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成就
工作期間,為縣委主編過《科學種田小報》,為縣總工會主編過《職工園地》等較有影響的小報。1982年,中共黨的十二大勝利閉幕後,應《陝西日報》社記者之約,為配合整黨,先後調查走訪了縣級機關64個單位,14個鄉鎮黨委,和300多名工人、幹部、職工、農民、教師、黨員進行了交談。在掌握了大量事實的基礎上,寫出了題為《黨風不正,國無寧日》的調查報告,主要揭露反映了長武縣委少數領導以權謀私、貪污腐敗、虛報浮誇、欺下瞞上、弄虛作假等不正之風的問題,被《陝西日報》、《農民日報》、《人民日報》內參刊用後,1983年10月4日,中共長武縣委、縣政府召開萬人大會,以“莫須有的罪名”,宣布開除公職。遭打擊報復後,20多年來,在逆境中,他還給《人民日報》、《中國農民報》、《陝西日報》、《陝西農民報》、《西安晚報》、《三秦都市報》撰稿達5600多篇,被刊用了3680篇,60%以上仍有批評揭露不正之風,抨擊陰暗面的力作,在省內外亦有較大的影響。由於寫稿評報,被《陝西日報》、《法制周報》等聘為特約評報員。同時,寫出了長達200多萬字的書稿9部。《談古論今話地名》、《長武風采》、《奉獻者之歌》、《西部長武人》、《心中的歌》、《三秦之光》等書,已由三秦出版社出版發行,且獲陝西省文聯二等成果獎,並被陝西省檔案館收藏,《談古論今話地名》書,51萬字,詳細介紹了全國30個省市縣鄉村1600多處地名來歷、地名掌故和地名源淵,熔知識性、趣味性、可讀性於一爐。該書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賈芝題簽。同時,有許多作品、格言、詩詞、論文被國家級文庫收集。他不忘民眾疾苦,月接待來訪農民達40多人,或代筆寫狀,或指點迷津,或啟迪思路,以解民憂為旨,愛到農民好評。他擅長詩詞藝術的研究、探索與創作,注重深入實際感悟人生,其作品以極為凝鍊的筆墨,烘托出極為深邃的意境和寬廣的情蘊,行文簡潔犀利,想像奇特新穎;文字對仗工整,清嫻淡雅幽香;語言質樸明達,刻畫細緻真切。情景交融,情事合一,情理互現,熔思想和藝術於一爐,極富哲理和穿透力、感染力,具有較強的獨創性及鮮明的個性。在內容上或大氣,或達觀,或悲壯,或淒婉,或哀怨,或憤慨;在表達上或直白,或含蓄,或形象,或深沉。無論是謀篇布局還是遣詞用句,都顯示了其嫻熟的藝術功力,創造性實現了景致與情懷、現實與歷史的和諧統一,自然而然地從多種角度折射出其馨香的品德和高潔的志向。撫今追昔,勇於創新,在創作實踐中豐富和發展了新的理論,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和寶貴的經驗,撰寫了多首具有較高學術研究價值的精品詩作,在學術界引起了廣泛關注,不僅凸現了他對生活的深入觀察和藝術把握,也從另一個側面展示了一個詩人在二十世紀所取得的創作業績和向社會奉呈的代表性佳作,為有關部門和相關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提供了參考借鑑史料,為中國文學事業的繁榮和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其事跡在省、市報刊報導介紹,並載入《中國當代創業英才》、《中國人才庫》、《中國國情報告 專家學者卷》、《民族之光》、《情系中華》、《世界優秀人才名典》、《世界人物辭海》、《騰飛中國人》、《盛世中華》等40多部辭書中。其次,他還有書法、繪畫、評論、集郵、收藏等多種愛好,作品、藏品曾在各縣展出,深受歡迎和好評,其收藏事跡已載入《二十世紀中國收藏家大辭典》、《中華收藏名家風采錄》、《中華收藏名家大典》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