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真(688~763)
正文
唐代赴日傳法名僧。日本常稱為"過海大師"、"唐大和尚"。俗姓淳于。揚州江陽縣(今江蘇揚州)人。十四歲(一說十六歲)於揚州大雲寺出家。曾巡遊長安、洛陽。回揚州後,修崇福寺、奉法寺等大殿,造塔塑像,宣講律藏。四十餘年間,為俗人剃度,傳授戒律,先後達四萬餘人,江淮間尊為授戒大師。當時,日本佛教戒律不完備,僧人不能按照律儀受戒。733年(日本天平五年),僧人榮叡、普照隨遣唐使入唐,邀請高僧去傳授戒律。訪求十年,決定邀請鑒真。 742年(唐天寶元年)鑒真不顧弟子們勸阻,毅然應請,決心東渡。由於地方官阻撓和海上風濤險惡,先後四次都未能成行。第五次漂流到海南島,榮叡病死,鑒真雙目失明,751年(唐天寶十載)又回到揚州。經過十二年努力,鑒真終於在753年(唐天寶十二載)冬搭乘日本遣唐使團的船東渡,同行弟子中包括尼三人和胡人安如寶、崑崙人軍法力、占婆人善所。鑒真所乘船於754年1月17日(日本天平勝寶五年十二月二十)到達薩摩國川邊郡秋妻屋浦(今鹿兒島縣川邊郡秋目浦),一個多月後(754年 3月2日)在盛大隆重的歡迎下進入首都奈良。
當年(日本天平勝寶六年),鑒真在奈良東大寺設立戒壇,日本僧人在稱為"三師七證"的十位和尚參加下出家受戒,此為日本正規受戒之始。天皇任命鑒真為大僧都,成為日本律宗始祖。759年(日本天平寶字三年)他建立的唐招提寺開基。鑒真攜帶不少佛經、佛像、佛具等到日本,雖已雙目失明,還能協助校訂寫本佛經的訛誤,用嗅覺鑑定草藥。同行弟子有的擅長雕塑、繪畫、建築等,傳播了唐朝文化。 763年(日本天平寶字七年、唐廣德元年)鑒真圓寂。他對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貢獻,弟子為他所塑乾漆夾紵像,一千二百餘年來,始終受到日本人民的景仰。1980年,日本曾送這座塑像短期來華,成為中日友好關係史上的佳話。(見彩圖) 參考書目
真人元開著,汪向榮校註:《唐大和上東征傳》,中華書局,北京,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