閘口盤車圖軸

宋代絹本設色。縱53.3厘米、橫119.2厘米。屬五代北宋初的作品,尚有宋徽宗御府收藏印記。此圖描繪的是當時的一個官營麵坊。整個畫面由安放水磨的堂屋,以及望亭、河道、運糧蓬船、木橋、獨輪車、酒店組合成。望亭里的官吏正在查點和飲酒作樂,與民工們的緊張勞動形成鮮明對比,如實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此圖從風格上看,屬五代北宋初的作品。

宋代 絹本設色。 縱53.3厘米、橫119.2厘米 此圖描繪的是當時的一個官營麵坊。整個畫面由安放水磨的堂屋,以及望亭、河道、運糧蓬船、木獨輪車、酒店組合成。望亭里的官吏正在查點和飲酒作樂,與民工們的緊張勞動形成鮮明對比,如實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此圖從風格上看,屬五代北宋初的作品,尚有宋徽宗御府收藏印記。

北宋

(960~1127年)
公元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定都開封(今屬河南),史稱“北宋”。趙匡胤就是宋太祖。在當時,除了剛建立起來的宋朝之外,還同時存在著後蜀、南漢、南唐、吳越、北漢等割據勢力。於是自宋朝建國伊始,宋太祖趙匡胤便開始了他統一全國的鬥爭。北宋於公元964年、965年、970年先後消滅了荊湘、後蜀、南漢三地,又於974年擊敗了勢力較為強大的南唐。此後,吳越與福建漳、泉等地的地方勢力紛紛"納土"於宋王朝,使紛亂的時局逐漸結束。
在五代十國的後晉時期,曾把北方的燕雲十六州割與契丹族所建立的遼國。為了收復燕雲十六州,北宋與遼進行了長期的戰爭。自宋太宗趙光義起,北宋曾多次與遼交戰,但一直未能收復失地。直至公元1004年,北宋真宗與遼國在澶州定下了停戰和議,約定宋遼為兄弟之邦,北宋每年向遼交納"歲幣",雙方互不侵犯。自此,中國北方才有了少許安寧,宋、遼的這次結盟被後世稱之為"澶淵之盟"。
在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宋朝之初,為了使宋不再成為繼五代十國後的又一個短命的王朝,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針。首先在軍事方面,太祖以"杯酒釋兵權"解除了大將對軍隊的控制,並設立中央禁軍,將各地精兵收歸京城禁軍管轄,使宋朝對軍隊有了完全的掌握權。另外,宋沿襲唐制,又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各官的職權,使皇帝掌握的權力超過了歷朝歷代。在科舉方面,宋太祖打破常例,以殿試的方式對考生進行最終的考核。這樣一來,北宋王朝的官僚階級隊伍得到了壯大,從中出現了一大批優秀的政治家,鞏固了政權。後來,北宋經真宗、仁宗英宗至神宗之時,由於外族的進攻及統治者的無能,使得社會千瘡百孔。神宗為使社會有所發展,於公元1069年任用王安石為相,推行新法,但由於保守勢力過於強大,王安石兩次推行新法,均以失敗而告終。哲宗元佑年間,英宗皇后高氏徹底廢除了新法,宋朝又恢復了原先的統治方式。至此,北宋開始走向衰亡。
由於北宋官吏的腐敗,迫使人民紛紛起兵反抗。北宋前期的王小波、李順起義就曾經對其統治造成了嚴重的威脅。至北宋末年,又出現了方臘、宋江等人的起義。與此同時,北方的強國已經被女真族建立起來的金所消滅,金滅遼後,既而把矛頭直指北宋的統治。公元1125年2月,金以宋朝破壞與其定下的共同對遼的協定為名,大舉出兵侵宋,此時正是宋徽宗宣和七年。金軍兵分兩路南侵,東路大軍由斡不離指揮,西路則由粘罕指揮,共同進攻太原。此時,宋朝的局面已經大亂,徽宗迫不得已將皇位讓於太子趙恆,是為宋欽宗。寄希望於能改善局面,抗拒金兵,以扭轉不利局勢。此時,金兵已到達黃河岸邊,直迫宋都開封,宋徽宗逃至金陵(今南京)。北宋軍隊在丞相李綱的指揮下,擊退了金軍,暫時制止了金國的南侵,但由於徽、欽二帝的無能,一心想和金國求和。他們先後答應割地賠款給金國,又罷免了李綱等忠臣,使得金兵更加肆無忌憚。公元1127年,金軍又一次攻打開封,並掠去徽、欽二帝及大量財物。至此,北宋王朝宣告滅亡。
北宋年間,由於其統一了全國的大部分地區,使得有一些地區相對安寧一些,故而生產力和科學技術都有了明顯的進步,作為我國四大發明之一的活版印刷術,就是其中傑出的代表。此外,由於戰爭的需要,在宋朝時火藥被首次套用于軍事。西方各國的現代戰爭武器正是由於北宋年間經由西亞各國傳播的火藥製造工藝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不僅科學,宋在文學藝術方面,更是名人輩出。宋朝的科舉制度使文人得到了可以自由發展的空間。其中,較著名的文人有王安石范仲淹司馬光蘇軾、歐陽修等人,而宋朝的詞作品也已達到了極高的水平,它與唐詩並成為我國古典文學藝術的瑰寶。在繪畫、書法藝術上,當首推張擇端《清明上河圖》,這幅長卷通過描繪汴京的風物,使近六百人躍然紙上,成為中國繪畫史上不朽的佳作。
北宋的建立,標誌著中國分裂局面的結束。自此之後,中國歷史上長期分裂的局面便沒有再發生過。前後歷一百六十七年的北宋王朝最終被金滅亡,這同時也開啟了外族統治中國的先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