾統治的末期,這支軍隊共達150000人,其中70000人住在邁什拉·賴木勒,25000人住在梅克內斯,其餘分住全國各地城堡。由於阿比德多次參加作戰,忠於素丹,1697—1698年被準許獲得土地所有權,實行“軍墾”。

工商業發展

以阿比德代替馬拉布特和部落封建主的軍隊,保證了伊斯梅爾統治時摩洛哥較長期的穩定政局,有利於農工商業的發展。當時薩累和得土安是最大的對外貿易港口。羊皮都在沿海城市加工後出口。英國、法國、荷蘭、西班牙和猶太商人把各種棉紗、布、綢、絨、雜貨、銅、鋼和武器輸入摩洛哥。素丹政府從進出口貿易中抽取10%的關稅,蜂蠟則抽25%。非斯是內地的貨物集散地,梅克內斯是穀物、皮革和蜂蠟的主要交易市場,塔菲拉勒地區用金砂、靛青、羽毛、棗子、象牙交換自己所需要的貨物。

伊斯梅爾也像其他封建君主一樣,大興土木,建造梅克內斯王城。他徵發2000名基督教徒、30000名罪犯和俘虜以及各部落的服役者,修建了長達25公里的圍牆、卡比拉宮和兩座清真寺。卡比拉王宮由20個亭榭樓閣組成。後來又建造了幾座花園和一組宮殿。

外交

阿拉維王朝基本繼承了薩阿德王朝的外交政策。伊斯梅爾重新推行收復失地運動,1681年攻克了西班牙人占領的馬穆拉,1684年從英國手中收回了丹吉爾,1689年攻克拉賴什①,1691年奪回了阿爾西拉。除了葡萄牙占領的馬扎甘以外,大西洋沿岸歐洲殖民者的據點已全部肅清。但是,伊斯梅爾抗擊土耳其的三次戰爭均告敗北。

遠征

伊斯梅爾也像曼蘇爾一樣,不斷向撒哈拉和蘇丹擴張。伊斯梅爾擴張的目的,除了保證撒哈拉的黃金商道安全之外,更注重保障黑奴的來源,也就是保障他所建立的阿比德·哈布里的兵源。在伊斯梅爾繼位前一年,即1671年,廷巴克圖帕夏的軍隊宣誓效忠於穆萊·雷席德。延巴克里的阿爾馬人政權雖然已經獨立,但依舊為摩洛哥素丹統治的隆盛而祈禱。為了保證這條黃金通道的安全和黑奴的供應,伊斯梅爾常常襲擊撒哈拉的部落。但伊斯梅爾對蘇丹的侵略卻不是沿著曼蘇爾的老路,而是在18世紀初對塞內加爾河進行遠征。

阿拉維王朝(1631--今)

穆罕默德一世"謝里夫(MuhammadⅠash-Sharif)1631——1635

1:穆罕默德二世(MuhammadⅡ)1635——1664

2:拉希德(ar-Rashid)1664——1672

3:伊斯邁爾"薩明(Ismailas-Samin)1672——1727

4:艾哈邁德"德哈比(AhmadAdh-Dhahabi)1727——1729

5:阿卜杜勒(Abdullah)1729——1735,1737——1738,1740——1745,1745——1757

6:阿里"本"伊斯邁爾(AliibnIsmail)1735——1737

7:穆斯塔迪"本"伊斯邁爾(al-MustadiibnIsmail)1738——1740

8:宰因"阿比丁(Zain-ul-Abidin)1745年9:穆罕默德三世(MuhammadⅢ)1757——1790

10:亞齊德(Yazid)1790——1792

11:希沙姆(Hisham)1792——1793

12:蘇萊曼(Sulayman)1793——1822

13:阿卜杜"拉赫曼(Abdul-Rahman)1822——1859

14:穆罕默德四世(MuhammadⅣ)1859——1873

15:哈桑一世(HasanⅠ)1873——1894

16:阿卜杜"阿齊茲(Abdul-Aziz)1894——1907

17:阿卜杜"哈菲茲(Abdul-Hafiz)1907——1912

18:尤素福(Yusuf)1912——1927

19:穆罕默德五世(MuhammadⅤ)1927——1953,1955——1961

20:穆罕默德"本"阿拉法(MuhammadibnAlafa)1953——1955

21:哈桑二世(HasanⅡ)1961——1999

22:穆罕默德六世(MuhammadⅥ)1999——至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