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科學家發明了一種電子生物體,他們將其命名為“阿凡達”。這種電子生物體同人們以前在一些科幻電影中經常看到的用計算機模擬生命體相同,與自然界普通生命體本質區別,其是計算機數據的複製,而不是DNA的複製。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早期的實驗中“阿凡達”寄生在一格細胞上,並且可以自生自滅。而在經過幾千次的模擬進化後,“阿凡達”進化出驚人或者說有些令人恐懼的“初步記憶”。據了解,由傑夫·克蘭恩博士領導的研究小組正嘗試使其進化生出更複雜的智慧型。
研究小組使用的HyperNEAT系統由模擬“神經元”組成,且每個“神經元”的作用由細胞內模擬“大腦”的方程式決定。這樣,複雜的“大腦”可由相對簡單的指令構成,並通過改變這些指令可獲得一個不同的“大腦”。按構想,科學家將“大腦”植入虛擬的機器人,並讓其執行簡單的任務,然後由“大腦”進化篩選出表現出色的數據進行複製,從而實現計算機生命體的延續和發展。
憂慮
相關專家表示這項研究是一項重大的發明,如果計算機生命體能大幅度進化,那么人類就可以開始推進人工神經網路建設和發展,從而開闢一條使人工智慧與人類智慧型相互競爭的新道路。
據科學網(kexue.com)了解到,與此同時也有人表示出了他們的擔憂,究竟這條路會引領人類走向何方,是會給人類的生活質量帶來翻天覆地的優良改善,還是如同之前一些科幻電影中的情形,人類最終由於無法控制這些人工智慧而遭受滅頂之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