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園

展園東南部以表現水城為主題,寬闊的湖面隱喻東昌湖,湖面北部是主體建築——— 按照1:5比例縮小的光岳樓,樓內是一個小型的民俗展覽館。展園中部是溪流,代表穿越水城的古運河,也寓意聊城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歷史長河。園子西北部以表現景陽岡、古阿井為主題,在植物景觀的襯托下,體現“小園宜分”和“小中見大”的特點,有篆書“古阿井”,鐫刻“景陽岡”、“江北水城”、“運河古都”等。全園用現代園林景觀的語言和手法,著力表現聊城市“江北水城、運河古都”以及“魯西重鎮”的城市特徵。
寧波園

寧波園在國內園中第一個舉辦竣工典禮。寧波擁有全國最大的藏書樓天一閣,寧波園的整體布局參照了天一閣的布局形勢,在造園特色上,主要突出塑造江南水鄉大戶人家的感覺。該園的最大特色是外水系,展園牆外水系圍繞展園一圈;寧波園正對門是一道屏風牆,屏風上面刻有鄞縣通志及最早的城市格局,牆的背面刻有著名學者對天一閣藏書評價的題詞。寧波園中央是座石橋,種植水生植物。園內植被種植多以南方的竹子、水蔥、茭白、水生美人蕉、睡蓮、山茶等為主。
威海園

在總體植物配置上,“威海園”還採用威海的鄉土樹種以及地域性植被進行綠化造景,以大喬木支撐展園內的綠化骨架,並輔助以花灌木和時令花卉,力求使植物配置形成多層次的生態群落。湖邊種植菖蒲、水生鳶尾、蘆葦等各類水生植物,以一種小中見大的造景手法展現了威海自然和諧的濕地生態景觀,突出威海的植物特色和農家庭院風情。
整個展區通過海草房、漁網、桅桿等地方元素,以自然古樸、恬淡雅致的膠東生態人文景觀,向人們展示了威海的自然風貌、民俗風情和獨特的濱海城市魅力。
齊魯園

17城市園區設計方案很好地體現了城市的文化特色,兼顧了地形地貌、植被現狀等。
濟南園
以“古城泉韻”為主題,以泉文化為表現內容,滲透出古城濟南的文化氣息及韻味。青島園以“帆船之都”為主題,展示青島的海濱風貌。
淄博園
以“齊地、齊人、齊文化”為主題,再現古齊國風貌。菏澤園
以“萬斛春”為設計主題,引自元代著名詞人李孝光有描繪牡丹詩句“富貴風流拔等倫,百花低首拜芳塵。畫欄繡幄圍紅玉,雲錦霞裳涓翠茵。天是有各能蓋世,國中無色可為鄰。名花也自難培植,合費天工萬斛春。”以“牡丹城”作為主軸,以牡丹花作為脈絡,通過運用雕塑、特色鋪裝等小品,將“武術之鄉”、“書畫之鄉”、“戲曲之鄉”的特色融入其中。菏澤園根據整體的布局和內容,劃分為五個景點:花團錦簇、夢花照影、花鄉民風、見月流芳、蓼汀花洲。菏澤室外落地景園位於長清景觀湖五號路東側,兩條園區道路相接之處。地勢南低北高,高差大約在2米左右,地形不利於人流的集中和景園中景點的圍合。基地現狀為苗圃,由於與五號路緊鄰,五號路西側的山東交通學院樓群成為了菏澤園自西向東觀景的一道不良背景,在設計中以背景林帶應予以遮擋。
景園北側為山體,是景園自南向北視線的延伸,成為借景的主要對象。
交通指南
自駕線路
1、沿濟微路(104國道)向西——崮山路口(炒米店)向西2500米——園博園正門(水之門);2、沿經十西路(220國道)向西——長清段大學路口向東——紫薇路與大學路交叉口——園博園正門(水之門);3、京滬高速公路崮山出口——下高速向西2500米——園博園正門(水之門)。公交線路
1、可以乘坐K301路公交至長清大學路站下車;2、K302或20路公車至長清科技園中醫藥大學或輕工業學院下車;濟長巴士6時至19時:
3、從市區火車站和長途汽車總站乘巴士,到長清科技園中醫藥大學或輕工業學院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