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人民政府網站(www.ccszf.gov.cn)是長春市人民政府為適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對政務工作的要求,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在網際網路上建立的綜合性政府入口網站。長春市人民政府網站由長春市人民政府主辦,長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承辦。市政府電子政務服務中心具體負責規劃建設和日常運行管理。
網站理念
長春市人民政府入口網站自建站以來,緊緊圍繞加快城市信息化建設,全面建設“數字長春”的目標,以“強化服務,便民利民”為宗旨,以資源共享,合理共建為原則。始終致力於政務信息資源開發,整合與利用工作,並注重利用網路平台,建立起市民與政府之間便捷的溝通橋樑。在推進地方政務信息公開,接受民主監督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頻道欄目
長春市人民政府網站現有《長春概況》、《政務公開》、《投資長春》、《辦事服務》、《政府建設》、《政務互動》等6個頻道,共82個欄目,內容覆蓋市政府工作的各個方面。
長春市人民政府網站自1999年10月,經過數次改版,現已日臻完善。通過各類政務信息資源的整合,初步形成了信息分類科學、服務功能完善的綜合入口網站。現階段網站的工作重點是進行網上辦事套用開發,努力做到對企業和公眾提供“一站式”服務,最終建設成為面向企業和公眾的統一的政府監管與服務平台。
城市概況
1948年10月19日長春解放,長春城市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解放後,長春城市職能經歷了3個發展階段。
(一)從消費型城市轉向生產型城市淪陷期間,長春曾是日本在東北的殖民統治中心,商業比較發達,飯店、旅館、影戲院很多,還有專供日偽機關團體和官吏使用的各種“會館”,煙館和妓院則極為興盛。工業生產方面,除一些建築業、建材業外,主要是印刷、火柴、制粉、制油、釀酒、食品、捲菸等消費資料工業,規模不大,設備落後,是一座典型的消費型城市。國民黨占據長春兩年多,由於沒有任何建設,長春消費型城市的性質依然沒有改變。
1948年長春解放後,中共長春市委、市政府決心將消費型城市改造成生產型城市。經過4年的努力,長春的國民經濟得到了全面恢復並有一定發展。1952年全市國營工業總產值比1949年增長4.3倍;集體工業總產值增長20倍;私人工業總產值增長2.6倍。隨著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特別是國營經濟的發展壯大,長春經濟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形成了以國營經濟為主體,以集體經濟為輔助,以私人經濟為補充的社會主義經濟體系。國營經濟的迅速發展,為長春市由消費型城市轉向生產型城市打下了基礎。第一個五年計畫期間,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建成投產,客車廠、機車廠、柴油機廠、拖拉機廠等一大批中央國營企業也相繼建成投產。在中央工業的帶動下,地方工業發展迅猛,從根本上改變了長春工業的落後面貌,完成了由消費型城市向生產型城市的轉變。
(二)從封閉型城市轉向開放型城市長春城市在經過一段曲折發展之後,開始由封閉型城市轉向開放型城市。長春市開始執行第二個五年計畫時,由於受“左”傾思想的影響,國民經濟嚴重失調,,工農業生產不得不退了下來。經過3年調整,長春工農業生產開始回升。“文化大革命”期間,工業生產搞封閉式的“小而全”農業生產搞“窮過渡”,條塊分割,地區封鎖嚴重,剛剛回升的式農業生產又一次退了下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由於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長春城市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改革開放以來,長春市抓住國內和國際兩個大市場,招商引資,內引外聯,協作配套,優勢互補,衝破了封閉型的管理體制。在參與國內橫向經濟聯合的同時,積極參加了國際經濟大循環,建立了以長春市為中心,以縣城為紐帶,以農村為基礎的城市管理模式,增強了輻射力和吸引力,促進了城市功能更加開放,完成了向開放型城市的轉變。
(三)從近代中心城市轉向現代國際化城市,長春市委總結了長春城市的演變經驗,對長春城市的發展作出了重大戰略決策。決定用30年左右的時間,把長春市建設成為現代國際化城市。市委決定分3步實現這一戰略目標。1993年至2000年為打基礎階段;2001年至2015年為發展階段;2015年至2020年為完善提高階段。把長春市建成高度發達的市場經濟,高度發展的精神文明,高效能的基礎設施,高水平的城市管理,高質量的生態環境,使長春市在亞太經濟圈乃至世界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