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卜杜卡迪爾

阿卜杜卡迪爾

阿卜杜·卡迪爾(1808.9.16~1883.5.26) 阿爾及利亞民族英雄。著名的詩人和學者。生於穆阿斯凱爾。在法國人征服阿爾及爾後,奧蘭省的各阿拉伯部族選舉他為埃米爾。1832-1847年他與法國人做了長期抗爭,1835年在馬可塔擊敗法國人。最終因寡不敵眾而遭失敗,前往摩洛哥避難,並開始組織一支反擊伊斯蘭之敵的軍隊。他最後於1847年投降並送往法國。後來居住在布爾薩和大馬士革,死於大馬士革。

基本信息

個人經歷

阿卜杜·卡迪爾 阿卜杜·卡迪爾

 14歲去瓦赫蘭上學,因不滿土耳其的歧視政策,一年後綴學返鄉。19歲那年,隨父親馬希丁去麥加、麥地那朝覲,沿途遊歷了突尼西亞、埃及和一些阿拉伯國家,特別是對埃及統治者穆罕默德·阿里富國強兵的改革措施,印象極深,立志效法。

1830年6月,法國殖民者侵入阿爾及利亞。各地人民自發進行鬥爭。最早發動抗法戰爭的是東部君士坦丁地區的艾哈默德,但是抗法鬥爭的主力卻是西部瓦赫蘭地區馬兄弟會馬希丁組織的部落義勇軍,他們經常用游擊戰神出鬼沒地打擊侵略者。阿卜杜卡德爾積極參加了這一鬥爭,表現出卓越的勇敢機智和指揮才能,深得其父的賞識和當地人民的稱讚。其父死後,他被推選為領袖。

1832年 10月底,一支法國遠征軍向瓦赫蘭進攻,企圖奪取“菲立普”城堡。年僅24歲的阿卜杜卡德爾奉其父馬希丁之命率軍迎戰,打得法軍慘敗而逃。1832~1834年,他又率軍多次擊敗法國侵略軍,屢建戰功。駐瓦赫蘭法軍司令德米歇爾曾三次寫信求和。1834年2月26日,雙方簽訂了《瓦赫蘭條約》,法國被迫承認阿卜杜卡德爾對阿爾及利亞西部地區的主權。

1835年6月,法軍司令特雷澤爾撕毀條約,率領遠征軍2500多人攻打阿卜杜·卡德爾。卡德爾親率步、騎兵數千人在馬克塔河的穆扎亞峽谷設伏,再次大敗法軍。法軍進攻連遭失敗後,不得不又一次向卡德爾求和。1837年5月 30日,雙方簽署《塔夫納條約》,法國被迫承認阿卜杜卡迪爾對阿爾及利亞大部分地區的統治地位,而法國只保留幾個港口。這是卡德爾在抗法鬥爭中所取得的重大勝利。

國內改革

阿爾及利亞國徽 阿爾及利亞國徽

 阿卜杜·卡德爾在領導阿爾及利亞人民抗擊法國侵略者的同時,在國內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首先,他蕩平了那些反叛或降敵的封建首領,逐步把阿西部和中部地區統一起來,建立了埃米爾國,定都穆阿斯凱爾。其次,他特別重視軍隊建設,組建2萬人的正規軍和6萬人的非正規軍,並為這支軍隊制定了靈活機動的游擊戰術,同時還自建兵工廠,製造武器,用穀物來交換機器,以滿足軍隊的需要。

此外,他還對政治、經濟、司法、教育進行了全面改革。選舉產生最高諮詢會議,討論決定國家重大問題,建立政府機構“迪萬”。建立正規軍和義勇軍,並建兵工廠。鼓勵發展農牧業,降低稅額。改革司法制度,實行伊斯蘭教法,廢除部落習慣法,法官由迪萬統一任免,廢止部落酋長對地方法律事務的干涉。

興建學校和圖書館,號召人民學習 宗教知識和科學文化,誦讀《古蘭經》,遵守伊斯蘭教法,維護各部族的團結。建立國家機器,官員支取固定的薪金,他教育人民節儉,並以身作則,住在帳篷里生活,從不鋪張浪費。他提倡教育,不斷將獨立和民族的觀念灌輸給人民。這些重大改革,加強了中央政府的權力,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農牧民的生產積極性,對堅持長期抗法戰爭起了重大作用。法國人驚呼,他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建立了一個真正的國家。 當奧爾良公爵的部隊越過鐵門時,他認為這是對他根據 《塔夫納條約》得到領土的粗暴侵犯,因而發動奇襲,使法國在米提賈高原的殖民遭到破產。

鬥爭失敗

《塔夫納條約》簽訂後,不甘心失敗的法國侵略者改取各個擊破的戰法對付阿抗法力量。1840年,托馬斯·羅貝爾·比若·德·拉比貢利元帥先是集中兵力攻陷了君士坦丁,殘酷鎮壓了東部地區阿爾及利亞人民的抵抗運動。然後撕毀《塔夫納條約》,傾全力圍剿阿卜杜卡德爾。這場殘酷的戰爭打了七年,比若集結重兵,採取堅固堡壘加遊動騎兵的“焦土政策”從1843年起,法軍發動強大攻勢,卡德爾接連失利,被迫由沿海地區退至西南部繼續戰鬥。1844年,他在撒哈拉地區的最後據點又被法軍侵占,被迫退入摩洛哥境內。1845年,布馬扎在阿爾及利亞沿海的山區舉行武裝起義。阿卜杜卡德爾應布馬扎的請求,回國領導人民繼續戰鬥,連續重創法軍,收復西部大片領土。1846年,比若調集10萬餘法軍圍攻卡德爾軍。在法軍追捕下,他又一次率部退入摩洛哥境內,摩洛哥國王害怕法國勢力,派軍圍剿。同法、摩軍隊周旋達一年之久後。1847年12月,卡德爾串領阿爾及利亞軍民越過摩、阿邊界,準備回到撒哈拉重建抗戰基地。當部隊行至一個峽谷時,突遭法軍包圍。為避免給士兵和人民帶來更大的災難,卡德爾被迫向法軍投降。

法國王子奧馬爾公爵在他投降時許諾將把他送往東方,可是法國國王路易·菲利普卻食言將他囚禁在法國。1848年後,阿卜杜·卡德爾先後在法國的土倫、波城和安布瓦斯,度過了4年多的監獄生活。1852年 10月獲釋後在土耳其的布爾薩住了3年。1855年開始到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定居,一面悉心研讀神學和文學,著作《對聰明者的召喚,對漠視者的勸告》同時關注阿爾及利亞和阿拉伯東方人民的解放事業。法國人佩服他的騎士精神,向他提供大筆資金,一度想讓他在土耳其和埃及之間某地稱王。阿卜杜·卡德爾1883年 5月25日,病逝於大馬士革。

人物影響

阿卜杜·卡德爾領導阿爾及利亞人民進行抗法武裝鬥爭長達 15年之久,殲滅法軍 4萬多人,牽制了當時法國1/3的兵力,沉重打擊了法國殖民者的囂張氣焰,為非洲人民的反殖鬥爭提供了樣板。恩格斯曾稱頌他是阿爾及利亞一位“孜孜不倦和大膽無畏的領袖”,他被當代阿爾及利亞認為是本國最偉大的英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