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店窯遺址

鐵店窯遺址

鐵店窯遺址位於浙江省金華縣琅琊鎮鐵店村及其周圍的山坡上,其年代上起北宋(公元960年),下至元代(公元1271年),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早在東漢及三國[中國東漢與西晉之間的歷史時期]時期,婺州窯的堆塑工藝就相當成熟。到了宋代,鐵店窯發展到高浮雕階段。但現在1000多平方米的古窯址,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

基本信息

簡介

鐵店窯遺址位於浙江省金華縣琅琊鎮鐵店村及其周圍的山坡上,其年代上起北宋(公元960年),下至元代(公元1271年)。

鐵店窯燒造的瓷器品種有青釉瓷器和乳濁釉瓷器,以乳濁釉瓷器為主。乳濁瓷器是鐵店窯最具特色的產品,種類不但有碗、盤等日常生活用器,還有三足鼓釘洗、鬲式爐和花盆等。乳濁釉是一種二液相分相釉,燒成後,呈天青、天藍、月白色,均具有繭光般幽雅的藍色光澤,沒有帶銅紅斑彩的,藝術效果頗佳。器物紋飾以素麵為主。鐵店窯乳濁釉瓷器與北方同時期的乳濁釉瓷器有明顯的區別,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其中元代燒制的乳濁釉瓷器曾遠銷海外。

發展歷史

鐵店窯遺址鐵店窯遺址
鐵店窯是一個以婺州窯為基礎發展起來又獨立於婺州窯系的新窯系,燒造歷史從唐至元,它是以金華琅琊鎮鐵店窯為代表的以生產乳濁釉瓷為主的窯系。琅琊鐵店窯遺址是現存數百座婺州窯址群中唯一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據考證均為北宋龍窯,共九座。此窯口古代一直向海外出口貿易瓷,尤其以1976年和1977年新安海底遺物打撈出的144件類鈞鐵店窯乳濁釉瓷器最為轟動陶瓷考古界。

鐵店窯址形狀中間低、兩邊高,窯身落在山脊上,由南向北逐步增高,是典型的龍窯結構。在眾多的窯址中,1號址最為明顯,長50餘米的窯身、窯頭及用來取土的土塘,雖歷經千年風雨仍清晰可辨。裸露或鑲嵌在黃土地表上的碎瓷片,林林總總、形狀各異,顯示了這裡曾生產種類豐富的各類瓷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