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媽寺地處於豐順縣城的西北角,在內環路(206國道)以內,便算是城區。規模不大,顯得有些小巧玲瓏。也許由於豐順是一個山區小縣,所以豐順縣的各處廟宇,規模普遍都不很大。小是小,卻都能顯示出格外的別致,和建造者的匠心巧手。阿媽寺的坐北朝南,周邊不遠就是交通要道,北面背靠內環路(206國道),東面是赤草路(赤草管理區的主幹道),南面是阿媽寺街。周邊都是交通要道,日夜車來車往,阿媽寺內卻能獨守一份靜謐。
經內環路(206國道),到赤草路口轉入赤草管理區,再步行2分鐘,就到了阿媽寺街,阿媽寺就在阿媽寺街與赤草路接壤處。阿媽寺周邊直徑半公里之內,是屬於赤草管理區的一個城中村,當地民風相當淳樸。站在阿媽寺門前望去,遠處是農田,近處則是一條清澈的水渠,還有些當地居民常常到這條水渠上洗衣服、洗菜等。阿媽寺門口,兩側各立了一隻石獅子,靠近路口處還豎立著一塊石碑,上面刻寫了阿媽寺的歷史,原來這裡並不是阿媽寺的原址,阿媽寺原址因為年久失修,已經不成樣子,所以才遷建到這裡,而明萬曆年間創建阿媽寺原址,其實在不遠處的一座山腳下。而這一座後來新建阿媽寺,顯然年代也比較久了,而且裡面很多設施,曾在文革中遭到損毀。阿媽寺中原來有一尊真人高大的媽祖像,據說做得非常形象逼真,但現在已經被損毀,不復存在了。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座阿媽寺,據說是在清末光宣年間遷建的,在改革開放後,還曾有信徒損款再修。
阿媽寺的院門正對著寺門,通過阿媽寺的院門進到院子,抬頭便可看到寺門上的匾額,上面是浮雕的三個大字“阿媽寺”。院門內東側是一個一米多高的,葫蘆形的大焚香塔,大焚香塔背靠院牆,是“天地父母”的神位。這裡不像一般的佛教廟宇,東西兩側要設立“晨鐘樓”、“暮鼓樓”,這裡是沒有設立那些的。院內,阿媽寺的東西兩側各植了一棵樹,樹下還設有石桌椅,供遊人閒坐。阿媽寺院內東側較寬敞,人們也絕不讓這裡浪費,阿媽寺不是佛教廟宇,開闊處卻另建有一個觀音娘娘龕,那觀音娘娘龕高約兩米,只有一米深,裡面只是非常簡單地擺放了一張桌子,桌子上是一尊觀音娘娘塑像,供香客跪拜的墊子,已經要設在觀音娘娘龕的外面了。
進入寺門,又可以看到寺門內左右兩側牆上,各繪了一位將軍模樣的神像。再進入一點,東側牆上石刻了各地媽祖信仰簡介,包括台灣、湄洲島等地的始祖信仰,和貼著各地媽祖神像的照片;西側牆上石刻了出資重修阿媽寺的善信的名字和捐款數額,還有阿媽寺“籤詩”。
以前寺中有如人般高大的媽祖像,現在已經被損毀,所以寺內後牆端放的媽祖像,也變成一個約25公分(厘米)高的所謂金身像。金身像被放置在長方形的透明玻璃盒裡面,可見阿媽寺的管理人很珍視它的保護。金身像下還端放著三尊更小的媽祖像,都是白色的,應該是瓷製;媽祖像前是供台、香案。媽祖像兩側的天花板上,還分別懸掛著一個圓型的幡賬,上面繡著“天后娘娘”四個字。湯坑赤草阿媽寺的媽祖像雖然規模很小,但足以比萬江古榕邊上的流水媽宮要大很多倍了!
阿媽寺現在是由一位老婆婆日常管理,她就住在寺中的廂房,我們現在目見阿媽寺的乾淨整潔,都是她的功勞。據老人介紹,阿媽寺所敬奉的就是媽祖,湯坑人俗稱之為“娘媽(niōng-mà)”。其實現在年輕人都比較不迷信,也很少會按照舊時的習俗,逢初一十五前來燒香禮拜。來的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多一些,老人們也樂得在那裡面,因為年輕人來的不多,阿媽寺反而成為這些老年人活動,和寄託童年回憶的好去處。
阿媽寺的瓦頂雕樑畫棟,以鳳翼為房頂的四個角,以龍身為屋脊,又在最頂處安置了一個麒麟像,看起來也很大氣。在院內,阿媽寺的後牆的後面,有一塊空地。空地後面是院子的後牆,院子的後牆外,有幾株竹子,細的婀娜多姿,粗的偉岸挺拔;竹葉茂密,自然成蔭,為阿媽寺隔開了後面206國道的擾攘。這幾株生長在院子後牆外的竹子,雖然不是刻意為阿媽寺而生,卻為阿媽寺增添了不少恬靜安詳的趣味。客家媽祖信仰
媽祖,又稱天妃、天后、天上聖母、娘媽,是歷代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祇,中國許多沿海地區均建有媽祖廟。相傳媽祖的真名為林默,小名默娘,故又稱林默娘,誕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福建莆田湄洲島。宋太宗雍熙四年(987),默娘年二十八歲,猶以未嫁之身,扶危救世。是年夏初,父兄同出航海,突遇風浪覆舟,林默娘赴海救兄生還,而父遇難。默娘入海遍尋父屍,三日負屍而歸,時人感其孝道,稱為孝女。同年九月九日,因入山中幫助一樵夫脫險,自身卻不幸殞命。里人感其恩德,將其肉身立廟祀她。傳說林默娘死後,羽化登仙,常常在海邊顯靈,救助身陷風浪的漁民,所以當地漁民奉為海神,尊稱為媽祖。南宋(1127年)以後,我國航海業日益發展,到了元朝,福建省泉州港成為世界第一大港,於是源於湄洲島的海神媽祖的傳說,從泉州傳播到中國沿海各省。始祖在台灣、澳門兩地影響更深,據說澳門的外文名稱“Macau”,就是葡萄牙人因澳門島上的媽祖廟而得名的。
豐順縣位於廣東省東部,周邊多山,境內以客家民係為主;其中湯南鎮、留隍鎮,是潮州(福佬)人聚居的鎮,此外茶背鎮、埔寨鎮、璜溪鎮、黃金鎮、潭江鎮、附城鎮,以及縣城湯坑鎮亦間或有一些潮州人雜居。湯坑鎮赤草管理區(古名席草寨、赤草里),居民全部姓劉,為彭城劉氏後裔,也就是出自漢代皇帝宗族,是客家聚居的管理區,居民使用客家話(俗稱半山鶴語)。
媽祖既然作為航海人員的保護神,客家多居於綿延千里的大山區,那么媽祖廟怎么會跑到客家山區來?原來是因為客家人不僅頑強地保留自己的傳統文化,而且更是一個最具開放性,和最善於吸收其他族系優秀文化的民系。這樣的民族特性,使得原來航海人員的保護神——媽祖能深入客家地區,媽祖廟在嶺東客家山區遍及城鄉。據說,早在南宋理宗紹定年間(1228—1233),宋慈(提刑官)任長汀縣令期間,沿海地區的媽祖信仰,就已經因為商業來往的原因,被帶到到客家地區汀州。客家先民了解到媽祖有求必應,很自然地接受了媽祖信仰,這體現了客家人熱愛生活、追求美好操行德性的願望。
現在,人們對媽祖的信仰已遠遠超出了消災祈福的意義,尋根問祖,眷戀祖國的民族感情占據了主導地位。身處異國他鄉的客家後裔為始祖信仰賦予了深刻的民族向心力和民族認同感的內涵。我們也應該利用媽祖信仰這座“橋樑”,加強跟海外僑胞的聯繫,促進海峽兩岸統一;通過媽祖這個“和平使者”,加強經濟文化交往,促進客家山區的經濟文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