閬中川明參

閬中川明參

閬中川明參,四川省南充市閬中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閬中市屬於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宜耕,光、熱、水資源豐富。氣候較溫暖,垂直分帶差異明顯,年平均總積溫6277.8℃,平均日溫17.1℃,適宜種植明參。閬中種植明參已有300多年的種植歷史。閬中川明參呈長圓柱形,微彎曲,長15-23厘米,直徑0.8-1.4厘米,白色或淡棕色,較光滑,微有細皺紋或縱溝,散在棕色或淡棕色細長橫向皮孔樣痕跡。質硬脆,易折斷,斷面淡黃色,半透明,具有臘樣光澤。皮部約占半徑的1/2,具2-3個白色斷續同心環紋。 2009年07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閬中川明參”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閬中川明參呈長圓柱形,微彎曲,長15-23厘米,直徑0.8-1.4厘米,白色或淡棕色,較光滑,微有細皺紋或縱溝,散在棕色或淡棕色細長橫向皮孔樣痕跡。質硬脆,易折斷,斷面淡黃色,半透明,具有臘樣光澤。皮部約占半徑的1/2,具2-3個白色斷續同心環紋;木部顯白色放射狀紋理。氣微,味甘淡,嚼之發粘。表面光潔度符合下表的要求。

項目 閬中川明參質量要求
特級品 一級品 合格品 不合格品
表面光潔度 表面光滑、明亮有光澤 表面光滑、明亮、半透明狀 半透明狀、略有光澤 不透明、有雜質、無光澤

藥用價值

閬中川明參 閬中川明參

閬中川明參含有豐富的粗蛋白、磷脂、多糖礦物質和十餘種胺基酸,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以及含有異虎耳草素,白當歸腦,氧化前胡素水合物、芸香瑞亭等具有藥用活性的香豆素和蘆丁,有補肺鎮咳,和胃生津,提高機體免疫能力,健腦益智,保肝降脂,增加胰島素、骨細胞和神經細胞,養顏美容、延緩衰老等作用,適用於強身健體、病後補需,為藥食同源植物,滋補不上火。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閬中市境內山丘起伏,地貌以丘陵兼具低山,分為四種地貌:低山窄谷地貌、高丘中谷地貌、中丘寬谷地貌、淺丘帶壩地貌。土壤共分為四個土類、六個亞類,十個土屬,三十八個土種。土壤pH值在6.5-7.5。土壤肥力狀況中等,以中性和微酸性土壤為主,有機質含量約為1.55%。

水文情況

閬中市年均降水19.23億立方米,每平方公里99.6萬立方米,人均有水2356立方米,過境水豐富。全市有“一江四河”和169條小溪河,共占地9080公頃,嘉陵江全長45千米,東河、西河、白溪浩、構溪河,全長149.35千米。僅嘉陵江、東河、白溪浩過境水,流量達240.3億立方米。地下水藏量較豐富,全市總蘊藏量5833萬立方米,可開發的有2672萬立方米,每平方公里1.38萬立方米,每畝耕地有水40.9立方米。水質清澈、純淨,是理想的工農業生產和生活用水,給閬中川明參規模化生產創造了良好條件。

氣候情況

閬中川明參 閬中川明參

閬中市屬於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宜耕,光、熱、水資源豐富。氣候較溫暖,垂直分帶差異明顯,年平均總積溫6277.8℃,平均日溫17.1℃,無霜期289天;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996.1毫米;日照較好,年均日照1413.4小時。蒸發小於降水,空氣較為濕潤,年均相對濕度75%,是閬中川明參生長的特殊環境。

歷史淵源

相傳,明朝洪武年間,雲頂山慈雲寺開山祖師雲華長老獻此藥於皇帝朱元璋,食後有明目、神明、精力飽滿之功效,遂賜名“明參”。川明參既是大宗中藥材,又是高級營養保健品,曾是古代宮廷御用貢品,其價值古代藥典《本草綱目》有記載。據《閬中縣醫藥志》記載,閬中川明參已有上百年的人工栽培歷史,經世代栽培、繁殖,性狀優良穩定,但由於其數量稀少,且活性成分尚不明了,僅有《四川省中藥材標準》錄入其藥材性狀。

閬中川明參 閬中川明參

2009年,四川省政府將閬中作為全省三大重點中藥材基地縣建設。

生產情況

閬中川明參 閬中川明參

截至2014年底,閬中市種植川明參2.5萬畝,總產量達2.5萬餘噸,近三年總產值連續突破3億元,藥農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有明參種植27個專業村、50個業主大戶、25箇中藥材專合社。

產品榮譽

閬中川明參 閬中川明參

2009年07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閬中川明參”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閬中川明參產於四川省閬中市境內的千佛、鶴峰、望埡、三廟、峰占、老觀、龍泉、西山、金子、二龍、解元、石灘、涼水、思依、木蘭、橋樓、河樓、北門、棗碧、東興、清泉、彭城、五馬、沙溪等24個鄉鎮(辦事處)。地理坐標為東經105°41′-106°24′,北緯31°21′-31°51′。

質量技術要求

•生產技術要求

嚴格執行GB4285、GB/T8321、DB51/335、DB51/336、DB51/337、DB51/338、DB51/T339標準。

(1)生產基地條件:閬中川明參喜向陽與溫暖濕潤環境,具有耐寒、抗旱的特性,無公害閬中川明參生產的產地環境條件應符合DB51/336和DB51/T339的要求。宜選擇背風向陽,排水方便,前作為甘薯、馬鈴薯和豆類作物、未種過閬中川明參的土壤為宜。土壤、空氣、灌溉水質量達到表一、二、三要求。

表一土壤環境質量指標
項目 指標(pH值)
﹤6.5 6.5-7.5 ﹥7.5
鎘毫克/千克≤ 0.3 0.3 0.6
總汞毫克/千克≤ 0.3 0.5 1.0
總砷毫克/千克≤ 40 30 25
銅毫克/千克≤ 50 100 100
鉛毫克/千克≤ 250 300 350
總鉻毫克/千克≤ 150 200 250
表二空氣品質指標
項目 日平均濃度 1小時平均濃度
總懸浮顆粒物(TSP)(標準狀態)毫克/米≤ 0.3 ——
二氧化氮(NO)(標準狀態)毫克/米≤ 0.12 0.24
二氧化硫(SO)(標準狀態)毫克/米≤ 0.15 0.50
氟化物(F)(標準狀態)毫克/米≤ 7 20
表三灌溉水質量指標pH
項目 指標
5.5-8.5
氟化物毫克/升≤ 3.0
總汞毫克/升≤ 0.001
總鎘毫克/升≤ 0.005
總鉛毫克/升≤ 0.1
總砷毫克/升≤ 0.1
六價鉻毫克/升≤ 0.1
石油類毫克/升≤ 10.0
化學需氧量毫克/升≤ 300

(2)栽培技術

①選種:在品種選擇上應選擇苗型健壯、抗逆性強、適應性廣、豐產性高、無病蟲的川明參苗作種為宜。

②選苗床:苗床選擇上應以背風向陽、管理方便、抗不良氣候強,未種過川明參的土壤作為苗床。

③播種期:川明參春秋兩季均可播種,閬中市主要以秋季播種育苗為主。春播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採用增溫育苗法;秋季在8月上旬至9月初播種育苗。採用搭棚遮陽、架高40-50厘米、表土蓋草簾保溫、防旱防淋。

④苗床規格:苗床寬以140-150厘米為宜。床邊周圍排水溝深30厘米,溝寬27厘米,做到明水自流,暗水自降。

⑤苗床施肥:施用無公害肥料,一般畝用腐熟有機肥1500-2000千克,生物鉀肥10-15千克,優質水肥2000-3000千克。

⑥種子消毒防病:川明參種籽有多種致病菌,容易引起莖枯病,褐斑病等病害的發生。用50%的多菌靈300-350倍液浸種消毒。

⑦播種密度:採用稀播育壯苗,實行單粒撒播,播種密度按每平方米苗床播川明參種子1000粒左右為宜。播後蓋0.5厘米厚消毒細土。

⑧栽植密度:最佳移栽期為8月中旬至9月初,栽培採取條溝移栽法,按10厘米(溝深)×20厘米(溝寬)開溝,株行距8×30厘米,畝植2.8-3萬株。

⑨施肥量:畝用腐熟有機肥3000-4000千克,生物鉀肥12-20千克,複合肥30千克,混勻後溝施作基肥,移栽後畝用清糞水2000千克左右灌窩,以提高成活率。

(3)田間綜合管理:綜合配套的肥水管理技術是提高群體素質,快速形成高產群體的科學保證,也是閬中川明參生產成敗的關鍵,故在田間管理上要做到“早、勤、穩、防”。

①早施提苗肥,在移栽15-20天內,追施一次提苗肥,每畝用人畜清糞水1500-2000千克加尿素5-8千克;窩施或順溝淋施;當川明參長到20-30厘米時,即開春後進行第二次追肥。畝用優質水肥1000-1500千克加複合肥10千克,施後用土培根,同時注意防旱保苗。

②稈肥要穩施,看苗定量追肥。

③勤疏株定苗,畝保證基本苗2.8-3萬株,使群體發育優良,有利於高產苗架形成。

④防治病蟲,在病蟲防治上,以莖枯病、褐斑病為防治重點。開花後留種田注意防治蚜蟲。在農藥使用上既要注意環境保護,又要防止產品污染,病害主要用紋枯淨、撲海因、農抗120等生物農藥防治;蟲害可用千勝、BT乳劑、除盡等環保農藥防治。

(4)採收及采後處理:移栽第二年清明前後收穫,用鐮刀割去葉,把根挖出,撥去泥沙,剪去殘留葉枝,經過刮皮沸水煮和乾燥等工序。先颳去粗皮用水洗淨再煮1-2分鐘,當顏色由白變黃白色無白心,水分很快收汗,能變成圓圈時,立即撈出,投入清水中浸漂,使其冷卻,待稍涼乾後,攤在涼蓆上,或用篾條穿頭懸掛在太陽下晾乾。一般畝產400公斤(乾品),產品質量:收條粗大,質堅實,外皮黃白色,斷面半透明,菊花心明顯為佳。

(5)生產記錄要求:閬中川明參生產的全過程,必須建立田間生產檔案,全面記載並妥善保存以備查閱。

•產品典型品質特性特徵和產品質量安全規定

閬中川明參的生產和加工應嚴格執行DB511381/T018-2005《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規程(川明參)》,其產成品應符合下表要求。

項目 指標
水份%≤ 16
灰份%≤ 1.4
敵敵畏毫克/千克≤ 0.2
樂果毫克/千克≤ 1.0
殺螟硫磷毫克/千克≤ 0.5
氰戊菌脂毫克/千克≤ 0.05
抗蚜威毫克/千克≤ 1.0
百菌清毫克/千克≤ 1.0
砷(以AS計)毫克/千克≤ 0.5
汞(以Hg計)毫克/千克≤ 0.01
鉛(以Pb計)毫克/千克≤ 0.2
鎘(以Cd計)毫克/千克≤ 0.05
亞銷酸鈉(以NaNo計)毫克/千克≤ 4.0
二氧化硫(以So計)毫克/千克≤ 50
菌落總數(群落總數/克)≤ 500
註:國家禁用、限用農藥從其規定。

•包裝標識等相關規定

閬中川明參的包裝材料和容器應符合相應的國家質量、衛生標準。

標誌使用人應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閬中川明參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型式)。標籤應符合GB7718的規定,並註明:產品名稱、產品標準號、質量等級、淨含量、生產廠名、廠址、生產日期、批號、保質期或保存期。產品名稱和淨含量應排在同一視野。包裝儲運圖示標誌應符合GB/T191要求。

產品在運輸過程中應防止日曬雨淋,運輸工具應清潔衛生,不得與有毒、有腐蝕、有污染的物品混運、混存。

產品應貯存在清潔衛生、陰涼、乾燥、通風的專用倉庫內。產品保質期:18個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