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茂初

(Dr. Zhong, Maochu,1965—),經濟學博士、教授。1965年1月出生於江西省銅鼓縣。1980年考入南開大學物理系,1984年畢業並獲理學士學位;1984年考入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攻讀數量經濟學研究生,1987年畢業並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2000年在職起攻讀政治經濟學博士研究生,2004年獲經濟學博士學位。1987年始就教職於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1993年晉升副教授,2004年晉升教授。民革成員,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顧問,贛南師範大學兼職教授。

基本信息

學術經歷

1992—1993年在日本立教大學(Rikyo University)進修;1998—1999年在日本一橋大學(Hitotsubashi University)客座研究;2003年在日本國際交流基金(The Japan Foundation)關西國際中心客座研究,並先後到廣島大學、京都大學、札幌大學、同志社大學進行學術交流。

學術著作

《可持續發展的理論闡釋——物質需求、人文需求、生態需求相協調的經濟學》(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

《知識經濟學??可持續發展辭典》(主編,現代知識出版社2004年版)

《個體經濟學解析》、《總量經濟學解析》(經濟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

學術論文

環境庫茨涅茲曲線的虛幻性及其對可持續發展的現實影響,《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5年第5期;

生態保護區的發展,誰擔其則?--從可持續發展角度對生態功能區與發達地區關係的分析,《生態經濟》,2005年第9期;

生態維護與貧困治理--論退耕還林等政策的可持續發展意義,《綠色中國(理論版)》,2005年第8期;

社會科學中的測不準原理與制衡GDP,《科學管理研究》,2005年第4期;

第一生產要素:形成生態環境危機的關鍵因素,《自然辯證法研究》2005年第8期;

可持續消費:從物質需求、人文需求、生態需求視角的闡釋,《消費經濟》 2004年第5期;

生態林的利益博弈,《綠色中國(理論版)》2004年第8期;

持続可能な発展」に関する経済學的諸問題の帰納――人間需要の分類に基づく視點からの検討,日本國際交流基金関西國際センター「論文発表集」2003年7月;

“國際標準化”的經濟分析,《中外管理》 2001年第2期;

Five Kinds of Macroeconomic Activities—Macroeconomic Models and The Analysis on Chinese Economy(1991—1998),IERof Hitotsubashi University,No 363 ,1999;

知識經濟及其發展趨勢的理論分析,《世界經濟 》1999年第1期;

知識經濟的本質:知識配置資本,《人文雜誌》 1999年第2期;

論知識經濟,《學術月刊》1998年第9期;

中國經濟體制市場化研究(與陳宗勝、周冰合作),《中國社會科學季刊》 1998年夏季卷;

無形資產配置資本,第一生產要素:推動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社會科學輯刊》 1997年第3期;

“巨觀經濟運行理論模型”及其對滯漲的解說,《經濟學動態》 1996年第4期;

巨觀經濟理論模型及對經濟周期的解說,《南開經濟研究》 1996年第3期;

第一生產要素是推動社會發展的要因,《現代哲學》1996年第2期。

當前主要研究課題:《南水北調工程對中國社會經濟的影響》(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的社會保障理論創新與制度設計》(南開大學文科創新基金)、《西部大開發雲南實施效果的評價》(雲南省課題)。

招生專業:產業經濟學(方向一:資源環境經濟與可持續發展;方向2:技術創新與知識經濟)

代表性學術觀點之一:首創提出:“人類需求劃分為物質需求、人文需求、生態需求三個層次”,以此作為邏輯起點,可以系統地解釋多數的可持續發展經濟學問題。如:1)人類經濟活動為什麼會導致“不可持續發展”?這是因為人類以過當的物質投入來過當地追求物質需求、而忽視人文需求和生態需求以及三種需求協調的結果;2)一個國家“完善的發展”應當追求什麼?一要追求社會成員物質需求滿足程度的提高(即經濟成長),二要追求人文需求滿足程度的提高(即社會發展和社會公平),三要追求生態需求滿足程度的提高(即生態環境的保護);3)“可持續發展”對經濟學有什麼影響。一要討論物質需求滿足過程中的效率問題(即資源配置),二要討論人文需求滿足過程中的效率問題(即公平與分配),三要討論生態需求滿足過程中的效率問題(即資源環境對經濟活動的承載力);4)目前制約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的因素是什麼?既不是勞動短缺、也不是資本短缺、也不是技術進步不足,而是資源環境的承受能力的制約......這一論點,可以對多數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可以作出較完善的解釋。(出版《可持續發展的理論闡釋》及發表相關論文8篇)

代表性學術觀點之二:首創提出“第一生產要素論”,主要論點是:人類社會每一個歷史階段都有一個起特殊重要作用的第一生產要素。這一生產要素決定了各社會階段的經濟特徵和社會制度。原始社會的第一生產要素為“集體勞動力”、奴隸主社會為“勞動力”、封建地主社會為“土地”、資本主義社會為“資本”。每一個社會又可以劃分為:第一生產要素擴張階段(如資本原始積累階段)、第一生產要素集約階段(如資本集約化階段)、第一生產要素更替階段(如“資本”要素向“知識”要素更替的階段)。這個觀點對“知識經濟”問題可作出較完善的解釋,即:由於當前在社會經濟中起主要作用的要素由“資本”逐步過渡到“知識”,所以推斷未來的社會形態將是知識經濟社會。(發表相關論文12篇)

代表性學術觀點之三:提出巨觀經濟運行中,總投資、總需求、總生產能力三者的關聯關係,決定巨觀經濟運行存在5種形態——正常態、通貨膨脹態、滯脹態、衰退態、滯停態,由此可以系統地解釋滯脹、經濟景氣周期現象。(參見:巨觀經濟運行理論模型及其對滯漲的解說,經濟學動態 1996年第4期;巨觀經濟理論模型及對經濟周期的解說,南開經濟研究 1996年第3期;Five Kinds of Macroeconomic Activities—Macroeconomic Models and The Analysis on Chinese Economy(1991—98),IER of Hitotsubashi University,No 363 ,Feb 199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