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長汀縣誌·循吏傳》載:“鍾全慕,唐昭宗時為刺史,王審知喜其驍勇有謀略,分汀州使守之,祀名宦祠。”鍾全慕任汀州剌史10餘載,為官清正,興利除害,得到當地百姓的愛戴。夫人馬氏生有三子:仁德、義德、禮德。義德生三子:理政、朝政、禮政。理政字翱,《長汀縣誌·循吏傳》云:“鍾翱,全慕孫,具經濟,善騎射,繼全慕為刺史,官至金紫光祿大夫。”宋《臨汀志》說,鍾翱“生而雄武有膂力,善騎射,審知每奇之。”明朝《永樂大典》則說:“翱世守是邦,歷年甚久,多創塔廟,捐田為糧,大邑僧舍,至今多奉鍾令公祠。”閩王王審知死後,王氏家族內部紛爭,誅殺異姓,眾叛親離,民不聊生。鍾翱由是避亂隱居長汀濯田的同睦坑十餘載。五代後晉天福二年(937)後,南唐國興起,鍾翱受南唐國的重用,累官金紫光祿大夫、上柱國,卒後南唐主賜贈尚書令。鍾翱墓葬於長汀濯田同睦坑登(丁)坑窩“盤龍形”寶地,墓碑文曰:“唐一世祖金紫光祿大夫上柱國累官節度使汀州刺史贈尚書令理政鍾公王、朱、賴夫人墓。墓前碑聯為“典郡傳芳繩其祖武,肇家啟緒貽厥孫謀”。鍾翱墓已被長汀縣人民政府列為重點文物加以保護。 鍾全慕之妻馬氏夫人在全慕回原籍後教育輔佐兒孫,仁恕寬宏、化雨春風,深受裔孫敬重,死後葬長汀縣城北山下鍾屋地。清同治二年(1863),曾任閩浙水師提督,時任汀郡總兵的上杭人鍾寶山出資修葺馬夫人墓,並寫了一篇《汀州府署內馬氏太夫人墓碑記》,文字不長,但對了解鍾氏入閩源流有幫助,全文照錄如下: 唐時吾祖全慕公自河南許州,入汀為剌史,後回原籍。理政公繼祖典郡,退居同睦鄉,遂家焉,卒葬丁坑。
《臨汀志》說鍾翱:“生而雄武有膂力,善騎射,審知每奇之。”因此,“翱世守是邦,歷年甚久,多創塔廟,捐田為糧,大邑僧舍,至今多奉鍾令公祠。”(見《永樂大典》)王審知死後,王氏家族內部紛爭,誅殺異姓,眾叛親離。鍾翱急流勇退,隱居於福建長汀濯田的同睦坑10多年。五代後晉天福2年(937年),南唐國興起,鍾翱又受南唐國的重用,累官金紫光祿大夫、上柱國,卒後南唐主賜贈尚書令。所以,《長汀縣誌·循吏傳》載:“鍾翱,全慕孫,具經濟,善騎射,繼全慕為刺史,官至金紫光祿大夫。”鍾翱葬於長汀濯田同睦坑。該墓被長汀縣人民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