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背景
2014年6月4日,隨著人民日報一篇題為《激勵見義勇為不能靠“鍵盤俠”》的時評 ,各路媒體紛紛轉載後,
“鍵盤俠”這個詞在網路上迅速火爆起來,大量的衍生作品,網路段子開始占據電腦版面,吸引網民們的眼球。其中,鍵盤俠的漫畫尤為受人關注。它靠著漫畫這一生動的藝術表達方式,對鍵盤俠這一不良網路風氣進行了辛辣的諷刺。通過主人公前後巨大的反差,在博得大家一笑的同時,引發人們對鍵盤俠這一網路陋習的思考。
網路評論
《語不驚人死不休 網路鍵盤俠,生活中的路人甲》 :
一、 只有鍵盤,才能開啟俠客模式
微博評論區的江湖俠客,最愛在韓寒、劉燁、王思聰等微博下舞刀弄槍整起文字遊戲,他們簡直就是段子手的小號,一碰鍵盤就打出“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評論。而這些“鍵盤俠”其冬粉不過一兩百,純屬生活中的悶棍。他們現實中寡言少語、安靜的表現,明顯就和俠義凜然差個一條街的距離,要想開啟他們犀利睿智、幽默風趣的俠士模式,也只有鍵盤能辦到。
“鍵盤俠”生活中的雲淡風輕,並不是甘於低調,只是生活中沒有太多展示的渠道。平常或許腦路過長、或許習慣了工作中一副高冷的外表,乾脆把妙語連珠的技能用於網路,適當讓自己的精神世界爆炸一番。
之所以網路中的“鍵盤俠”會呈現出精分的樣子,是因為表達思想是一種技巧,與人溝通是另一種技巧。少了語氣語調、肢體、眼神的傳遞,拘束的“鍵盤俠”們如虎添翼,在文字上思路湧泉滔滔不絕,瞬間就變身成了微博評論區的神人。這只是客觀原因,但當我們習慣了一整天在工作中的一本正經,我們需要有一個地方來撒歡玩耍。而網路平台給了他們一個展示另一個自己的出路。有時候,這甚至會引發一個哲學問題:網路中那個碰到鍵盤就切換成逗比模式的自己是真實的?還是生活中嚴肅認真默默無聞的自己是真實的?當然都是。
二、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俠客。
網路是一個大江湖,當江湖中人在韓寒的配圖下舞刀弄槍,大玩文字遊戲,留下一條又一條毫無違和感的精彩評論,讓人感嘆“網友怎么那么有才”時,他們又默默離去,成了生活中安靜的路人甲。
這一群人,被叫作“鍵盤俠”。
三、鍵盤俠,生活中的路人甲
鍵盤俠(Keyboard man)一詞最早起源於“招遠事件”,部分網民對不敢跟麥當勞歹徒搏鬥的圍觀民眾大力抨擊,嘴上義憤填膺,但其在生活中卻鮮有見義勇為。現實生活中膽小怕事,卻習慣在網路上大放厥詞,這是一開始對“鍵盤俠”的定義。
“鍵盤俠”,竟是熱門微博評論里的回覆大神,在鍵盤上舞刀弄槍大玩文字遊戲,遊走在各類微博大V的評論里。最典型的神回復是在國民岳父韓寒的微博下面,“鍵盤俠”幾句段子讓人看了拍案叫絕,以至於得出一個結論:看韓寒微博先刷評論那才是精華所在。一次韓岳父貼出微博:“以前流行在自己舊照片的場景里又拍一次,用以感嘆時光流逝……比起陌生處的繁花似錦,我更喜歡回憶里熟悉的細緻光影。”再放上兒時和現在的對比照,當一股文藝懷舊氣息還在醞釀時,“鍵盤俠”們立馬跟隊回復起:“圖中兩抹藍,小四和韓寒”“腦癱男子智力停留5歲,25年每日倚門傻笑嚇壞行人。”“少小離家老大回,安能辨我是雄雌。”估計微博主他自己都看醉了。柯震東房祖名吸毒事件背後,更是有大量“鍵盤俠”去蕭亞軒的微博下留言:大仇已報,去陳坤的微博下刷“原味雞的勝利”,去汪峰的微博評論“千萬不要為了頭條而走捷徑”,儼然一副玩得很high的樣子。而平日裡,社長劉燁和國民老公思聰的微博評論區,也是“鍵盤俠”的活躍區。
奇怪的是,這些在評論區霸占點讚排行榜,動不動就妙語連珠、口吐蓮花的“鍵盤俠”們,生活中一個個都低調得很,在韓寒微博下獲得3000多個贊的網友,冬粉不過143個,微博內容也多是間隔好幾日的轉發。或許,真正的鍵盤俠客就應該這樣:在網路中為解眾人之憂出手相助,留下一個又一個好玩的評論,然後轉身離去,成為生活中默默無聞的路人甲。
四、不在鍵盤,而在每時每刻的俠氣上
一個鍵盤會隔出方差,雖沒有好壞之分,可度沒拿捏準,也會好心辦壞事。像適度“俠義”有萌有賤的才為上者,懂得用文字的幽默來化解他人苦悶,用有趣來填補他人空虛,用犀利真相來喚醒他人疑惑。而另一些“鍵盤俠”,就在度的把握上跑偏了:把無聊當有趣,甚至一個用爛的梗玩了好幾遍,仍自認為幽默,是個網路文字運用上的俠客,在賤趣味或惡趣味里越走越遠。
韓寒曾說自己是個鍵盤俠,只是在自己的文字里逗趣批判,但在為讓世界變得更好這件事情上,卻沒出什麼力,是個有反差的鍵盤俠。這只是他的自謙之詞罷了,但內外統一的俠氣的確是需要的。
真正的“鍵盤俠”,還是講究一個“俠”字,而不是“鍵盤”上,鍵盤可以成為兩種不同性格的分割線,但俠氣卻是不容分割的。網路中玩轉文字或犀利或幽默或溫情,就如同武林高手耍尚方寶劍一般得心應手,這是俠氣,生活中默默無聞、低調文靜但內心善良充盈,這也是屬於一種俠氣。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保留這種表現不同,但實質相同的俠客風範,適時在網路江湖中,露一把臉。
出現原因
一個不能互相支援扶持的社會是冷酷的。
為了得到更多人的認可;
將尊嚴和虛榮的概念混淆;
曾經遇到能使道德心理扭曲的事情。
群體特徵
①喜歡在網路上獲得虛榮與優越感,通常以批判他人的形式出現
②缺乏現實朋友圈,與朋友交流過少,有大量的時間泡在網路上;缺乏與人溝通能力,通常易有過激話語。
③這些人並不“反對”特定的藝人或特定的黨派勢力,憑藉個人價值觀來評判世界,雖然有正確性,但因為自身的局限性而失去原本目的,形成極端觀點,易被有心機的人利用,形成群體性網路暴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