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層

關節層

髁突的生長中心理論是1778年由John最早提出,認為髁突軟骨是一生長中心,決定了下頜骨的生長發育。

髁突的生長中心理論是1778年由John最早提出,認為髁突軟骨是一生長中心,決定了下頜骨的生長發育。1969年rowel發現髁狀突軟骨區的血管豐富,在出生後2~3年才逐漸退縮成無血管區。髁突軟骨從外到內可分為三層:最表層為關節層,為纖維結締組織層,;最裡層緊鄰髁突骨面,為肥大的軟骨細胞層,兩層之間有一薄細胞層,為髁突軟骨的增殖層。該層的軟骨細胞小而密集,以絲狀分裂完成增殖,分化為成軟骨細胞和軟骨細胞,成軟骨細胞分泌軟骨基質,鈣化後完成軟骨內成骨。髁突通過軟骨的骨化成骨,使軟骨成為髁突及下頜支主要的生長中心。下頜骨體的生長發育主要靠自身的膜內成骨來完成,髁突的破壞對下頜體部的生長無明顯影響。升支的膜內成骨也參與了下頜升支的生長。髁突的軟骨內成骨和髁突其它部位升支的膜內成骨,共同控制下頜升支的生長發育。
從臨床觀察中,我們發現,成人髁突骨折,不會繼發麵部發育畸形,而處於生長發育高峰期的兒童、青少年髁突骨折,繼發麵部發育不足的機率較高。3歲以前髁突骨折,傷後大多有明顯的下頜升支發育不足,6歲以後骨折畸形較輕,12歲以後骨折,對面部的發育影響較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