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金龍鳳紋樽

中國古代青銅酒器中的盛酒器。

注音

金龍鳳紋樽 cuò jīn lóng fèng wén zūn

基本信息

戰國錯金銀龍鳳紋銅樽口徑24.4厘米,通高17.1厘米。1966年江陵望山2號墓出土,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錯金龍鳳紋樽錯金龍鳳紋樽

詳細描述

錯金銀龍鳳紋銅樽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品:平坦的底面三足鼎立;圓圓的腹外兩隻銜環相互對稱;隆起的蓋面上四個鳥形鈕飾翹然而立,四隻小鳥雙翅緊收引吭遠眺,呈蓄勢待發之態;足為獸面蹄形。更令人目不暇接的是蓋面、器壁那滿飾的錯銀花紋:蓋頂為雲紋,細若遊絲;蓋頂和蓋緣之間為一圈變形龍鳳紋。這些文飾相互交錯,極富變幻,但又極有規律;蓋面以四個小鳥形鈕為界分為4個單元,每個單元有龍6條、鳳鳥9隻。龍鳳之間施以雲紋、龍騰、鳳翔、雲遊,極婉轉、裊娜、飄逸之美;器身外壁分為6個單元,每個有6龍糾結。小小一尊,竟有錯銀龍60條、鳳鳥24隻!真可謂繁縟之至、美不勝收。

工藝特點

這些纖細流暢的文飾,全是用恰到好處的銀絲嵌錯而成。“錯金銀”是春秋時期發展起來的一種金屬工藝,即用金銀或者其他金屬的絲、片嵌入銅器表面,形成文飾,再用磨石錯平磨光。這種文飾不僅華麗高雅,而且不易脫落。到了戰國時期,這一工藝已經十分成熟,在聞名中外的“吳王夫差矛”、“曾侯乙編鐘”等珍貴文物上,至今可見到許多金光閃閃清晰完整的錯金銘文。

關鍵字

樽:古代溫酒或盛酒的器皿。溫酒樽一般為圓形,直壁,有蓋,腹較深,有獸銜環耳,下有三獸足。盛酒樽一般為鼓腹,圓底,下有三足,有的在腹壁有三個鋪首銜環。青銅酒樽盛行於漢晉。

戰國

戰國:中國的戰國時代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而實際上具體時間應該是從韓趙魏三家分晉開始算起直到秦始皇統一天下為止,即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戰國時代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歷史時期之一,其主體時間線處於東周末期。戰國時代是華夏歷史上分裂對抗最嚴重且最持久的時代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