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居簡介
![萬濤故居](/img/a/757/n5GcuM3X4YjN2QDN2kTMykDMxUTM4QjMycDNzQTNwAzMxAzL5EzL4Y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人物簡介
![萬濤](/img/8/ecd/nBnauM3XwUzNxYzN3MjMykDMxUTM4QjMycDNzQTNwAzMxAzLzIzLy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1927年,為貫徹中央”八。七”會議決議,黨中央派萬濤任中央巡視員,到湖北省指導農運、農暴工作。1928年1月,鄂西特委在沙市成立,周逸群任書記,萬濤為委員,後任副書記兼組織部長。他與周逸群、段德昌等同志領導鄂西的游擊戰爭,為鞏固鄂西革命根據地以及湘鄂邊蘇區的創建和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1930年初,萬濤擔任紅四軍第二路黨代表,與賀龍、周逸群一起堅決抵制李立三的”左”傾錯誤路線,使根據地得到了鞏固和發展。同年9月,鄂西特委改為湘鄂西特委,萬濤為副書記。1931年3月,湘鄂西中央分局、臨時省委成立,萬濤任中央分局軍委委員、臨時省委常委和省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團委員。同年9月下旬,被任命為紅三軍前委書記和紅三軍政治委員,與賀龍同志並肩戰鬥,鞏固和發展了洪湖蘇區。
不久,忠實執行王明”左”傾路線的夏曦撤銷了萬濤的政委職務,改派到湘鄂西任臨時省委任宣傳部長。萬濤不計個人得失,身處逆境,仍積極工作,與錯誤路線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1932年秋,由於肅反擴大化,萬濤同志沒有犧牲於槍林彈雨的戰場,卻被錯殺於他親手創建的洪湖革命根據地的荊門地區監利縣周老嘴。其時,年僅僅28歲。1957年12月,國務院擬就的《洪湖革命紀念碑碑文》中寫上了萬濤的名字。1979年版的《辭海》,也列上了”萬濤”的條目。萬濤烈士的英名,將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