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嘴地鶇

長嘴地鶇

長嘴地鶇是一種中等體型的鳥類。它性羞怯,棲居於常綠林的各層。

基本信息

基本概述

長嘴地鶇長嘴地鶇

物種名:長嘴地鶇 Dark-sided Thrush

物種命名人:Blyth

物種命名年代:1847年

分類:雀形目 >鶲科> 地鶇屬 (PASSERIFORMES > Muscicapidae > Zoothera marginata)

形態描述:

長嘴地鶇長嘴地鶇

中等體型(25厘米)的深褐色而尾甚短的地鶇。嘴長而略下彎,上體深紅褐。初級飛羽的近紅色斑塊與覆羽及上背的深褐色成對比。眼先及頭側有淺色而呈擴散形斑紋。深色月牙形耳羽不如其他褐色型地鶇明顯,外側尾羽羽端無白色。
虹膜-褐色;嘴-深褐;腳-褐色。

叫聲:

被驅趕時發出短串的不悅耳粗音kuk。有深喉音的tchuck。鳴聲為單薄的笛音似虎斑地鶇但較輕柔而短促(0.5 秒),音調下降。

分布範圍:

喜馬拉雅山脈中部及東部、東南亞。長嘴地鶇在中國分布較少,僅在雲南西雙版納的南部有記錄。可能也出現於西藏東南部。棲居於常綠林的各層。

生活習性:

甚羞怯,常於地面挖掘近溪流的鬆軟泥土。

鶇類共性:

主題:大長嘴地鶇 作者:王吉衣 物種名:大長嘴地鶇 拍攝地:雲南瑞麗莫里 拍攝時間:2007-2-4主題:大長嘴地鶇 作者:王吉衣 物種名:大長嘴地鶇 拍攝地:雲南瑞麗莫里 拍攝時間:2007-2-4

森林性鳥類,常在喬木或樹叢間棲息,以昆蟲、無脊柱動物及植物漿果為食,多數在地面或近水處覓食。體型較大(多超過20厘米,比麻雀大)顯粗壯,嘴較短直,呈錐形,腳強壯,善於樹棲及林中穿行。一般單獨或成對活動,少見集群。多數種有鮮麗明顯的體色、體斑或點斑,是類較易識別的鳥類。


相似鳥類:

體型更大而嘴長的大長嘴地鶇Z. monticola在中國已有新記錄,在西藏東南部及雲南東南部(金屏)都有見。其與長嘴地鶇的區別在頭側深褐,下體具深色點斑而非鱗狀斑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