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9/5b1/nBnauM3X4AzN1ATN0EjM4UjNxMTMzQTM1kTMwADMwAjM2EzLxIzL1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學校簡介
長春中醫藥學院前身是始建於1950年的長春市中醫進修學校。吉林省第二個“五年規劃”對衛生事業的發展提出了要求,經過艱苦的第一次創業,1958年成立了長春中醫學院, 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為學校題寫了校名。1962年吉林省衛生幹部學校併入學院,1970年全國高等院校調整時期學院合入了當時的吉林醫科大學。1978年恢復了長春中醫學院建制,學校完成了卓有成效的第二次創業。此後,學院逐步發展成為吉林省中醫藥教育、科研、醫療和對外交流的中心。2000年吉林省職工醫科大學和長春中醫學院附屬衛生學校整建制地併入學院。近年來,學院著眼未來,立足長遠發展,整合教育資源,不斷擴大辦學規模,提高辦學質量和效益,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把學校建成“中醫藥大學”的第三次創業。2006年經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為長春中醫藥大學。
歷史沿革
學校始建於1950年的長春市中醫進修學校。 吉林省第二個“五年規劃”對衛生事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經過艱苦的第一次創業,1958年成立了長春中醫學院, 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為學校題寫了校名。1962年吉林省衛生幹部學校併入學院,1970年全國高等院校調整時期,學院併入了當時的吉林醫科大學。1978年恢復了長春中醫學院建制,完成了卓有成效的第二次創業。此後,學院逐步發展成為吉林省中醫藥教育、科研、醫療和對外交流的中心。2000年吉林省職工醫科大學和長春中醫學院附屬衛生學校整建制地併入學院。進入新的世紀,學校著眼未來,立足長遠發展,整合教育資源,不斷擴大辦學規模,提高辦學質量和效益,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把學校建成“中醫藥大學”的第三次創業。2002年學校建成了新校區;2003年成為了博士學位授權單位;2004年成為了省屬重點高校;同年在全國有博士授權的一級學科水平評估中,主幹學科中醫學、中藥學雙雙躋身10強;2006年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將原長春中醫學院更名為長春中醫藥大學。學校的事業蒸蒸日上,發展勢頭十分迅猛,提高了學校的綜合實力,堅定了學校創建一 流中醫藥大學的信心,把學校帶進歷史發展的新階段。
第三次創業 以五年五個標誌性成果寫入學校的發展史,實現了學校事業的跨越式發展。 2002年,淨月校區投入使用;2003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我校成為博士學位授權單位;2004年,在全國具有博士學位授權的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中,我校中醫學、中藥學位居第6位、第9位;2004年,吉林省人民政府確定我校為省屬重點高校;2006年教育部批准我校更名為長春中醫藥大學。
辦學規模
學校設有三個校區(淨月校區、紅旗校區、民主校區),總占地面積56.61萬平方米(850畝),總建築面積26萬平方米,淨月主校區坐落在風景宜人的淨月旅遊經濟開發區。學校具有較完整的教學、科研、醫療體系,設有11個教學單位,2所直屬三級甲等附屬醫院,5所非隸屬關係附屬醫院,其中3所為三級甲等醫院。有10所專科專病醫院,11個研究所,69個教學實習基地。
學校設有本科專業12個,碩士學位授權點22個,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全日制在校生6989人,其中本科生5731人,專科生380人,研究生595人,留學生128人。基本形成了以中醫藥學科為主體,醫、工、管、文等多學科交叉滲透、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結構。
教育成果
學校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8門,省級優秀課程34門。主編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12部。在近兩次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評選中獲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學校有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學校有1個國家級規範化中藥藥理實驗室,1個省現代中藥工程研究中心。省部級重點學科8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4個。2004年,在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中,中醫學和中藥學分別排名第6位和第9位。“十五”以來,學校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26項,省部級科研項目367項,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勵35項,其中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參與的2項科研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對外交流
學校是教育部首批批准招收國外留學生的中醫藥院校,留學生培養涵蓋本科生、研究生教育兩個層次。廣泛開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成功主辦中醫藥國際學術會議,與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校與研究單位保持著長期的友好往來。
近年來,學校的建設發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和各級政府的充分肯定。2007年學校榮獲吉林省“五一”勞動獎狀,基礎醫學院成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學校今後將繼續堅持以人為本,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十一五”發展規劃的宏偉藍圖,積極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為中醫藥事業的發展服務,努力建設成一流的中醫藥大學。
院系設定
第一臨床學院:設有中醫學、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醫學(中醫骨傷科學)、臨床醫學
藥學院:設有中藥學、製藥工程、藥物製劑、藥學
護理學院:設有護理學、護理學(英語)
針灸推拿學院:設有針灸推拿學、針灸推拿學(全科醫師)、針灸推拿學(英語)、針灸推拿學(康復治療)
人文管理學院:設有公共事業管理(衛生事業管理)、公共事業管理(藥事管理)、公共事業管理(衛生監督)、市場行銷、英語、日語
基礎醫學院:設有生物科學專業。
學校有1個國家級規範化中藥藥理實驗室,省部級重點實驗室4個,1個省現代中藥工程研究中心。
辦學理念
吉林省唯一一所中醫藥高等學府,經過近50年的發展歷程,幾代人辦學經驗的繼承,隨著歷史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積澱和形成了我校特有的學校文化,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啟古納今,厚德精術”的辦學理念,集中體現了現代中醫藥教育的發展觀、教育觀、人才觀和質量觀,體現了傳承與 創新的統一和德育與智育的統一。
“啟古納今”,體現了中醫藥事業“繼承不泥古,發揚不離宗”的發展思路。“啟古”,就是善於開啟中國古代文化的寶庫,不斷繼承、發現和挖掘古代中醫藥學的精華,重視和遵循傳統中醫藥教育的規律,汲取傳統中醫藥教育的經驗。繼承是發展的前提,強調在系統、完整、充分地繼承中醫藥傳統基礎上,實現更好地發展。“納今”,就是要廣納現代科學技術並根據中醫藥學內部的規律客觀地認識、研究和豐富發展中醫藥學,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及專業設定上與時俱進,積極促進學科交叉與融合,同時不斷擴大中醫藥學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厚德精術”,體現了教育過程和教育目標的統一,體現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統一。“厚德”,就是強化思想道德建設,在實踐中不斷培養和提升教師的師德、醫生的醫德和學生的品德,達到完美的思想境界。“精術”,就是要培養和樹立“勤求古訓”、“博採眾方”,不斷攀登醫學高峰的精神。精研古今中醫藥學及相關現代科學知識,精通教育方法,精熟醫學技能,為人才培養和人類健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