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東蒙短調民歌
阜新東蒙短調民歌,產生並流行於阜新地區,已有300多年歷史,據不完全統計,阜新東蒙短調民歌有350多首。它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長調基礎上產生的短調民歌是蒙古族歌曲的一次飛躍。從某種意義上說,它記錄了本部落的發展歷史,反映了本部落各個歷史時期的經濟、政治、文化。阜新東蒙短調民歌對現代文化也產生了巨大影響。如在阜新東蒙短調民歌的基礎上,產生髮展的地方戲曲劇種阜新蒙古劇,填補了蒙古民族沒有戲曲的空白。
據《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縣誌》記載,1637年,第一任土默特右翼旗旗主善巴率眾到現今的阜新地區定居,從此,阜新東蒙短調民歌由過去對草原蒙古包的讚頌變為對草房、檁子、土牆的描述。
由於生產生活的改變,以及和周圍其他兄弟民族的長期交往,生活習俗、文化形態都有所變化,阜新東蒙短調民歌逐步形成了具有農耕文化特點的文藝形式。
清朝中、晚期起,民間湧現的大批職業和半職業說唱藝人,身背四胡、走村串戶,到處演唱,把短調民歌帶到各個角落,還隨時把當時當地的真人真事編成新的短調民歌進行演唱。如19世紀初的旦森尼瑪、烏日土吉樂圖;20世紀初的佟德林、圖古樂;現在活躍於民間的馬國寶、楊鐵龍、吳海峰等。
據調查,流傳於我國東部各蒙古族地區的許多短調民歌都發祥於蒙古勒津(現今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在很多民歌的歌詞中,均唱到了蒙古勒津的人物、山河、經濟、宗教、風俗等。從而,蒙古勒津享有了“歌的海洋”之美譽。
阜新東蒙短調民歌有讚頌歌,主要讚頌英雄人物和事件,如《六十三》、《海龍》、《那木斯萊》等;情歌是阜新東蒙短調民歌中最多的一部分,如《雲良》、《打雅波爾》、《霍英花》、《海棠白棠》等;禮儀歌是蒙古族舉行祭祀活動時唱的歌曲,有《呼和廟》、《祭火歌》、《關公頌》等;酒歌有《四季歌》、《天上的風》、《四海》等。阜新東蒙短調民歌演唱形式有獨唱、對唱、重唱和眾人合唱等形式。歌手不分男女都穿長袍、穿長短坎肩,均系腰帶。男的帶禮帽,女的帶頭飾,男女足蹬皮靴子。在四胡、馬頭琴、揚琴、管、竹笛、笙、九音鑼等樂器的伴奏下,歌者縱情歌唱,餘音繞樑。
阜新東蒙短調民歌的保護和傳承,迫在眉睫。解放初期,蒙古勒津約有300多個蒙古族村(屯),每個屯子都有10多位、甚至數十位歌手,可謂時時都唱歌,處處有歌聲。而今40歲以下的青少年的腦海里已沒有“民歌”這一概念,如不及時搶救,面臨失傳、滅絕的危險。
從20世紀80年代始,阜新市、縣文化部門集中人力、財力、物力,共舉辦了12屆民歌培訓班和演唱會;完成了《中國民族民間文學三套集成•遼寧卷》(省、市、縣阜新民歌);舉辦了12屆少數民族文藝調演;出版了漢文版民歌集《烏雲珊丹》;出版了4部蒙文版《蒙古勒津民歌集》。
隨著申遺和保護工作的深入,阜新東蒙短調民歌越來越受人關注和重視,尤其是蒙古族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如今,阜新東蒙短調民歌已被確定為我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