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長調
蒙古長調是一種具有鮮明的遊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徵的獨特演唱形式,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語言述說著蒙古民族對歷史文化、人文習俗、道德、哲學和美學的感悟。它集中體現了蒙古民族遊牧文化的特點,並與蒙古語言和文學等息息相關。
可以說,蒙古長調演唱藝術是代表蒙古歌唱藝術最高成就的藝術形式。千百年來,蒙古歌唱家代代相傳,口承心授,使長調成為具有成熟表現手法的藝術形式。它有著和世界上任何民族歌唱藝術不同的結構和要素。
長調尤其值得稱道的是悠揚的旋律、繁複的波折音和只可意會的內在節律。演唱長調時,常有將一個完整樂段從低音區提到高音區,再降到低音區的完整過程,有時一支長調要用幾組這樣的過程。長調在音樂上的主要特徵是歌腔舒展,節奏自如,高亢奔放,字少腔長,不少樂句都有一個長長的拖音,再加上起伏的顫音,唱起來豪放不羈,一瀉千里。
長調一般為上、下各兩句歌詞,即四句歌詞分兩遍唱完。長調演唱藝術只能根據演唱者的生活積累和對自然的感悟來掌握,而不能象短調歌曲的節拍那樣以“強和弱、1和2”來固定地表達。即不同的人演唱的節律各不相同。長調歌詞的絕大多數內容都是描寫草原、駿馬、駱駝、牛羊、藍天、白雲、江河、湖泊等。而對這些草原特有的景色,只有悠遠的長調才能絕妙地加以表現。蒙古長調的唱法以真聲為主,它感嘆自然、謳歌母愛、讚美生命、訴說愛情,它把蒙古民族的智慧及其心靈深處的感受表現得淋漓盡致。
不論人們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只要聽到悠揚舒緩的蒙古長調,便會聯想起那茫茫無際的大草原,聯想到藍天、白雲、氈包和畜群,都會令人體味到草原獨有的春天的喜悅、夏天的激情、秋天的深沉和冬天的蒼涼。長調是流淌在蒙古人血液里的音樂,是離自然最近的一種音樂,是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產物,是一種心靈對心靈的直接傾訴。
特點
音樂特點為音調高亢,音域寬廣,曲調優美流暢,旋律起伏較大,節奏自由而悠長,多採用複合式節拍。曲式結構以上、下句構成的樂段較為常見,也有復樂段乃至多樂段構成的聯句體,以非方整性結構居多。歌詞多以兩行為一段,在不同的韻步上反覆疊唱。詞曲結合則“腔多字少”,常用甩腔和華彩性拖腔,以各種裝飾音(諾古拉)點綴旋律。除獨唱外,還有齊唱、對唱、伴唱,乃至“潮爾”合唱等演唱形式。
“蒙古族長調民歌”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種形式,蒙古族民歌分為長調和短調。在蒙古族形成時期,長調民歌就已存在,字少腔長是其一大特點。根據蒙古族音樂文化的歷史淵源和音樂形態的現狀,長調可界定為由北方草原遊牧民族在畜牧業生產勞動中創造的,在野外放牧和傳統節慶時演唱的一種民歌,一般為上、下各兩句歌詞,演唱者根據生活積累和對自然的感悟來發揮,演唱的節律各不相同;長調歌詞絕大多數內容是描寫草原、駿馬、駱駝、牛羊、藍天、白雲、江河、和湖泊。
長調旋律悠長舒緩、意境開闊、聲多詞少、氣息綿長,旋律極富裝飾性(如前倚音、後倚音、滑音、回音等),尤以“諾古拉”(蒙古語音譯,波折音或裝飾音)演唱方式所形成的華彩唱法最具特色。
作為與盛大慶典、節日儀式有關的表達方式,長調在蒙古社會享有獨特和受人推崇的地位。婚禮、喬遷新居、嬰兒降生、馬駒標記以及其他蒙古遊牧民族的社交活動和宗教節慶儀式上,都能聽到長調的演唱。包含摔跤、射箭和馬術比賽的狂歡運動會“那達慕”大會上,更能聽到長調。
長調是抒情歌曲,由32種採用大量裝飾音的旋律構成,它讚美美麗的草原、山川、河流、歌頌父母的愛情、親密的友誼,表達人們對命運的思索。它的特點是:大量使用裝飾音和假聲,悠長持續的流動性旋律包含著豐富的節奏變化,極為寬廣的音域和即興創作形式。上行旋律節奏緩慢穩定,下行旋律常常插入活潑的三音重複句式,這來自對草原生活步調的模仿。長調的演唱和創作與牧民的田園式生活方式緊密相連,這是蒙古族仍然廣泛延續的生活方式。
代表作
優秀的長調民歌有流行於阿拉善的《富饒遼闊的阿拉善》、《輪番酒之歌》、《查乾套海》、《辭行》、《牡丹梁》等,流行於呼倫貝爾的《遼闊的草原》等,流行於錫林郭勒的《小黃馬》、《走馬》等,流行於科爾沁草原的《威風矯健的馬》、《思鄉曲》等,都是樂段體的長調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