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簡介
如果沿襲《馬賽曲》《華沙曲》等的譯法,那么這首歌的歌名就應譯作《關塔納摩曲》。“關塔納梅拉”是音譯,是“關塔納摩省姑娘”的意思。原作源於一段浪漫的經歷,是作者何塞•菲爾南德斯•迪亞斯(1908~1979)於1929年採用古巴民間的“瓜希拉舞曲”的音調寫成的。後來有一位名叫埃克托爾•昂谷洛的歌手將馬蒂的第一篇詩歌加以改編作為這首歌曲的歌詞,從此就成了經典版本,而原來的愛情歌詞再也無人問津了。這首歌曲後來又經過胡里安•奧爾繃(1925~1991)的改編加工。他出生在古巴,後又住在西班牙、墨西哥,最後是美國。他有“古巴當今最有天賦的作曲家”的美譽。
1965年,美國的著名民謠歌手彼特•西格爾斯為這首歌製作了英語版本,當作抗議歌曲到處彈唱,漸漸傳遍了全世界。
創作背景
據傳這首歌的作者是何塞托·菲爾南德斯,作於1895年。那一年正值古巴革命詩人何塞·馬蒂(1853-1895)去世。何塞·馬蒂是古巴獨立戰爭的領袖,曾多次遭到囚禁和被放逐國外。也曾多次發動和領導武裝起義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1895年5月在戰鬥中犧牲,他的革命詩歌對於古巴人民有極大的鼓動力量。後來有一位名叫埃克托爾-昂谷洛的歌手將馬蒂的一篇詩歌加以改編作為這首歌曲的歌詞。歌詞
(關塔納梅拉,啦啦啦~~~~~)我住在陽光下沙灘,
每天和棕櫚樹作伴,
我住在陽光下沙灘,
每天和棕櫚樹作伴,
有一首動聽的歌謠,
在我們平民間流傳。
(關塔納梅拉,啦啦啦~~~~~)
在棕櫚翠嫩的樹葉,
我寫下自由的詩篇,
在棕櫚翠嫩的樹葉,
我寫下自由的詩篇,
讓它像勇敢的小鳥,
在家鄉海島上飛鏇。
----music----
有患難共同來分擔,
友愛是我們的信念,
有患難共同來分擔,
友愛是我們的信念,
我們愛家鄉的清泉,
遠勝那異國的海灣。
(關塔納梅拉,啦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