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庫管理

倉庫管理

倉庫管理也叫倉儲管理,英文Warehouse Management,簡稱WM,指的是對倉儲貨物的收發、結存等活動的有效控制,其目的是為企業保證倉儲貨物的完好無損,確保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並在此基礎上對各類貨物的活動狀況進行分類記錄,以明確的圖表方式表達倉儲貨物在數量、品質方面的狀況,以及所在的地理位置、部門、訂單歸屬和倉儲分散程度等情況的綜合管理形式。

概念綜述

五點含義

倉儲是一種物流活動

倉儲首先是一項物流活動,或者說物流活動是倉儲的本質屬性。倉儲不是生產、不是交易,而是為生產與交易服務的物流活動中的一項。應該與其它物流活動相聯繫、相配合。這一點與過去的“倉庫管理”是有重大區別的。

倉儲的基本功能

倉儲的基本功能包括了物品的進出、庫存、配送也是傳統倉儲的基本功能,物品的出入庫及在庫管理相結合、共同構成現代倉儲的基本功能;

倉儲的目的

倉儲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供應鏈上下游的需求。這與過去僅僅滿足 “客戶”的需求在深度與廣度方面都有重大區別。誰委託、誰提出需求,誰就是客戶;客戶可能是上游的生產者、可能是下游的零售業者,也可能是企業內部,但倉儲不能僅僅滿足直接“客戶”的需求,也應滿足“間接”客戶即客戶的客戶需求;倉儲應該融入到供應鏈上下游之中,根據供應鏈的整體需求確立倉儲的角色定位與服務功能。

倉儲的條件

倉儲的條件是特定的有形或無形的場所與現代技術。說“特定”,是因為各個企業的供應鏈是特定的,倉儲的場所當然也是特定的;有形的場所當然就是指倉庫、貨場或儲罐等,現代經濟背景下,倉儲也可以在虛擬的空間進行,也需要許多現代技術的支撐,離開了現代倉儲設施設備及信息化技術,也就沒有現代倉儲。

倉儲的方法與水平

倉儲的方法與水平體當前有效的計畫、執行和控制等方面。計畫、執行和控制是現代管理的基本內涵,科學、合理、精細的倉儲當然離不開有效的計畫、執行和控制。

倉管方法

首先,制定倉庫管理制度。其實任何企業的管理都離開不了制度的約束,尤其是在倉庫管理這方面,程式多,項目繁雜,小到貨物的擺放,大到全部貨物的採購,都應該有一個可以遵循的制度,這樣才能井井有條的來做,井井有條就是倉庫管理制度的核心內容,以條例管理,以制度執行,倉庫管理才有效果。

最後,強化倉庫管理執行力。有了制度,有了倉庫管理軟體,剩下最重要的就是執行力了,強化執行力,對於倉庫管理工作至關重要,畢竟制度事實和平台操作都是靠人來完成的,人不操作或者隨意操作,一切都是白搭,執行者根據倉庫管理軟體上的倉庫信息,嚴格按制度執行,這樣再亂的倉庫,都會管理好的。

倉管流程

倉管原則

倉庫因為其庫存物品的不同有其個性的管理原則,例如食品類倉庫、產品類倉庫、工業設備類倉庫等類型的管理原則是不同的。本文介紹的倉管原則是普通的產品管理原則,僅供參考。

1、面向通道進行保管。

為使物品出入庫方便,容易在倉庫內移動,基本條件是將物品面向通道保管。

2、儘可能地向高處碼放,提高保管效率。

有效利用庫內容積應儘量向高處碼放,為防止破損,保證安全,應當儘可能使用棚架等保管設備。

3、根據出庫頻率選定位置。

出貨和進貨頻率高的物品應放在靠近出入口,易於作業的地方;流動性差的物品放在距離出入口稍遠的地方;季節性物品則依其季節特性來選定放置的場所。

4、同一品種在同一地方保管。

為提高作業效率和保管效率同一物品或類似物品應放在同一地方保管,員工對庫內物品放置位置的熟悉程度直接影響著出入庫的時間,將類似的物品放在鄰近的地方也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方法。

5、根據物品重量安排保管的位置。

安排放置場所時,當然要把重的東西放在下邊,把輕的東西放在貨架的上邊。需要人工搬運的大型物品則以腰部的高度為基準。這對於提高效率、保證安全是一項重要的原則。

6、依據形狀安排保管方法。

依據物品形狀來保管也是很重要的,如標準化的商品應放在托盤或貨架上來保管。

7、依據先進先出的原則。

保管的重要一條是對於易變質、易破損、易腐敗的物品;對於機能易退化、老化的物品,應儘可能按先入先出的原則,加快周轉。

倉庫管理是指商品儲存空間的管理。

儲存原則

1.存儲規定

a)防火、防水、防壓、防潮;

b)定點、定位、定容、定量;

c)先進先出

2.物料存儲要分門別類,按“先進先出”原則堆放物料,填寫《物料標識卡》等標識,尾數應貼上“尾數標籤”或做好尾數標識,並有相應的台賬、卡賬以供查詢;

3.對因有批次規定、色別規定等特殊原因而不能混放的同一物料應分開擺放;

4.物料儲存要儘量做到“上小下大,上輕下重,不超安全高度”

料不得直接置於地上,必要時加墊板、紙皮或置於容器內,予以保護存放;

5.任何物料不得堆放在倉庫通道上,以免影響物料的收發

注意事項

1、庫存商品要進行定位管理,其含義與商品配置圖表的設計相似,即將不同的商品分類、分區管理的原則來存放,並用貨架放置。倉庫內至少要分為三個區域:第一,大量存儲區,即以整箱或棧板方式儲存;第二,小量存儲區,即將拆零商品放置在陳列架上;第三,退貨區,即將準備退換的商品放置在專門的貨架上。

2、區位確定後應製作一張配置圖,貼在倉庫入口處,以便於存取。小量儲存區應儘量固定位置,整箱儲存區則可彈性運用。若儲存空間太小或屬冷凍(藏)庫,也可以不固定位置而彈性運用。

3、儲存商品不可直接與地面接觸。一是為了避免潮濕;二是由於生鮮儀器吸規定;三是為了堆放整齊。

4、要注意倉儲區的溫濕度,保持通風良好,乾燥、不潮濕。

5、庫內要設有防水、防火、防盜等設施,以保證商品安全。

6、商品儲存貨架應設定存貨卡,商品進出要注意先進先出的原則。也可採取色彩管理法,如每周或每月不同顏色的標籤,以明顯識別進貨的日期。

7、倉庫管理人員要與訂貨人員及時進行溝通,以便到貨的存放。此外,還要適時提出存貨不足的預警通知,以防缺貨。

8、倉儲存取貨原則上應隨到隨存、隨需隨取,但考慮到效率與安全,有必要制訂作業時間規定。

9、商品進出庫要做好登記工作,以便明確保管責任。但有些商品(如冷凍、冷藏商品)為講究時效,也採取賣場存貨與庫房存貨合一的做法。

10、倉庫要注意門禁管理,不得隨便入內。

核心探討

倉庫管理是供應鏈管理中的重要環節,而供應鏈管理的初衷是消除一切無效率的活動。

雖然“庫存”不會記入月度損益,但它是資產負債表不可缺少的組成元素。有很多關於“時間”的財務績效參數和非財務性績效參數,例如,及時客戶訂單交付、現金周轉、庫存持有天數等等。對於企業來說,這些周轉時間能反映出企業當前的經營狀況。它們的改進必然有助於提高供應鏈的整體競爭力。

拿“庫存持有天數”來說,這是現金周轉指標的重要組成部分。降低庫存水平、縮減庫存持有天數有助於利潤增長、提高股東權益、釋放更多的資金(可用於其他方面的投資)。

眾所周知,通過“庫存持有天數=持有庫存量÷日均消耗量”這個公式便能計算出現有的庫存持有天數。然而,這種計算方法往往會誤導或讓我們低估供應鏈上的實際總庫存量。因為這個“庫存持有天數”未包含在途庫存、以及委託供應商生產的訂貨等未完成入庫的貨品。顯然,這個“庫存持有天數”不能真實地反映出企業當前的現金周轉狀況。

庫存受到時間因素的直接影響。時間的延長必然會增加不確定性。追求最大化的庫存收益,收益管理在供應鏈管理中的作用就非常突出。如果庫存水平過高不僅意味著庫存投資成本的增加,同時還要承擔更多地庫存持有成本,最終不得不降價處理剩餘的存貨,從而導致總利潤下降;相反,雖然降低庫存水平有助於縮減庫存投資成本和庫存持有成本,但是企業面臨的缺貨風險卻增加,這也有可能導致總利潤下降。

在傳統的觀念中,物流就意味著運輸費用,而採購就意味著產品價格。這種觀念也導致企業忽視庫存管理的重要性。採購部門為了爭取更多的折扣優惠不惜將訂貨數量提高,從而獲得免除運輸費用、降低產品單價等優惠條件。雖然這樣有助於降低採購成本,但是隨之而來的庫存持有成本、降價處理成本等潛在成本負擔足以抵消先前所節省的採購成本。顯然,運輸費用和採購單價這兩個因素已經阻礙了有效的庫存管理。

主要活動

活動類型

企業可以選擇自建倉庫、租賃公共倉庫或採用契約制倉儲為庫存的物料、商品準備倉儲空間。

1)自有倉庫倉儲,相對於公共倉儲而言,企業利用自有倉庫進行倉儲活動可以更大程度地控制倉儲,管理也更具靈活性。

2)租賃公共倉庫倉儲,企業通常租賃提供營業性服務的公共倉儲進行儲存。

3)契約制倉儲,契約倉儲公司能夠提供專業、高效、經濟和準確的分銷服務。

一般程式

1)簽訂倉儲契約。

2)驗收貨物。

3)辦理入庫手續。

4)貨物保管。

5)貨物出庫

倉管內容

1)訂貨、交貨。

2)進貨、交貨時的檢驗。

3)倉庫內的保管、裝卸作業。

4)場所管理。

5)備貨作業。

倉管意義

產品在倉儲中的組合、妥善配載和流通包裝、成組等活動就是為了提高裝卸效率,充分利用運輸工具,從而降低運輸成本的支出。合理和準確的倉儲活動會減少商品的換裝、流動,減少作業次數,採取機械化和自動化的倉儲作業,都有利於降低倉儲作業成本。優良的倉儲管理,能對商品實施有效的保管和養護,並進行準確的數量控制,從而大大減少倉儲的風險。

庫管規定

1. 目的

對自製產品及其系統集成物料的存儲進行控制。

2. 適用範圍

適用於該公司自製產品及其系統集成物料的存儲管理。

3. 術語和縮略語

3.1 庫區:存放商品的區域,通常分為:合格品區、收貨區、輔助區、不合格品區。

3.2 合格品區:存放合格商品的倉儲區。

3.3 收貨區:沒有辦理登記的入庫商品存放的區域。

3.4 輔助區:存放辦公用品,禮品、暫存商品的區域。

3.5不合格品區:不合格商品的存放的區域。

3.6 危險物品區:危險;易燃;易爆物品,油料物品的存放區域。

4. 規定內容

4.1 倉庫管理制度

4.1.1 商品入庫。根據檢驗結果,庫房人員將已有明確標識的合格商品入庫,不合格商品清點後入不合格品區,同時通知採購部門讓其通知廠商辦理退貨事宜。

4.1.2 商品出、入庫房要記賬,實行一物一卡制。記賬要有原始憑證,無原始單據一律不能進帳,原始單據必須有各自的編號。庫房管理員登記“商品增減卡”,堅持每月核對賬目和抽點商品,做到帳物相符。

4.1.3 商品要分類存放。庫房按商品類別及工作流程劃分為各個存儲區,各類商品要分類存放,同類商品集中存放,不得混放。

4.1.4 商品存放應科學、合理、整齊、有序,嚴防商品翻倒。

4.1.5 庫房內要保持衛生、整潔。貨區內不得存放任何無標記或者“商品增減卡”上無記錄的商品。

4.1.6 庫存商品應包裝完好,發現破損及時更換。用防靜電材料包裝的商品,要按原包裝形式存放。標註存放要求的貨箱,應按要求存放,以避免造成商品的損耗與毀壞。

4.1.7 庫房內要求溫度保持在攝氏0~40攝氏度以內,濕度在20~90%以內,每天上午記錄一次實際溫、濕度情況。發現異常現象要及時報告。“溫、濕度登記表”要妥善保存。庫房的溫度表、濕度儀,每半年要更換一次。

4.1.8 防止商品受潮,雨季尤其要注意,必要時要通風。晴天時要開窗換氣。易受潮商品包裝箱內要放防潮劑,並定期巡查,防潮劑失效應及時更換。

4.1.9 庫房管理安全第一。

4.1.10 出、入庫商品的裝卸搬運應由庫房主管負責控制,嚴禁野蠻操作。

4.1.11 庫房保管相關原始單據一年。

解決方案

進行有效的倉儲管理需要考慮下面幾個方面:

1、是否能夠分配好人力資源進行有效運作是高效倉儲管理的重要評判標準之一。

人工管理技術可以幫助那些被員工困擾的倉儲企業,輔助管理者決策所需倉儲員工的數目,並且可以採用工程勞動標準和支持系統評估倉儲工人的績效。另外,公司應該提供激勵措施給由員工組成的團隊而不是個人,發揮團隊的最大潛力。有不少倉儲管理系統缺少在人工管理及績效考核方面的考慮,或者是缺少對人工管理這一功能的銜接。

2、倉庫布局設計和設備的改進作為物流流程整個系統的樞紐,倉庫的設計布局是否合理影響著整個庫內作業效率。

例如可以把倉庫按產品類別分為不同的揀選區。這樣,整箱、拆箱、整盤分開作業,可以避免現場零亂,減低貨物掉落破損。

3、開展額外的增值服務

倉儲的功能在現今已不僅限於單純的存儲功能了,所以,提供額外的增值服務,如流通加工、組合包裝、貼標籤等可以實現倉庫的額外增值功能,提高收益、提升客戶滿意度

4、倉庫內的中樞指揮中心

中樞指揮中心可以是一個項目管理機構,指導庫存新賬的完成、報告執行結果以及每一部的進展情況,同時維繫外部客戶聯繫。指揮中心應該包括兩部分:人和系統。

倉庫管理系統除了能夠實現包括進出貨管理、庫存管理、訂單管理、揀選、覆核、、商品與貨位基本信息管理、補貨策略、庫內移動組合等“牆內”的系統功能之外,還要考慮倉庫管理系統和運輸管理系統、客戶管理、員工管理系統之間的銜接。

人在指揮中心中的作用不能被技術所代替。物流項目負責人需要在大量數據的基礎上對有限的資源進行最佳分配。倉儲不是自動化業務,倉儲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需要對倉儲內外熟悉的負責人擔任起總控的角色。

倉管理念

企業的物流就如一條流動的河,而從供應商開始,就意味著物料開始流動(當然信息流早於物料的流動),於是,供應商成了這條河流的源頭,它經過供應商出貨-客戶企業採購-運輸-搬運-配送-卸貨-客戶企業檢驗-倉庫-生產-半成品存儲-成品加工或裝配-成品倉庫-配送給客戶,從這個漫長的流程中,所有的環節都可能產生誤差,而所有的誤差都可能最終導致庫存,於是,庫存雖然散落在供應鏈的不同環節,但是,最終卻要“積蓄”在倉庫,於是倉庫就成了一個“河的下游”,當然,庫存成本控制,更成了“河的下游的下游”了。而根據我們河流治理的經驗可知,如果長江被污染了,僅僅治理長江中下游固然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源頭的污染根本原因沒有解決,最終是治標不治本――下游照樣污染。 所以,倉庫管理通常承擔了公司所有決策的誤差帶來的庫存壓力,而又沒有權力和能力解決這些問題,因為人們從來沒有從企業總體物流的高度來看待倉庫和庫存控制和管理,它是生產企業倉庫管理的一個“死點”。

站在傳統的生產企業角度上來看,倉庫通常是作為儲備存貨的地方,但在許多物流設計中,倉儲的作用與儲存設備相比較,則更應該被看作是一種轉換設施。因為,隨著生產企業的不斷現代化和社會化、全球化,市場越來越要求企業“多批次、小批量、準時化、柔性化”的交貨,市場的變化引起產品的多樣性,已經使同類材料或產品大批量的庫存變為不現實和不經濟;另一方面,由於庫存資金的時間價值,使得倉儲保管的時間功效變成了另一種意義上的銀行----只不過這個銀行產值為隨著庫存時間成正比增長的負數。

於是,保管已經由從存儲著眼的被動觀點變為從流通著眼的主動觀點,其功能也已經得到了不斷的延伸和擴展(如加入了揀選、分類、分裝、配送、檢驗等)。所以,筆者以為,在生產企業物流中討論訂貨處理、現場存貨、物料搬運或運輸管理時,一般不適合對倉儲採取單純的分類方案,而應該從企業的整個物流系統來著眼,因為他與許多內部物流的構成(如市場預測、供應商管理、生產計畫、人員和設備配置、信息傳遞與處理的準確性等)有關係。而以上提到的生產企業倉庫管理過程出現的種種問題,也僅僅是整個物流系統規劃或運作不合理的具體表現,從而引發了倉庫管理的被動和無法作為而已。

借出流程

1、因工作需要或結算等特殊原因,需向倉庫借出商品時,必須由申請人填寫借貨申請,明確歸還或結算時間後,並經業務部經理簽字和倉庫負責人認可後方可借出。

2、倉庫管理員接到申請清單後,清點核實所借商品的品名、數量、規格、單價、金額等相關內容,並與申請人核對貨品無誤,方可借出。倉庫管理員必須根據借貨申請表在賬面上進行出庫備註。

3、借出的貨品必須在約定時間內歸還或結算。

4、借出的貨品不得跨月結算或歸還。最終需跨月歸還或結算的必須月底辦理結算手續。

5、貨品歸還時,倉庫管理員必須根據借貨申請單對所借出商品進行清點和核查,若與借貨明細相符且商品無損壞方能入庫銷賬,若發生商品短少或污損,則由借貨方按照貨品價格進行賠償。

管理章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做好商業倉儲管理工作,更好地為促進商品生產,發展商品流通服務,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商業部門、供銷社所屬的各種倉庫。

第三條 商業倉庫是儲存商品的重要場所。倉庫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做到儲存多、進出快、保管好、費用省、損耗少,努力提高服務質量,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經濟效益。

第四條 倉庫要按照發展社會主義有計畫的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的客觀要求組織經營。儲運設施要面向社會,參與市場競爭,誰用誰付費,實行承包經營責任制。倉庫同有關企業、單位之間的業務活動,要按照《倉儲保管契約實施細則》的規定,簽訂契約,明確各自的權利與義務。

第五條 縣以上倉庫要積極開展以服務思想好、保管養護好、指標完成好、安全生產好為內容的“四好倉庫”競賽活動。基層供銷社及商店附屬倉庫,要開展以無火災、無盜竊、無霉變蟲蛀、鼠咬、無差錯事故為內容的“四無倉庫”競賽活動。

第六條 倉庫要大力組織並鼓勵職工開展技術革新和科學實驗活動,逐步實現倉庫管理企業化、商品養護科學化、倉庫作業機械化、半機械化,以適應商品流通發展的需要。

第七條 倉儲企業要實行經理負責制,職工民主管理,定期召開職工代表會議,總結工作,聽取意見,徵求有關單位和存貨單位的意見,不斷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倉庫管理水平。

第八條 倉庫要建立健全以崗位責任制為中心的各種制度。倉庫主任(經理)對本庫的工作和財產負全部責任;保管小組的負責人對本管區的工作和財產負責;保管員對所管區域的商品和財產負責。商品養護、裝卸搬運、堆碼苫墊、包裝、加工管理、警衛、消防等各個環節的工作人員,都要按照各自的崗位責任對本職工作負完全責任。

第九條 各級商業部門、供銷社要加強對倉庫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業務技術培訓,不斷提高其政治思想、業務技術、企業管理和文化科學水平,並關心倉庫職工生活。

倉庫職工的工作要相對穩定。不要輕易調動。新招收的職工,不經過業務培訓不準上崗位。調動工作或離職時,必須辦妥交接手續。倉庫主任(經理)調動工作,要經過審計後方可離任。

第十條 倉庫工作人員的基本條件是:有主人翁思想和工作責任感;

身體健康;熱愛本職工作;具有國中以上文化程度;能積極學習政治和文化科學;能基本掌握一種至數種商品養護知識或機械操作和其它業務技術;

嚴格遵守國家政策法令和倉庫規章制度。

第二章 營 業 倉 庫

第十一條 營業倉庫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一)具有與存放商品性質相適應的庫房或場所;

(二)具有保障庫存商品安全的相應設施、設備(符合《商業部門消防設備、器材配備標準暫行規定》的要求);

(三)配備一定數量的倉庫管理人員和商品儲藏養護技術人員,五千平方米以上的冷庫、化學危險品庫等特種倉庫和一萬平方米以上的通用倉庫,要配有商品養護技師或工程師;小於上述規模的倉庫,也要配備商品養護員。

第十二條 營業倉庫,必須根據現有設施條件,相應接受貨主委託儲存的商品,超出範圍,均不得接受委託。違者,由此造成的損失,由責任方負責。

第十三條 營業倉庫,不符合第十一、十二條規定的,要限期整頓,並達到上述要求後才能營業。新建倉庫要經上級主管部門驗收合格方準營業。

獨立核算倉庫,要報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准,並領取營業執照,取得法人資格。

第十四條 營業倉庫,按規定向貨主收取倉租。倉租標準可根據倉庫地點、設施條件、商品的價值、養護費用、裝卸是否方便等因素自行確定,並報當地主管商業局、供銷社備案。

第十五條 營業倉庫不得隨意停業或轉業,如必須停業或轉業的,要提前半年報主管商業局、供銷社批准。

第三章 設 施 管 理

第十六條 不論實行獨立核算或簡易核算的倉庫,都要加強財產管理。

倉庫建築物、裝卸搬運、拆碼垛、商品養護、消防安全等設施,要定期校驗、檢修、保養,專人管理,切實把倉庫建築和機器設備保持完好狀態。

第十七條 防止屋頂漏水、排水不暢、門窗破損、裝卸搬運工具和商品碰撞庫門、電梯門、柱子、牆壁、排管和製冷系統管道等工藝設備,易受碰撞之處,要加保護裝置。

第十八條 冷庫結構複雜,技術性較強,具有怕水、怕潮、怕熱氣、怕跑冷的特性,要把好冰、霜、水、門、燈五關,防止因凍融循環把建築結構凍酥、凍膨。

第 十 九 條 氨製冷裝置具有高壓、易爆、含毒的特點,須專人負責管理,謹慎操作,確保全全。

氨瓶的使用管理必須執行勞動部、公安部、化工部頒發的《氣瓶安全管理暫行規定》中的有關規定,不用超期瓶、超量瓶,不放在熱源附近,不受強烈震動。氟利昂製冷系統,須嚴格按操作要求,精心操作,降低消耗,提高效能。

第 二 十 條 機房操作人員要精心管理好製冷設備,要求做到“四要”、“四勤”、“四無”、“四及時”。

四要:要確保全全運轉,要保證庫房溫濕度,要儘量降低冷凝壓力,要充分發揮設備製冷效能,降低水、電、油、致冷劑的消耗。

四勤:勤看儀表,勤聽設備運轉聲音,勤摸機器部件溫度,勤了解庫存情況。

四無:製冷系統無滲漏,儀表儀器無失靈,設備無生鏽,機器無油垢。

四及時:及時放油,及時排空氣,及時沖霜,及時清除冷凝器的水垢。

第二十一條 倉庫鐵路專用線及站台、碼頭要有專人管理,按照鐵道、交通部門有關規定,做好保養、檢修,保持線路暢通,安全信號齊全有效。

第四章 商品進庫、出庫

第二十二條 倉庫要根據存貨單位提報的商品儲存計畫,進出庫計畫,編制倉庫的儲存計畫。

大宗商品進出庫,存貨單位要事先通知倉庫,以便倉庫做好準備;新品種商品或進口商品入庫前,存貨單位要將其性質和保管要求通知倉庫。

第二十三條 商品入庫要把好驗收關,對商品的數量、質量、包裝進行感官驗收;商品質量的技術性檢驗由存貨單位負責(倉庫具備驗收條件,接受存貨單位委託,並訂有契約、協定的除外)。具體的驗收項目、標準、比例、方法、時間等內容和要求,按倉庫和存貨單位簽訂契約或協定規定辦理。

經過驗收的商品,驗收人員要在憑證上籤字或蓋章。經過拆件驗收的商品,驗收人員要在外包裝加注驗收標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