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在上海各區中,閔行區是一個最年輕的區。它是上海進行大規模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產物,也是50、80年代上海城市建設總體規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唯其如此,閔行區在上海經濟建設和城市建設的整體格局中,有著重要的地位。通過30多年的努力,閔行區已建設成為一個欣欣向榮的上海衛星城,江澤民同志讚譽閔行區“既有都市景色,又有田園風光,是黃浦江上游的一顆明珠”。
閔行區幾乎是在一片農田上建設起來的,建區之前只有一個集鎮。30多年來,已建成了布局合理,生活方便的新城區。從1959年建設“閔行一條街”開始,到1992年,全區已建成一個疏密有致,布局合理的生活小區,工業、商業、文教、衛生和住宅等用房面積達883萬平方米,城區居民人均居住面積為7.22平方米,超過全市平均水平。
建區之前,閔行地區原有數家規模不大的工廠。現在已建成了上海的機電、化工和航天工業等基地。在這裡誕生了我國第一台6000千瓦汽輪發電機組,誕生了我國第一台12.5萬千瓦雙水內冷汽輪發電機組,試製成功了“長征號”系列火箭,建立了上海三大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的上海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
在這30多年的風風雨雨中,我們深刻體會到閔行區的發展和全國、上海的發展緊密相聯。1960年第一次建區,正適應了我國第一、第二個五年計畫和上海大規模經濟建設需要,基本奠定了閔行區的城市框架和機電、化工兩大工業基地的地位。在以後較長的時間裡,由於全國形勢發生變化,閔行區的發展也因此而起落,1964年撤銷了區的建置,經濟建設和城市建設也隨著停滯不前。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在改革、開放的形勢下,閔行區再一次崛起。1982年重新建區,經濟建設迅猛發展,在區內新建和擴建了一批具有80、90年代水平的大型國有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外國獨資企業,老企業煥發青春,工業建設躍上了新的台階,賦予了鮮明的時代色彩。可以說,國興市興,閔行區也興。
在改革、開放的形勢下,區的工作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繼續做好社區工作為大工業服務的同時,工作重點開始轉移到以發展商業、區屬工業、街道工業為主的區屬經濟和社會事業上來。在機制轉變後的短短几年中,通過全區15萬人民的努力,區屬經濟得到增長,住宅、市政、商業等設施和文化、教育、衛生事業全面發展,衛星城市的功能得到進一步加強,全區面貌得到很大改觀,人民生活有了較大的提高。百業興旺,人民安居樂業。
閔行區的發展,是我國新興城市發展的縮影。雄辯地說明了在黨的領導下,只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兩個文明一起抓,一個地區就會全面發展,面貌就會得到改觀。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的蓬勃發展,將有更多的新興城市興起,把閔行區這個新興城市的“成長史”記錄下來,無論是稽“古”還是鑒“今”,無疑都是十分有意義的。《閔行區志》的編纂,正可起到這樣的作用。現在,經過全體編纂人員8年的辛勤勞動,《閔行區志》終於問世了,為我國新興城市建設提供了一份可供借鑑的“既往”史的忠實記錄。由於上海城市建設總體規劃的需要,1992年閔行區又撤銷,並與同時撤銷的上海縣合併為新的閔行區。新的閔行區已不是原來意義上的閔行區,就這點而言,《閔行區志》恰好為原閔行區的歷史打上了圓滿的句號,同時也為新閔行區提供了一方面的翔實資料。
凡例
一、本志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記述境域內自然和社會的歷史與現狀。
二、本志上限力溯事物之發端,下迄1992年底,部分內容延伸至1993年3月30日。
三、本志設立“市屬工業”和“上海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專篇,以此再現區情特色。
四、本志人物篇的人物傳遵循“生人不立傳”原則,人物表不按此例。
五、本志所記“閔行地區”、“吳涇地區”是指1960年1月閔行建區前和閔行撤區(年5月~1981年2月)期間境域內互不相連的閔行、吳涇兩個地區。
六、本志所用各項數據,主要來源於區統計科和各部門資料。解放前計量單位沿用當時名稱。
七、本志資料主要取自閔行區檔案館、上海市檔案館、江蘇省檔案館、徐匯區檔案館和海縣檔案館。分志資料由承編單位提供。引文一般不註明出處。
總述
閔行區位於上海市區南部,由閔行、吳涇兩個工業衛星城組成。區境東、南兩面瀕臨黃浦江,分別與上海縣陳行、杜行兩鄉,奉賢、松江兩縣隔江相望;西、北與上海縣馬橋、北橋、塘灣、曹行、龍華5鄉相鄰。1992年全區設4個街道辦事處;境域43.6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4.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5628人;有14個民族,漢族占總人口的99.57%。
一
閔行、吳涇地區自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上海建縣後屬上海縣。吳涇地區向為農村;閔行,明弘治年間始有敏行之稱,正德七年(1512年)始稱閔行。
清代,浙江、江蘇的糧米和棉花經過閔行中轉,這裡成為上海地區糧米和棉花的集散地之一。土布、鐵木、飲食、茶館等行業隨之形成。乾隆十二年(1747年)閔行至上海縣城水上航班開通。嘉慶道光年間閔行已有房地產典賣交易。清中葉,閔行已是商業市鎮。
鹹豐同治年間,境內駐有2000多清兵。太平軍進軍上海時,閔行地區舉辦團練,阻攔太平軍東進。光緒年間駐閔行地區清軍在黃浦江江面上安裝水雷,江岸上修築炮台。上海海關稅卡一度設於閔行,徵收運往上海的絲茶關稅。這裡還專設鄉局收取厘金。隨著境內糧米市場的擴大,其他商業因米行而興旺,閔行鎮也因此而繁榮。
民國初年,閔行鎮以糧米棉花市場為主的商業持續發展。民國11年(1922年)滬閔南柘公路滬閔段長途汽車通車,民國12年諸文綺創設浦海商業銀行,為經濟發展創造條件。民國17年後閔行鎮成為上海縣首鎮,花米行、毛豬行,店鋪林立,市面繁榮,人稱“小上海”。
民國9年胡厥文、穆湘瑤引進德國磚窯設備在吳涇地區創立信大磚瓦股份有限公司,董榮清等人引進瑞士設備於民國22年在閔行地區創建中孚染料股份有限公司,兩家公司成為區境內最早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與設備的民族資本企業,開境內創建現代工業之先聲。
民國21年滬杭公路通車,閔行汽車輪渡運行,使這裡成為上海地區通向江、浙、贛、皖之要津。
民國26年抗日戰爭爆發,閔行多次遭受日軍飛機的轟炸,損失慘重。閔行鎮淪陷後,日本侵略者強行進駐工廠、商店、學校和民居,致使有的工廠停產、商店時有歇業、學校一度停課,人民流離失所。
民國35年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通用機器公司因閔行水陸交通便利,地理環境良好,在閔行地區建造通用機器公司閔行製造廠。民國36年閔行鎮有商號333戶,銀行3家,資本總額為1.8億元(法幣),境內經濟一時復甦。
二
閔行地區濱黃浦江上游,有優越的地理條件,閔行鎮有較完備的商業設施,還有現代工業企業。1954年華東工業部確定把閔行地區建設成為以機械工業生產為主的小型城市。1955年上海電機廠、上海汽輪機廠試製成功國內第一台6000千瓦發電機組的主機――發電機和汽輪機。隨著汽輪、電機兩個工人新村的建成,1957年閔行地區人口達36528人。
1958年按照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上海市政府決定在閔行、吳涇地區建立機電和化工基地。是年,國家投資3.31億元在閔行地區建造上海重型機器廠,投資5859萬元建造上海鍋爐廠閔行分部。上海重型工具機廠、上海水泵廠、新民機器廠等一批中型企業也陸續由市區遷址閔行地區,閔行發電廠、閔行自來水廠、閔行污水處理廠等一批骨幹基礎設施相繼建成。1959年建成以一號路為主的10條城市道路,在主要道路兩側配置商業網點。以東風、紅旗新村等處為中心,新建各類職工住宅25萬平方米,學校、醫院、電影院、菜場等設施也開始有系統地逐步配套建成。閔行,上海市第一個工業衛星城的框架基本形成。
吳涇地區原是一片農田,憑藉地域開闊、瀕臨黃浦江的優勢,1958年開始在這裡建造上海吳涇化工廠、上海焦化廠和上海電化廠等大中型企業,還有與之配套的吳涇熱電廠。隨著以吳涇一村、吳涇二村為中心的8萬餘平方米的職工宿舍和住宅的建成,龍吳線的通車,商業網點、文化設施的配置,吳涇初步形成上海市工業衛星城的框架。
三
1959年末閔行、吳涇兩個工業衛星城初步建成。為了進一步加強工業區的領導,以適應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發展的需要,1960年1月5日建立上海市閔行區,常住人口64877人。
閔行建區後,中共閔行區委、區人民委員會組織各方面的力量,為工業生產和人民生活服務。1960年4月~1962年2月,中共上海市委在閔行區試行城市“人民公社”,實施城鄉一體化試點。
1961年5月1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在上海電機廠與上海市勞動模範、科技人員和閔行區的幹部、工人代表歡度國際勞動節,激勵閔行區人民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創業、戰勝困難的決心。面對蘇聯撕毀契約、撤走專家的困難,吳涇熱電廠使一台蘇制5萬千瓦汽輪發電機組於1961年併網發電。次年,由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1.2萬噸水壓機在上海重型機器廠投產,年產2.5萬噸合成氨氮肥設備在上海吳涇化工廠安裝成功。商業職工堅持為工業生產和人民生活服務。區人民委員會組織幹部、工人圍墾奉賢灘涂,建立副食品基地。全區工業生產總產值從1962年的2.3億元上升到1963年的3億元。為了適應上海市工業系統領導體制的改變,1964年5月16日閔行區撤銷,所轄閔行、吳涇兩個街道併入徐匯區。
“文化大革命”時期,閔行、吳涇地區工業發展緩慢,城市建設幾乎停滯。合理的店章、店規和為民服務公約被取消,集市貿易被取締,市場供求比例失調。學校教學秩序混亂,學生知識、道德水平下降。由於廣大幹部職工對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抵制和鬥爭,以及“文化大革命”前形成的物質基礎和科學技術條件,發揮不可逆轉的效能,區境內的工業在曲折中發展。1969年和1973年先後試製成功12.5萬千瓦雙水內冷汽輪發電機組與30萬千瓦火力汽輪發電機組。1970年開始,境內市屬企業和科研單位研製大型運載火箭,1975年運載火箭將科學技術試驗衛星送入軌道。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閔行、吳涇地區在經濟、城市建設、文化等方面發生巨大的變化。為了有利於加強對閔行、吳涇地區的行政領導,統籌規劃工業布局和公用事業建設,改善生產和生活條件,鼓勵市區居民職工遷往定居,1981年2月22日恢復閔行區,境域陸地面積33.0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6036人。
四
閔行恢復建區後,中共閔行區委、區政府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把工作重點放在發展區屬經濟方面,加快城區建設,更好地為全區人民和市屬工業服務。
――城市建設
根據規劃,閔行區先後建成昆陽、碧江、蘭坪、景谷、景東等5個道路排水系統,城區路網排水能力每秒66.7立方米。全區日均生產用電從347萬千瓦增加到545萬千瓦,生活用電從3.09萬千瓦增加到6.85萬千瓦。敷設46公里的輸氣管道和新建11座調壓站,管道煤氣輸配形成網路。民用煤氣(含液化氣)普及率達到82.2%;區內電話通訊實現自動化,用戶放號從1216戶增加到13768戶;日供水能力從5萬噸增加到16.7萬噸,日處理污水能力從2.5萬噸增加到5萬噸。
1982~1992年全區累計投入住宅建設資金5.91億元,竣工住宅120萬平方米,相應配套公共建築設施8.14萬平方米。在定居人口成倍增長的情況下,人均居住面積從5.30平方米提高到7.22平方米。投資1.34億元,興建70多個以科教文衛體設施為主體的急需補缺項目。
閔行區地處黃浦江上游準水源保護區,環境保護工作的重點是工業生產污染源的控制和整治,經過努力,全區已建成“基本無黑煙區”和“煙塵控制區”。工業廢水污染物排放總量1992年比1982年減少70%。1992年在全市各區環境質量綜合評比中,城區環境質量水平閔行區居於首位
――區屬經濟
閔行區商業以國營商業為主導,企事業單位興辦社會商業(亦稱三產),個體商業也隨之興起。1983年8月區屬財貿系統試行經營承包制、租賃制及拆帳制、超額計獎制,經營機制的變革調動了廣大商業職工的經營積極性。1992年全區有商業網點1189家,職工5551人,為全區常住人口的3.6%。區內形成江川路蘭坪路、閔行老街、吳涇二村等3個商業群,另有滬閔路等9個小型網點群。
1982年區屬工業進行產業、產品結構調整,加強外引內聯,管理上簡政放權,實行經濟承包責任制。區屬工業產值由1982年的1363.67萬元上升到1992年的2.06億元,利潤從1982年的186.27萬元上升到1992年的1236.6萬元。1992年區屬工業占地13.26萬平米,職工3574人,固定資產原值5414萬元。
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經濟效益的提高,區財政收入由1982年的1071萬元上升到1992年的8138萬元。
――市屬工業
閔行區的市屬工業由機電、化工、航天、電力等12個行業組成。1992年市屬工業用地10.65平方公里,職工9.28萬人,固定資產原值67.49億元,年產值57.3億元。
機電工業。以製造電站設備為主,用地4.04平方公里,職工4.17萬人,固定資產原值16.54億元。在改革開放中,機電工業的職工把自力更生與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相結合,加快技術進步,縮短與世界先進水平之間的距離。上海電機廠、上海汽輪機廠、上海鍋爐廠從美國西屋公司、燃燒工程公司引進30萬和60萬千瓦全套火力發電機組製造技術。1985年試製成功引進型亞臨界30萬千瓦汽輪發電機組。1990年國內第一台30萬千瓦核能電站機組的主設備全部交秦山核電廠,總裝後正常運行,標誌著境內大型電站設備的設計、製造達到國際先進水平。1955~1992年機電工業向全國提供957台電站設備,總容量3822萬千瓦,為全國火電設備裝機總容量的1/3。上海重型機器廠是華東地區重型機械最大的生產基地和鍛壓中心。1982年後,該廠與聯邦德國合作生產的寶鋼2030冷連軋機製造成功,質量達到當代世界先進水平。
化學工業。用地3.9平方公里,職工3.08萬人,固定資產原值22.23億元。生產化肥、甲醇、硫酸、燒鹼、聚氯乙烯等100多種化工產品。焦炭、炭棒、石墨等產品質量躋身於全國先進行列。1986年上海焦化廠生產的煤氣為上海市民用煤氣供應總量的50%,年生產焦炭150萬噸,為上海市生產冶金焦炭總量的90%。上海氯鹼總廠是國家和上海市“七五”期間的重點建設工程之一,工程總投資17.3億元,1990年底30萬噸乙烯吳涇工程全部建成,年生產燒鹼35萬噸,是全國燒鹼產量之冠。1992年產值10億元。
航天工業。上海新中華機器廠是上海航天基地的大型運載火箭總體設計、製造、總裝的專業廠。1988年9月7日該廠與上海航天局805研究所和上海衛星工程研究所會同有關科研單位和兄弟廠共同協作研製的首枚“長征四號”火箭,將國內第一顆氣象衛星──“風雲一號”送入地球同步軌道。1990年4月7日中國第一顆國外衛星──“亞洲一號”通訊衛星的發射成功,使中國航天工業躋身於國際商用衛星的發射市場。1990年9月3日第二顆“風雲一號”衛星又由“長征四號”火箭送入太空,標誌著中國衛星氣象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電力工業。吳涇熱電廠和閔行發電廠都是華東電網的主力電廠。1992年吳涇熱電廠裝機總容量100萬千瓦。閔行發電廠發電設備容量81.8萬千瓦。
――上海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
建於1982年的上海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上海市最早開發的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1983~1987年完成基礎設施建設與完善服務設施。從1984年首家滬港合資企業創辦,至1992年共引進項目98個,投產74家。契約投資金額6.02億美元,其中外商投資3.31億美元。產品出口型企業占65.3%,技術先進型企業占19.4%。1986~1992年工業總產值累計74.66億元,出口創匯5.36億美元,淨利潤總額12.5億元,實現稅利20.82億元。投資回報率在全國14個國家級開發區中名列前茅,投入1元人民幣的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可引進3.54美元的項目投資,創造3.15美元外匯收入,產出43.8元工業產值,上繳4.8元稅收。1991年上海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進入第二期開發,開發區由原來的2.13平方公里擴大為3.5平方公里。
1992年2月12日鄧小平來這裡視察,高度評價上海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所取得的成績。
――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
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也日趨發展。
區境內市、部屬研究所和市屬、區屬企業內有著近萬名專業人才。據不完全統計,1977~1992年,區境內有222項科技項目獲上海市和中央部(委)以上的科技成果獎,其中上海航天局805所研製的“長征四號”A型運載火箭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特等獎。
1992年區內有高等學校2所,中專3所,技工學校17所,在校學生1.37萬人。中學9所、國小19所,在校學生1.81萬人。閔行區教育系統為高一級學校輸送合格新生;為社會主義建設輸送合格人才;為保衛祖國輸送一批優秀青年,其中周戈伐、唐建光、徐鶴雲、毛一明等為保衛祖國而捐軀。
全區有醫院5所,總床位1111張,平均每千人7.1張,醫技人員1228人,平均每千人有醫技人員7.9人。體育場、游泳池、俱樂部、影劇院、有線電視等文化體育設施俱全。自1986年開始的每年一次“閔行之夏”民眾性文藝活動,在上海市社區文化活動中享有盛譽。
1982~1992年,是閔行區人民求實奮進的10年,艱苦拼搏的10年,成果輝煌的10年。
為了使上海市的行政區划進一步趨向合理,有利於上海市總體規劃和經濟發展戰略的順利實施,理順城鄉管理體制,實現城鄉一體化,加快區域經濟的發展,1992年9月26日撤銷閔行區,所屬地區與同時撤銷的上海縣合併,建立新的閔行區。閔行區的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建設為新閔行區增添新的力量,在新閔行區建設中將發揮重要作用。
閔行──這顆鑲嵌在黃浦江上游的明珠,將放射出更加燦爛奪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