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法發布
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
教基廳〔2018〕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
《關於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管理辦法(試行)》已經教育部黨組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參照本辦法制定區域內中小學生競賽活動管理辦法,切實規範各類競賽活動。教育部舉報電話,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也要公布舉報電話,接受社會監督,凝聚社會合力,堅決治理各類違規競賽活動,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課外負擔,為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教育部委託中國教育學會承擔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具體受理申報和初核工作,並於2018年9月接受首次申報,10月進行集中論證調研,11月教育部集中進行研究決定。各有關申請單位可登錄中國教育學會官網,按通知要求進行申報。從2019年起,將按辦法規定,每年3月集中接受申報。
教育部辦公廳
2018年9月13日
辦法全文
關於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管理辦法(試行)
為規範管理面向中小學生(包含在園幼兒,下同)的全國性競賽活動,防止活動項目過多過濫,切實減輕中國小校(包含幼稚園,下同)、中小學生和家長負擔,維護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評比達標表彰活動管理辦法(試行)》《關於清理規範創建示範活動的通知》等有關檔案精神,特制定本辦法。
總 則
第一條 本辦法適用於有關部門、單位、社會組織舉辦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管理工作。
第二條 競賽活動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規定,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和青少年成長規律,體現發展素質教育要求,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第三條 從嚴控制、嚴格管理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原則上不舉辦面向義務教育階段的競賽活動。
第四條 教育部負責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管理工作,並委託專業機構承擔具體受理、初核工作。
申報條件
第五條 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的組織主體(主辦方)應為在中央編辦、民政部登記註冊的正式機構,必須具有法人資格。主辦方必須信譽良好,無不良記錄,具備較強的專業影響力和學術團隊。舉辦競賽過程中經查實有違法違規行為,致競賽活動被教育部終止的,其主辦方不得再次申請舉辦競賽。
第六條 舉辦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依據檔案的效力等級不得低於國務院部門規章或部級規範性檔案。
第七條 申請舉辦競賽活動,應當如實提供以下材料:
1.主辦單位的正式申請函件,以及法人登記證書等複印件;
2.活動依據的法律法規、規章或規範性檔案;
3.活動的具體實施辦法,包括名稱、目的、時間、對象、程式、管理團隊、專家團隊、資金來源、保障條件、迴避方式、異議處理機制等內容,如涉及命題試卷、專家盲評等秘密事項,還需包括保密措施等;
4.舉辦方的有關承諾書,包括本辦法第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條所列舉的事項;
5.教育部或受託專業機構認為應該作出補充說明的其他材料。
認定流程
第八條 每年3月,受託專業機構集中受理有關部門、單位、社會組織關於舉辦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的申請,申請單位應按本辦法第七條要求如實提交相關材料。
第九條 每年4月,受託專業機構集中對申請舉辦的競賽活動合法性、必要性、可行性、科學性、嚴謹性進行充分論證,或開展實地調查,提出初核意見。
第十條 每年5月初,受託專業機構將初核意見報教育部,教育部按規定程式研究,對同意舉辦的,將活動主辦方、時間、內容、範圍、組織方式、監督方式等信息在教育部官網公布。
第十一條 受理和研究過程不收取任何費用。
第十二條 同意舉辦的競賽活動,有效期限原則上為1年,期間一般舉辦1次。
組織要求
第十三條 申請舉辦競賽的部門、單位、社會組織對競賽活動的全過程承擔主體責任。
第十四條 競賽應堅持公益性,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主辦方、承辦方不得向學生、學校收取成本費、工本費、活動費、報名費、食宿費和其他各種名目的費用,做到“零收費”。不得以任何方式轉嫁競賽活動成本。
第十五條 堅持自願原則,不得強迫、誘導任何學校、學生或家長參加競賽活動。
第十六條 舉辦競賽過程中,不得面向參賽者開展培訓,不得推銷或變相推銷資料、書籍、商品等。
第十七條 競賽應對符合條件的中小學生平等開放,不得設定任何歧視性條件。
第十八條 競賽以及競賽產生的結果不作為中國小招生入學的依據。在競賽產生的檔案、證書、獎章顯著位置標註教育部批准文號以及“不作為中國小招生入學依據”等字樣。
日常監管
第十九條 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實行清單管理制度,清單每年動態調整一次,在教育部入口網站公布並正式印發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各中國小校、各類教育機構不得組織承辦或組織中小學生參加清單之外的冠以“全國”“國家”“大中華”等字樣面向中小學生的競賽活動,不得為違規競賽提供場地、經費等條件,一經發現,將予以嚴肅處理。
第二十條 教育部設立專門的舉報電話,並通過調研、巡查等方式,密切與舉辦方、地方教育行政部門、中國小校以及家長、學生的聯繫,廣泛接受社會投訴舉報。
第二十一條 舉辦方在組織實施競賽活動中出現違反有關法律法規、違反作出的有關承諾等情況的,教育部將通知舉辦方及時進行整改並上報整改情況。
第二十二條 對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將由教育部正式發函主辦方,要求立即撤銷競賽活動,並要求主辦方切實做好善後工作。有關函件及撤銷的決定等將及時通過教育部官方渠道向社會公告。
附 則
第二十三條 因教育教學工作需要,教育部舉辦的競賽活動按照《教育部評審評比評估和競賽管理暫行辦法》執行。
第二十四條 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參照本辦法,制定區域內競賽活動管理辦法。
第二十五條 面向基礎教育領域的全國性掛牌、命名、論壇等其他活動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二十六條 本辦法解釋權歸教育部。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辦法解答
申報條件
《辦法》對申請舉辦競賽的組織主體、申報依據以及需提交的相關材料作出了非常詳細具體的規定,這是從源頭上嚴格規範競賽活動。《辦法》提出:競賽組織主體應為在中央編辦、民政部登記註冊的正式機構,必須具有法人資格。主辦方必須信譽良好,無不良記錄。競賽依據檔案的效力等級不得低於國務院部門規章或部級規範性檔案。競賽申報材料必須包括申報單位法人登記證書、競賽具體實施辦法以及有關承諾書等材料。
認定流程
嚴格準入條件是規範管理競賽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辦法》明確指出,教育部負責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管理工作,並委託專業機構負責具體受理、初核工作。具體流程是:每年3月,受託專業機構集中受理有關部門、單位、社會組織關於舉辦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的申請。每年4月,受託專業機構集中對申請舉辦的競賽活動合法性、必要性、可行性、科學性、嚴謹性進行充分論證,或開展實地調查,提出初核意見。每年5月初,受託專業機構將初核意見報教育部,教育部按規定程式研究,對同意舉辦的,將活動主辦方、時間、內容、範圍、組織方式、監督方式等信息在教育部官網公布。同意舉辦的競賽活動,有效期限原則上為1年,期間一般舉辦1次。
組織要求
《辦法》首先明確了責任主體,強調指出,申請舉辦競賽的部門、單位、社會組織對競賽活動的全過程承擔主體責任。同時,《辦法》明確規範了具體辦賽行為,切實整治一些競賽亂象。一是在競賽屬性方面,強調競賽應堅持公益性,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主辦方、承辦方不得向學生、學校收取成本費、工本費、活動費、報名費、食宿費和其他各種名目的費用,做到“零收費”,不得以任何方式轉嫁競賽活動成本。二是在辦賽原則方面,強調組織競賽應堅持自願原則,不得強迫、誘導任何學校、學生或家長參加競賽活動;競賽應對符合條件的中小學生平等開放,不得設定任何歧視性條件;舉辦競賽過程中,不得面向參賽者開展培訓,不得推銷或變相推銷資料、書籍、商品等。三是在結果使用方面,強調競賽產生的結果不作為中國小招生入學的依據,在競賽產生的檔案、證書、獎章顯著位置,要標註教育部批准文號以及“不作為中國小招生入學依據”等字樣。
監管措施
過去競賽活動的亂象,與監管機制不健全有很大關係。《辦法》建立、完善了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全過程監督管理機制。一是實行清單管理制度。經研究認定同意舉辦的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將列入清單,每年動態調整一次,在教育部入口網站公布並正式印發給地方教育行政部門,清單之外的面向中小學生的所謂全國性競賽活動均不合規。二是壓實地方教育部門和學校責任。《辦法》明確要求,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各中國小校、各類教育機構不得組織承辦或組織中小學生參加清單之外的冠以“全國”“國家”“大中華”等字樣面向中小學生的競賽活動,不得為違規競賽提供場地、經費等條件,一經發現,將予以嚴肅處理。三是廣泛接受社會監督。教育部設立了專門的舉報投訴電話,同時要求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公布投訴舉報電話,廣泛接受社會監督。教育部將通過調研、巡查等方式,強化 對競賽活動的監督檢查,對違規舉辦的,將嚴肅處理,有關處理情況及時通過教育部官方渠道向社會公告。
活動連續性
2018年是貫徹實施《辦法》的第1年,教育部決定於2018年9月,委託中國教育學會接受舉辦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首次申報,10月進行集中論證調研,11月教育部集中進行研究決定,各有關申請單位可登錄中國教育學會官網,按通知要求進行申報。從2019年起,將按《辦法》規定,每年3月集中接受申報。
規範活動
近年來,面向基礎教育領域的全國性表彰、掛牌、命名、論壇等活動也存在一些違規舉辦的問題,影響了基礎教育生態,人民民眾反應強烈。《辦法》明確要求,對這些活動要參照《辦法》進行管理,各地要加大查處工作力度,建立健全工作機制,進一步規範管理基礎教育領域的各類活動,為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營造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