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區分布
閩東山羊分布於福建省寧德市的福安、霞浦、柘榮、屏南、古田、蕉城等九個縣市,與寧德市相鄰的浙江蒼南縣、福建的南平地區及福州地區有少量分布。據1999年12月第一版《霞浦縣志》記載,閩東山羊在寧德地區的飼養史可追溯到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因產地地理隔離,形成了羊群“只出不進”的流通模式,經長期的自然和人工選擇形成了體型較大、獨具特色的閩東山羊。
產地環境
寧德市地勢西北部高,東南部低,中部隆起;區內山嶺起伏,地表深切,高差懸殊,地勢陡峻,其間雜有山間盆地,沿海一帶夾有濱海堆積平原,海岸線漫長曲折,海島棋布。地理位置在東經118°32′~120°44′,北緯26°18′~27°40′之間。年平均氣溫18.8℃,山區年平均氣溫15.0℃;大多數縣市年平均雨量在1600毫米以上。境內淡水資源豐富,土壤屬沙質土。
寧德市陸域總土地面積13379平方公里,以山地為主。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甘薯、小麥;主要飼料作物是甘薯、大麥、黑麥草、甘藍等。低海拔水田種水稻一年兩熟,冬季可種植大麥、黑麥草、甘藍、紫雲英、油菜等;旱地在甘薯收成後可種植其它飼料作物。農副產品及飼料作物都是閩東山羊的優質飼料。
外貌特徵
閩東山羊頭略呈三角形,耳平直,弓形角,成年羊髯較長;體表被毛較短,有光澤,尾短而上翹;成年公羊和部分成年母羊前軀下部至腕關節以上及後軀下部至跗關節以上部位有長毛。大多數公母羊兩角根部至嘴唇有兩條完整的白色毛帶。公母羊被毛呈淺白黃色,被毛單纖維上有不同顏色段。公羊顏面鼻樑有一近三角形的黑毛區,由頭部沿背脊向後延伸至尾巴有一黑色條帶,母羊背脊顏色較公羊的淺;公羊頸部、肋部、腹底為白色,肋部和腹底交界處和腿部的毛色為黑色。公母羊腕關節、跗關節以下前側有黑帶,其餘均為白色。
品種性能
閩東山羊體質結實,體型呈長方形,各部結合良好;成年公羊平均體重、體高、體長、胸圍分別是43.22±7.17㎏、61.67±4.56cm、68.56±4.88cm、79.67±5.92cm,成年母羊平均體重、體高、體長、胸圍分別是36.62±5.41㎏、56.82±3.67cm、69.79±4.82cm、78.62±5.10cm,周歲公母羊平均屠宰率為44.62±4.28%。閩東山羊公羊9至12月齡可開始配種利用,母羊6至8月齡可開始配種繁殖,母羊平均妊娠期為149.6±3.40天,經產母羊產羔率為202.60%。
養殖情況
據2008年9月統計,主產區總存欄量6.6萬隻,其中能繁母羊2.7萬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